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歸依三寶(5):四緣故有爾所歸依

歸依三寶(5):四緣故有爾所歸依

歸依三寶(5):

四緣故有爾所歸依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

2、何緣但有爾所歸依

緣故有爾所歸依:一、由如來性極調善故;二、於一切種所調,能調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興供養,乃生歡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眾,皆可歸依。

一、由如來性極調善故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如來所有四無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於其四處,在大眾中而自稱嘆。謂所知障永解脫故;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不共聲聞。是第一處。諸煩惱障永解脫故;證得漏盡共諸聲聞。是第二處。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是第三處。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是第四處。」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四無畏,云何為四:

一、正等覺無畏。

如契經說:「我是諸法正等覺者。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

二、漏永盡無畏。

如契經說:「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如是漏未得永盡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

三、說障法無畏。

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障法染必為障。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此障法染不為障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

四、說出道無畏。

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出道修必出苦。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修如是道不能出苦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

佛陀是有這樣的大智慧,所以於此四處能自了知。坦然無畏,心裏面很平靜,沒有恐怖的。心裡不會怯劣、沒有力量。佛「無所疑慮」,一點驚懼心也沒有,故性極調善。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如來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於其長夜有如是欲,如何當令諸有情類,於我善說法毘柰耶無倒行中,如實隨住。如是長夜欲樂法主化御眾時,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雜染。由三念住,略所顯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當說三念住,云何為三:

一者、佛說法時,若諸弟子恭敬聽受如教奉行,如來於彼不生歡喜心不踴躍,但起大舍住念正知隨宜教誨。(緣順境不生歡喜念住)

二者、佛說法時,若諸弟子不恭敬聽受不如教奉行,如來於彼不生嗔恨,心無悵恨不舍保任,但起大舍住念正知隨宜教誨。(緣違境不生憂戚念住)

三者、佛說法時,一分弟子恭敬聽受如教奉行,一分弟子不恭敬聽受不如教奉行;如來於彼不生歡喜亦不嗔恨,但起大舍住念正知。(緣順違境不生歡戚念住)

如是三種不共念住應知亦攝在處非處智力,廣分別義如理應思。

眾生的世間是長夜。佛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佛的大慈悲心裏面有這樣的願望,就是能令諸有情類,對於佛所善說的法和律,能夠無倒的修行,正確的修行,如實而住。就是能令諸有情類,對於佛所善說的法和律,

法主,就是佛陀。佛陀在教化眾生的時候,若所希望的事情,或者是滿意了,或者是不滿意,這二個現象出現時,佛心裏面不起煩惱。不是說眾生聽佛的話,能夠如實的隨住,佛就歡喜了,佛也沒有這種心情。就是不聽佛的話,不依教奉行,佛也不會不高興了,所以不生雜染。可見度眾生不容易,佛陀也有這個問題。這件事或遂不遂,佛不生雜染。怎麼知道佛不生雜染?由三念住,略所顯故,就顯示出來這件事了。於三類徒眾不生嗔恨,心無悵恨不舍保任,但起大舍住念正知隨宜教誨,是性極調善的調御師,而不會隨著環境的不同,有種種雜染現前,故是真正的皈依處。

二、於一切種所調,能調善方便故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又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為五?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所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云何所調伏界無量?謂:1、或有一種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2、或有二種所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3、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三、利根。4、或有四種所調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戍達羅。5、或有五種所調伏界:一、貪行;二、瞋行;三、痴行;四、慢行;五、尋思行。6、或有六種所調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脫;六、已解脫。7、或有七種所調伏界:一、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謂遇如是如是緣,即如是如是轉變。8、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從剎帝利乃至梵眾。9、或有九種所調伏界:一、如來所化;二、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所化;四、難調伏;五、易調伏;六、軟語調伏;七、訶擯調伏;八、遠調伏;九、近調伏。10、或有十種所調伏界:一、那落迦;二、傍生;三、琰摩世界;四、欲界天人;五、中有;六、有色;七、無色;八、有想;九、無想;十、非想非非想。結十種所調伏界如是略說品類差別有五十五,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六:「問:何故總說此五無量如是次第?答:1、以諸菩薩專精修習饒益有情,是故最初說有情界無量。2、是諸有情,依於處所可得受化,是故第二說世界無量。3、是諸有情,在彼彼界由種種法,或染或凈差別可得,是故第三說法界無量。4、即觀如是有情界中,有諸有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堪能究竟解脫眾苦,是故第四說所調伏界無量。5、要由如是方便善巧,令諸有情究竟解脫,是故第五說調伏方便界無量。是故說言,菩薩於此五種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調伏界中,有具縛、不具縛的差別;有鈍根、中根、利根的差別;有剎帝利、婆羅門等的差別;有貪行、瞋行、痴行、慢行、尋思行的差別,乃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等無量差別的有情,佛皆能善巧了知,能調伏的善巧方便而調伏之。

《維摩詰所說經》:「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葯,令得服行。」 佛陀善巧了知,應病與葯,能調伏的善巧方便而調伏之。

醫生能認識病的根源、病的因由,也能夠認識葯的功能,然後應病與葯,隨病所相應的,服用這個葯,這個葯就會發生效力,能治病了。眾生的「病」,主要指煩惱病,貪、瞋、痴的煩惱病。佛法就是「葯」,佛法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法門。葯和病也要相應,相應這件事就是大菩薩才能做得到。眾生能夠學習佛法的時候,就能夠治療煩惱病,就不會到三惡道去了,乃至解脫。

三、具大悲故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由四緣故悲名大悲:一、緣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境生故;二、於長時積習成故,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三、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謂諸菩薩由是作意悲所執持,為息有情眾苦因緣,尚能棄捨百千身命,況一身命及以資財,於一切種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四、極清凈故,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凈。」

一、緣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境生故。

第一個理由是觀察甚深、而且微細、不容易明了的諸有情苦為所緣境而生起悲心。其中微細的,就是「愚痴異熟苦」,這個苦也就是比較微細。其次「諸所有受皆是苦」,只要沒有證悟第一義諦一切都是苦,這也比較微細。所以這個「悲心」是大悲。

二、於長時積習成故。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

「於長時積習成故」,第二個理由名之為大悲,由長時期地積集,修習悲心所成就,這就是「大悲」。「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積集、修習成就的大悲心,這個悲心不是暫時能成就的。

三、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謂諸菩薩,由是作意,悲所執持,為息有情眾苦因緣。

尚能棄捨百千身命,況一身命,及以資財。於一切種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

「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緣猛利作意」而成立大悲。

「由是作意,悲所執持」,「作意」,就是我們的明了心的心,它一活動的開始叫作「作意」。有如理作意、有不如理作意,各式各樣的作意。現在這個作意是由悲愍心所支持,就是這個明了心由悲心所控制。「為息有情眾苦因緣」,為了息滅一切眾生的苦惱因緣。

菩薩為了息滅有情的眾苦因緣,「於一切種治罰大苦」,各式各樣的苦惱境界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為了息滅眾生的苦惱,菩薩都能忍受。這可見菩薩的偉大,誰願意作菩薩!

四、極清凈故

四、極清凈故。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凈;若諸如來,已到佛地如來清凈。

第四個是極清凈的因緣,才能名之為「大悲」。「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凈」,不是初地菩薩。應該是十地菩薩,十地菩薩到菩薩究竟的位子了。「若諸如來,已到佛地如來清凈」,這個時候的大悲心,名之為大悲,才是極清凈的。這四種因緣名之為「大悲」。

大悲在《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釋初品大慈大悲義第四十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三、卷第三十一,有詳細討論。

四、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興供養,乃生歡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眾,皆可歸依。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云何菩薩於如來所供養如來?當知供養略有十種:一、設利羅供養;二、制多供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六、教他供養;七、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

有關供養的內容,又分為1、設利羅供養,2、制多供養,3、現前供養,4、不現前供養,5、自作供養,6、教他供養,7、財敬供養,8、廣大供養,9、無染供養,10、正行供養,十種種類。

1、 設利羅供養:佛在世時,可以親自供養佛的色身。

2、 制多供養:供養為佛所建造的佛塔等。佛涅盤以後,將佛的袈裟、舍利等物,建造佛塔供奉起來。

3、 現前供養:供養身、供養塔這兩類的供養時,都是現在自己的面前,親自設供養的。

4、 不現前供養:所供的佛身、或佛塔,都不是現在面前,而是用意念觀想佛或佛塔而設供養。

5、 自作供養:自己親自去做供養的事情,不假手他人。想要供佛的時候,內心裏面,不懈怠,不懶惰,也不放逸,自己精勤的親自做些供養佛的事情。

6、 教他供養:菩薩現在有少分可以供養佛的物品,看到其他的眾生,由於福德不足,生活貧苦,無力供養,就教他如何作供養,若教此供,當獲安樂,由悲愍心,而教他人供養。菩薩做這了件事後,心裏面就發願迴向了,希望那個貧苦、少福、無力有情,能如是供養以後,將來能夠多受安樂,能夠成就很大的福德。少分財物,送給貧苦的人了,自己就沒有供佛了,這叫做教他供養。另外,還有一類是勸他共供養,就是勸他人和自己一起作供養。若是要比較這三類供養所獲得福德的大小,則是以勸他共供養的福德最大,教他供養的福德次之,自作供養所獲得的福德為最小。

7、 財敬供養:財敬供養,就是以財物和恭敬作供養。財物供養,以諸衣服飲食卧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敬問禮拜,奉迎合掌,種種熏香、末香、塗香、華鬘妓樂、幢蓋旛燈。或復奉施無盡財供,或復奉施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硨磲瑪瑙琥珀金銀赤珠,右旋如是等寶。或復奉施末尼環釧寶璩印等諸莊嚴具,乃至奉施種種寶鈴,或散珍奇、或纏寶縷,而為供養。恭敬供養:歌頌稱讚、五輪歸命、趨繞右旋,而為供養。

8、 廣大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長時施設即上所陳財敬供養,1、若多供具,2、若妙供具,3、若現在前,4、不現在前,5、若自造作,6、教他造作,7、若淳凈心猛利勝解,現前供養;即以如是所種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如是七種,說名菩薩廣大供養。所供的物品,不但眾多,而且微妙;不論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自作供養;教他供養;都是至心歡喜;帶著強烈的信心來作供養。最後,再將這廣大供養的功德,迴向給無上菩提。

9、 無染污供養:若諸菩薩於如來所若制多所,1、自手供養,不懷輕慢令他供養,2、不住放逸、懈惰、不敬而為供養,3、不輕棄擲、4、不散慢心、5、無雜染心而為供養,不於信佛國王大臣諸貴勝前,為財敬故,詐設種種虛事供養;6、不雌黃塗、不酥灌洗;不以種種局崛羅香、遏迦花等余不凈物而為供養,如是六種,說名菩薩無染供養。

10、 正行供養:1、修四無量:若諸菩薩少時少時、須臾須臾,乃至下如構牛乳頃,普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舍俱心。 2、修四法:於一切行修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於其涅盤修勝利想。3、修習隨念: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4、信解離言真如:少時少時、須臾須臾,於一切法發生少分下劣忍智、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何況於此若過增。5、修三學:如是守護菩薩所受屍羅律儀,於奢摩他、毘缽舍那菩提分法,精勤修學。 6、修六度四攝:亦於一切波羅蜜多,及諸攝事,正勤修學,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正行供養,是指以正行佛法來作供養。即使連擠牛奶這麼短的時間,都不忘精勤修習一切佛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太虛大師:居士學佛以完成正信為要素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虛雲老和尚:此是仙人歸依三寶,求入伽藍為護法的一例
虛雲老和尚:歸依三寶譬如投生帝王之家
歸依三寶譬如投生帝王之家
為什麼一定要歸依三寶?你還真得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