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融資十幾億到關門大吉,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從融資十幾億到關門大吉,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有存活就有淘汰,競爭異常激烈的矽谷也不例外。每年,都有大把創業公司興起,也有眾多公司倒閉。其中有些甚至是曾被無數人追捧的獨角獸,最後也落得個同樣的結局:裁去曾為它滿腔熱情地工作的員工,關閉工作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辦公室,在網站上留下真誠而遺憾的告別語……

2017年過半,就已經有一批融資總額高達14.8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相繼關門。小探挑選了其中3個曾經被捧上神壇、而今隕落的創業公司案例,分析總結其中的原因,創業者們可要避免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啊!

Beepi

經濟學家阿克洛夫在1970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檸檬市場」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市場中,賣方對產品的質量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在這樣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有些好的產品遭受淘汰,而次品則取代好產品佔領市場,導致市場的低效率和失靈。這個理論很好地反應了美國二手車市場的情況,許多賣家因為沒有那麼了解車,而買了劣質品。

而Beepi就是一家致力於把買家、賣家從「檸檬市場」中解救出來的二手車交易平台,為客戶提供保險的線上售賣服務。Beepi會設置門檻,精選出優質的二手車,然後派驗車師前去驗車,若評估報告合格,會把車的各種信息和評估報告發到自家網站上。它通過向賣家收取9%的分成來盈利。平台使用了智能演算法,讓銷售過程清晰透明。對於賣家來說,賣車過程變得異常簡單輕鬆且有保障,因為如果30天內沒人購買,Beepi就會直接從賣家手中把車買下;對於買家來說,他們能買到低於二手車行的價格買到質量有保障的車。

Beepi上線後,受到各種消費者和投資人的追捧。從種子輪到B輪,融資金額近1.5億美元,投資人中不乏知名機構,比如上汽集團、Redpoint、Foundation Capital等等,估值最高時價值5.6億美元

為什麼投資人如此看好、如此解決市場「痛點」的初創公司,為什麼C輪融資出現問題、去年年底突然裁員80%、在未能談妥買家的前提下宣布徹底關門倒閉?

內部問題:

1)Beepi沒能很好地控制財務,燒錢過於迅猛。巔峰時期,一個月可以燒700萬美元!他們租了全透明的高級辦公樓,內部健身器材齊全;員工享受高額的薪水和加班費,還有豪華晚餐;為了吸引二手車賣家和買家,他們在市場營銷上花了大量的資金……

2)Beepi盲目擴張市場,發展目標、融資計划過於激進。短短兩年內,就拓展到全美16大城市,包括洛杉磯、紐約、舊金山灣區等等。還沒在現有市場中站穩腳跟的情況下,不斷地快速擴展,畫大餅來融更多的錢,這樣的發展從長遠看並不健康。

(Beepi的兩位創始人Alejandro Resnik和Omer Savir)

模式問題:

Beepi的交易模式效率非常低。他們注重服務體驗(如前文提到的專門的驗車師上門驗車)、獨自承擔所有的服務,拉長了「物色二手車到真正賣出二手車」的周期,降低了效率。密探的朋友就曾經從Beepi買過一輛二手車。收車日的清晨,Beepi的送貨專員開著專用拖車「送貨上門」,新購入的小車上還貼了個巨型紙花,以賀收車之喜,服務之貼心,陣勢之浩大,確實讓人如沐春風,但其背後恐怕都是高居不下的 burn rate。不僅如此,買後十天內如果對車不滿意,在一定的里程範圍內,甚至可以無條件退款!(不知道有沒有人鑽這個空子,免費「租車」用)

另外,Beepi承諾二手車的買家,如果在30天內無法找到買家,就會直接從賣家手中買下車。雖然Beepi會在成功賣出的車輛交易中向賣家收取9%的分成,讓Beepi在2016年的營收達到5千萬美元,但收入方式單一,比如這條「30天保障」的條款讓它的每月虧損的數額達到5百萬美元!

市場環境問題:

美國傳統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已經十分成熟,Beepi的競爭對手很多。要在這樣成熟、完善的市場環境中,推行C2C模式、搶奪市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者,買車,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是剛需。2015年時,Beepi的業績就不容樂觀。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2015年6月至8月,Beepi在洛杉磯和舊金山在這兩個重要市場的月成交量只有153台!這讓Beepi的發展變得非常困難。

Quixey

Quixey是一家應用搜索公司,它利用了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幫助用戶找到正確的應用和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功能的關鍵詞找想要的應用,而不是傳統的用名字來搜索應用。比如,你可以搜「剪輯視頻」、「訂廉價機票」這樣的功能,來找到合適的應用。

當Quixey對外宣布從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那兒拿到了上億美元的投資時,它讓眾多矽谷創業公司羨慕不已。那究竟是為什麼,這家融資約1.33億美元、最高估值達到6億美元、曾被阿里巴巴、軟銀、高盛、GGV等看好和投資的創業公司,還是死了呢?

首先,Quixey沒有找到穩定的盈利方式。2015年時,Quixey把工作重心從搜索服務轉到了內置廣告上,但是效果並不理想,並沒能達到預期的銷售目標,這讓員工和管理層都感到很灰心。

第二,管理層的出走以及內部的震蕩。2016年2月,好幾個重要的高管連續出走,包括CTO——Studhir Mohan、COO——Guru Gowrappan等,不久後,董事會又撤掉了創始人兼當時的CEO——Tomer Kagan,空降了另一位資深的創業者來接替CEO一職,而Tomer被安排負責管理公司的戰略這一塊。

(Tomer Kagan)

第三,與投資人之間的矛盾讓Quixey的日子更加艱難。阿里巴巴表示,Quixey的收入來源單一而不奏效,沒有如期完成工作,發展沒有達到預期,他們為此十分沮喪。而Quixey表示,阿里巴巴拖欠了若干個月的資金(約數千萬美元)。另外,按照之前簽訂的協議,阿里巴巴會在自家的操作系統YunOS中利用Quixey的技術,所得的利潤收入會給Quixey一部分分成,而Quixey表示並沒有拿到這些分成。

同時,阿里巴巴經歷了大規模的組織結構調整,與他們合作的初創公司,包括Quixey在內,都被阿里巴巴的各種調整搞得有點「暈乎」。再加上語言障礙,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Quixey覺得委屈,曾揚言要與阿里巴巴打官司。但後來又覺得打官司太不值得,畢竟,一場官司要耗費的人力、財力都是一個自身發展都讓人堪憂的創業公司所承受不來的,況且要告的還是一家巨頭公司、領頭的投資人。最後,還是接受了阿里巴巴苛刻的條款:阿里巴巴自掏腰包,給Quixey三千萬美元的貸款,但是Quixey不能起訴。

(百度、阿里、騰訊2013-2016年著名的投資矽谷的交易)

(左:中國在灣區的直接投資;右:涉及投資人的技術交易)

華盛頓日報表示,矽谷與中國的關係充滿了機遇,近幾年來有大量的資金湧入矽谷和科技公司,但是,文化上的不同和誤解讓許多機遇都面臨嚴峻的挑戰。TransLink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Jay Eum表示,中國投資人和美國創業公司的合作關係都因此而結束。他表示:「雖然和中國投資人的合作讓人非常興奮,但實際的現實情況,需要多加權衡。」

著名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Connie Chan,說:「有時候,有些策略並不是誤解,而是反應了中國企業不同的文化規範。中國投資人的一些條款在矽谷可能會被認為過於激進,而這些條款在中國卻被認為是公平的。」比如,一位投資人從一家創業公司獲得了一些想法,轉身投資了競爭對手,這在中國並不罕見。

Jawbone

Jawbone可以稱得上是可穿戴設備的鼻祖了,它家的智能手環、藍牙耳機、揚聲器等,都是標誌性的產品。Jawbone也曾推出過不少非常受歡迎的產品,比如Jambox藍牙音箱,曾是蘋果商店的暢銷品,銷量是同類產品的10倍!還一度被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藍牙音箱」。

不少頂級的風投公司都曾看好Jawbone,比如紅杉資本、Andreessen Horowitz、Khosla Ventures、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以及主權財富基金(soveeign wealth fund),都投資了Jawbone。然而成立了近20年、融資總額高達9.83億美元、最高估值達到30億美元的Jawbone,為什麼還是關門大吉了呢?

自身問題:

1)融了大把的錢,卻做不出健全的產品。據PitchBook透露,Jawbone燒了5億美元,欠了4億美元的債,但市場份額卻不足5%。看一看Jawbone的產品,就能明白原因了。比如UP系列的智能手環,就遭遇了不少挫折。2011年推出的第一代UP智能手環,上市了沒多久就遇到「變磚」的問題,Jawbone不得不採取火速下架、停止銷售的措施,還花了不少錢補償已經購買了的用戶。2012年推出的版本,沒有實現無線同步的功能;2013年的第二代UP,有了無線同步,卻沒有防水功能;2015年推出的版本,沒法監測呼吸、心率等等。功能不健全的產品,一直沒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2)內部問題接連不斷。Jawbone的員工曾透露,公司的產品測試環境十分混亂,許多產品,到了快發布的時間,還在各種做修改,讓市場和零售部門的工作一拖再拖。下層員工的新想法很難傳遞給管理層,相互之間沒能很好地溝通,互相抱怨,讓問題雪上加霜。

(Jawbone的CEOHosain Rahman)

市場問題:

1)主打的智能手環仍非剛需。與能夠脫離手機獨立使用的智能手錶不同,智能手環對手機的依賴性非常高,一般都要配合智能手機才能使用。另外,智能手環的功能主要以健身、運動為主,比如計步、計算消耗的卡路里、監測睡眠質量等等,這些功能,很難讓用戶保持粘性,多數用戶會三分鐘熱度,過一陣兒就懶得計步數、卡路里等等了。智能手機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而智能手環,就顯得有些可有可無了。根據Endeavour Partners的數據,約有三分之一的智能手環的用戶,會在6個月後棄用手環。

2)可穿戴設備行業投資驟降。根據PitchBook的數據,對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投資,數量上在2015年達到峰值、總金額在2016年達到峰值之後,2017年卻出現了驟降的情況。不難看出,可穿戴設備行業已經從「風口浪尖」的行業位置上走了下來。

盈利還是增長?

無論是Beepi還是Jawbone,都出現了為了增長過度燒錢的行為。創業公司應該注重盈利還是注重增長,一直是矽谷爭論的焦點。

增長固然重要,沒有投資人會願意投資一家低成長的創業公司。

但是光有增長是不夠的,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公司都是耍流氓,所有創業者都要思考利潤的問題,最起碼要有正向現金流。不要幻想著一直依賴於VC的錢,畢竟市場的風向一直在變,創業公司隨時可能從市場的寵兒變成棄兒。否則你很有可能像Beepi一樣,還沒來得及融到下一輪,就燒光了錢關門大吉了。

創業公司應該注重盈利,當然,不能以犧牲成長性來獲得有毒的利潤,可以犧牲短期利潤來為未來成長做準備,但是不要在成長起來前就自己倒下了。

創業公司要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Quixey始終沒有找到穩定的盈利模式,影響了士氣,造成內部動蕩,惡化了與投資人的關係。另外,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你永遠都不能預測市場會注重盈利還是注重增長。比如2014年美股還重視增長,沒有盈利也能成功IPO,而到了2015,沒有盈利基本就是上市無望了。

在盈利和增長之間找到平衡,實現正向現金流,是較為穩康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使用深度學習,完成每天超過45億次的翻譯工作
與扎克伯格約飯全攻略
看完《我的前半生》,氣得我去找了6個分手神器
你有焦慮,我有解藥!
Uber的內部政治問題比你想像中更嚴重!

TAG:矽谷密探 |

您可能感興趣

大衣哥夫婦關門睡覺,兩個大媽在門外竟然這麼做,網友:不要臉!
只賣一種澆頭的面,老闆要從開門忙到關門
這些宣傳很牛的電影,但是票房慘敗,有的連公司都賠到關門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這道美食,可是沒多久卻關門大吉了讓人覺得納悶!
印度小伙到中國開餐館,一個月不到就關門,大哭:為啥拿手菜沒人吃!
孟非的面餐館五折優惠都沒有人吃,近一半的店面都關門了!
沒有人氣,大量店鋪都關門,這幾個商場玩起了「絕地求生」?
又一位明星開的餐館關門大吉了,到底是自帶流量不夠還是價格太貴?
做餐飲為什麼很多人三月不到就關門?老店主的開店真經值得一看
生在農曆這6天的人,發財越晚,越是大財,關門數錢數到老!
撿芝麻丟了西瓜?白宮關門損失已超數十億,特朗普這下玩大了
美國某些部門窮的都要關門了,為什麼還造得出航母?這一手太厲害
玄關門口放這幾樣東西,財神看了最喜歡,再窮也越住越富裕
座中修完,門一關,慈悲也關門下班了,這樣是不行的大寶法王
為什麼大街上的商鋪都很冷清,很多關門和虧本轉讓?原因很現實!
開在老楊小黃魚對面的龍蝦店,每天火到凌晨兩點才關門,資深龍蝦迷的新去處!
密子君最尷尬的一次挑戰,都沒有吃完,老闆說要關門了
二十多年了,這家藏在防空洞里的魚庄從不關門……
下關這家店再有幾天就關門了,這個消息卻讓很多市民高興!?什麼情況?
朋友跟風開了一家奶茶店,投資5萬營業額才幾百,兩個月就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