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錢學森眼裡的年輕人:「北斗之父」孫家棟

錢學森眼裡的年輕人:「北斗之父」孫家棟

今年4月,我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天舟一號是我國首個貨運飛船,這次發射後,它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被我們昵稱為「快遞小哥」的天舟一號,要做的不僅僅是送貨。鑒於未來天舟飛船要承擔為我國空間站輸送物資的任務,針對空間站的特點,這次天舟一號還需要完成大量實驗。

天舟一號的發射成功背後離不開眾多科研人員的艱辛付出,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是孫家棟,在中國自主研發的前100個航天飛行器中,有34個由孫家棟擔任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或工程總師。

錢學森眼裡的年輕人:「北斗之父」孫家棟

勤學苦練永擔綱 航天史上鑄傳奇

1929年4月,孫家棟生於遼寧瓦房店市。194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1951年,孫家棟和另外29名軍人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飛機發動機專業學習。1958年,畢業並獲得全蘇斯大林金質獎章,回國後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原創工作。1960年,擔任型號總體主任設計師。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1989年,孫家棟擔任中國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談判代表團團長。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0年1月11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7年2月8日,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

2009年4月15日0時16分,孫家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參加指揮的北斗導航定位衛星發射任務又一次獲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100個航天飛行器,這之中孫家棟擔任技術負責人、總師或工程總師的就有34顆,在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蹟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的全部過程。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衛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在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舞台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科學家孫家棟收穫如此評價。

孫家棟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相連。7年學飛機,9年造導彈,50年放衛星。對幾次關鍵的人生轉折,孫家棟說,「國家需要,我就去做。」孫家棟經歷了中國航天的很多個第一。他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我國成功發射入軌的百餘顆衛星中,孫家棟主持研製的多達30餘顆。

勇於創新敢開拓 奠定「北斗之父」名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我國高度重視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已成功應用於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汶川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與發展,滿足全球應用需求,我國啟動實施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

孫家棟是中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為中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中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孫家棟曾說過:「北斗」的發展有三步,一是試驗驗證階段,就是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的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到2012年底,我們面向亞太區域提供了運行服務。第三步,發展全球系統。爭取到2020年我們能和全球水平相當,並且還有自己的優勢技術。

孫家棟是中國月球探測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階段的實施方案,明確了中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路線圖。他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確定了工程目標和工程總體方案,對工程各大系統的技術途徑作出重要決策。

事業有為家亦成 功績斐然亦常人

作為我國航天事業上的著名功臣,孫家棟屢創佳績,幾乎把全部心血貢獻給我國的航天事業。然而事業之餘,孫家棟也有一番和諧的生活,和結髮妻子僅相識108天就結婚,並成就一份美滿的婚姻生活。1959年8月9日,在孫家棟和魏素萍第一次見面後的第108天,按照兩人的約定,魏素萍帶著自己在哈爾濱「道里秋林」百貨商店量身定做的鏤花布拉吉和時髦高跟皮鞋,拎著提包,隻身從哈爾濱跑到北京來找孫家棟。這一天,領導和同志們為他們倆舉行了簡樸、熱鬧的婚禮。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生活的珍貴在與其中飽含的酸甜苦辣。孫家棟曾因左撇子被退學,也曾因紅燒肉「吃」出錦繡前程。這一悲一喜的軼事成為他偉大一生的難忘回憶。

1935年,孫家棟上學,和母親一樣,也是左撇子,不被學校接受,兩周以後退學。一年以後,孫家棟就學會熟練地使用右手。到營口上學後,他已可左右開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績優異 。

1950年元宵節,很多同學回家團圓,哈工大預科班安排學生晚餐吃紅燒肉。孫家棟決定吃完難得的紅燒肉,再回姐姐家。開飯後,校領導突然來到餐廳通知在場學生空軍招人,當晚就要趕往北京。孫家棟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當時可能沒想到,貪饞也會貪出個錦繡前程。

在孫家棟的生命中,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他的恩師錢學森。1967年,孫家棟開始迎來人生的第一次輝煌。他被錢學森點將,調任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設計師。他被提拔為型號總體設計室主任,他參與成功仿製「P-2」導彈、試射國產「東風一號」導彈。

為感謝恩師知遇之恩,孫家棟一直不斷努力著,也獲得恩師的如此評價:「孫家棟是我當年十分欣賞的一位年輕人,是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成長起來的優秀科學家,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見證人。自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首戰告捷起,到繞月探測工程的圓滿成功孫家棟幾十年來為中國航天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我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

- END -

▎世紀人物雜誌(微信號:sjrwzz) ▎

追蹤世紀精英人物、呈現事件台前幕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人物雜誌 的精彩文章:

君山傳媒集團董事副總經理桂弘翔:熱愛比勤奮更重要
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做電力行業的常青樹——訪廣東中偉電力董事巫宏軍
董小玲:不做第一,只做唯一——訪東莞市銘誠廚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東莞市卓旺熱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董小玲
這麼古人雖赫赫有名 但他們的真實姓名卻鮮為人知

TAG:世紀人物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家人子女今何在?
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
錢學森夫人蔣英:為世界輸送中國歌唱家的驕傲
錢學森獲「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最感謝的人是妻子蔣英!
錢學森逝世9周年:鑄劍為國,您就是我們今天的頭條
錢學森家族均是五代十國國君的後人
都說錢學森值五個師,錢學森卻說:這個中國人價值十個師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祖國有哪些貢獻!
錢學森:若我一人頂五個師,此人能頂十個師,此人受錢學森的推崇
錢學森導師馮卡門的3大中國弟子,個個人中龍鳳,打鐵還需自身硬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竟是這樣跟夫人蔣英求婚的!
美國人說一個錢學森頂5個師,錢學森說他頂10個,下場讓人淚目
歷史上奪得日本天皇佩劍的中國人,曾當眾自殺,還是錢學森的岳父
中國科學界的無冕之王——錢學森
中國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錢學森晚年為何這麼說?
他是中國物理之父,錢學森和華羅庚都是他的學生,堪中華之脊樑!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五個師,但錢學森認為此人,可以抵十個師
偉大科學家錢學森,中國成立時隔多年才回國,臨終前說了7個字!
美國稱錢學森1個人抵得上5個師,錢卻說:這位中國人值十個師!
金庸的顯赫家世:祖上22個進士,瓊瑤、錢學森、徐志摩都是其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