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決策,只有一個人支持,令一國元首落淚!
據毛澤東的衛士李銀橋回憶: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毛澤東考慮出兵不出兵,連續幾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藥也睡不著。開會那天,他的東屋裡坐了一屋子人,除五大書記外,記得還有高崗、彭德懷、林彪、彭真等人。滿屋子煙霧騰騰。從五六點鐘開始研究,一直到後半夜。最後研究決定派彭德懷率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出兵後,毛澤東又是幾天幾夜不能上床睡覺。」(李銀橋著:《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
這時中國剛成立,對於中國出兵朝鮮,多數人顧慮重重,甚至是反對。彭德懷的秘書楊鳳安、王天成回憶一些人的反對也不無道理:
「10月1日,毛澤東同志……召集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力主出兵援朝。與會領導人針對我國國內的困難,顧慮較多。主要是:第一,朝鮮戰局如此急速惡化,這時,敵軍15個師,42萬多人,在1000多架飛機支援下逼近三八線,我國派兵到三八線已失去有利時機。第二,我國國力、軍隊裝備與美國相差懸殊。當年,新中國鋼產量僅為美國的144分之一。美軍一個軍有70毫米口徑以上火炮1000多門,坦克500輛。我一個軍這樣火炮才36門,況且沒有坦克,沒有空軍。在裝備及火力如此懸殊的條件下貿然出兵同美軍作戰,是否有利。第三,我國剛剛開始進入經濟全面恢復與建設,出兵援朝,美國同我國進入戰爭狀態,美國即使僅使用空軍轟炸中國大城市,使用海軍或鼓動台灣國民黨軍進攻中國沿海地區,也是引火燒身。權衡利弊,多數人有顧慮。」(楊鳳安、王天成著:《彭德懷在朝鮮戰場上的卓越軍事指揮》。)
但是,毛澤東還是主張出兵。10月4日,他針對多數人主張不出兵的意見,在政治局會議上說:
「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處於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
毛澤東以政治家的大智慧要打這一仗,但是多數人是反對的。
當日下午4時,正在西安的彭德懷被毛澤東緊急召往北京參加會議。他乘專機到達北京機場後,立即趕到中南海頤年堂會議廳。他是什麼主張呢?
他聽到大家發言的傾向是最好不打這一仗。也聽了毛澤東最後的講話。沒有發言。
但是,他內心是主張打的。彭德懷自己後來回憶:
「我剛到,未發言,內心想是應該出兵,救援朝鮮。」(彭德懷著:《彭德懷自述》。)
當晚,他一夜未眠,經過思考,對於出兵朝鮮與毛澤東的看法完全一致。
「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危急,我們站在旁邊看,怎樣說,心裡也難過。」我把主席的四句話,反覆念了幾十遍,體會到這是一個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結合的指示。「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如果不把它同朝鮮處於危急時刻聯繫起來考慮,那就是民族主義而不是國際主義者。我想到這裡,認為出兵援朝是正確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決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擁護主席這一英明決策。(彭德懷著:《彭德懷自述》。)
彭德懷與毛澤東想到了一塊,更堅定了毛澤東出兵的決心。
5日,毛澤東單獨同彭德懷談話。彭德懷坦誠表示他也感到朝鮮亡國很痛心,並肯定說蘇聯能快速提供裝備援助和空軍支援,可以同美軍較量一下,堅定了毛澤東出兵的決心。毛澤東當面與彭談任命他為志願軍司令員率兵援朝,徵求其意見。彭表示服從中央決定。
隨後,彭德懷在中央會議上旗幟鮮明表明了自己的支持態度。彭德懷回憶:
「……下午,中央又在頤年堂開會,在其他同志發言後,我講了幾句:『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彭德懷著:《彭德懷自述》。)
彭德懷準備「打爛了」的決心,獲得了大家尤其是毛澤東的敬佩。
「彭的發言引起與會領導人及其他將領的敬佩,特別是敬佩他臨危受命率軍入朝作戰的無畏精神。中央原來決定派林彪率軍作戰。考慮他曾是第四野戰軍司令員熟悉第一批出國作戰部隊,但是他託詞有病不肯去。所以毛澤東對彭德懷願負重託十分滿意。」(楊鳳安、王天成著:《彭德懷在朝鮮戰場上的卓越軍事指揮》。)
彭德懷敢於在敵強我弱懸殊,形勢對我十分不利的情況下定下出戰的決心,並且是臨危受命,去與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強國作戰,表現出了偉大戰略家的膽識與氣魄。可是,還是有人卻並不理解。彭德懷回憶:
「散會後在南海畔,有人向我說:『看來還不服老喲!』」(彭德懷著:《彭德懷自述》。)
正是在一些人的質疑聲中,彭德懷披甲上陣,率部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開始進行較量。
「朝鮮危在旦夕。毛澤東與彭德懷等協商後決定出兵援朝計劃不變,不能見死不救。周總理在莫斯科迅速轉告斯大林中國按原計划出兵援朝。斯大林此時被感動得落淚。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楊鳳安、王天成著:《彭德懷在朝鮮戰場上的卓越軍事指揮》。)
斯大林被感動得落淚,無非是被毛澤東和彭德懷的巨人氣魄所震撼。


※這位上將戰法詭異,要打就打,要走就走,無人能阻得了他!
※這位大將踢了團長的屁股一腳,20年後還檢討
※毛主席一生唯一一次如此罕見點贊,連批四個「很好」!
※這位大清皇侄選擇壬寅年、壬寅月、戊寅日與英軍大戰
※好軍長!為救手下師長,自己戰死!毛澤東題詞「盡忠報國」
TAG:陳冠任 |
※毛主席一生中最難做的一個決策,連續幾天不睡覺
※關羽一生做出三大錯誤決策,放跑了一人,斬殺了一人,小看了一人
※中國第一位皇貴妃,她做了一個英明決策,讓明朝續命一百多年
※關羽這一生做的3大錯誤決策,放跑了一人,錯殺了一人,小看了一人
※曹操一生最失敗的兩次決策,一次錯失天下,一次幾乎喪命!
※每一個愚蠢的決策都離不開這一點
※毛主席這一決策,規定了領海問題,令多國效仿
※魯肅作為東吳比較重要的一環一生有兩個正確決策,一個失敗決策真正造成了三國鼎立
※在中國革命史上,能最終改變毛主席軍事決策的只有他一個人
※一戰時日本的這一愚蠢決策,錯失成為世界第一大領土國的機會!
※美國這這一決策,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此國原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可是一個錯誤決策,現在卻需要救助
※秦始皇的一個決策,讓中國二千年領先世界,如今還在使用!
※為了全局勝利犧牲一個城,二戰中最具爭議的決策之一,他們做對了嗎?你怎麼看?
※終極斗羅:長得漂亮不一定是女主,這三個決策,讓靈瞳後悔
※秦始皇為何是千古一帝?並非一掃六國,而是這一決策!
※二戰中德國失敗,是由於元首的一系列愚蠢決策嗎?
※做決策的五大忌諱,犯一個,必吃大虧
※「九一八」事變是不是日本關東軍一手策劃的?幕後決策者另有其人!
※董明珠:格力這6年,我們做的任何一個決策都沒有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