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就是我仍然拍膠片的原因

這就是我仍然拍膠片的原因

最近聽《曉說》,男神矮大緊在其中一期中說到器材的進步對於藝術發展的影響,因為矮大緊並不是攝影師,所以他並沒有說到攝影,但是他是一名導演,所以他說了攝影的另一個衍生藝術,電影,以及電影行業從膠片到數碼換代時的過度。

眾所周知,電影誕生於 1888 年,由 路易斯·普林斯 最早連續拍攝了《郎德海花園場景》,雖然最早的電影在學術界依然有爭論,但是電影的發展源於攝影技術。攝影技術雖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發展,不過學術上的攝影術誕生還是在 1839 年法國政府買下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的專利以後。

也正是由於攝影技術的進步才使得電影的出現發展有了空間。

每一次的技術換代都會引來一些堅守傳統的專業人士的抵制,攝影術從膠片到數碼也不例外。可是開始的抵制主要還是因為技術的局限性,當現在數碼攝影已經幾乎可以完全超越傳統攝影的時候,再去抵制的人往往只是因為偏執。

而那些堅守膠片攝影的人,是因為什麼?

因為傳統?因為逼格?還是其他?

總會有一些原因,而這些,永遠是技術進步無法取代的。

說一個最簡單的,數碼攝影太簡單了,簡單到你完全不需要掌握任何攝影知識,機器的設定會幫助你完成一切,幫助你自動對焦,幫助你自動曝光,甚至一些相機內置的軟體都能幫助你自動後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快門也越來越不值錢,攝影早已沒有了那種儀式感。拿相機的人都可以自稱攝影師,因為他們的相機多多少少都能幫助他們拍出來一些看起來還不錯的照片。儘管他們可能只是按了一下快門。

這是好事,技術的進步讓更多的人可以從事以前需要大量專業知識的行業。但是這使你僅僅只能夠停留在表面,想要進步,想要更深度的去了解一項技術 —— 沒錯,在你將其藝術化之前,攝影歸根結底還是一項技術—— 你必須要足夠了解這項技術的基礎。

而拍攝膠片,可以幫助你更快的了解攝影的基礎,除了後期日本相機製造業高速發達後製造的的高集成相機,大部分早期的相機都是全手動的(或者說只有部分自動,如 A 檔),這就意味著你需要手動對焦,你就要了解景深尺的運用,你就要學會估焦;你需要自己設定曝光參數,你就要掌握曝光三角,你就要掌握曝光檔位的變化和影響。

雖然這些在大部分攝影師看來是基礎中的基礎,但是使用膠片相機確實可以讓你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你學習並且牢牢記住這些讓它們成為你知識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使用膠片相機會提高你的預期能力,不像使用數碼,閉著眼睛按快門,大不了拍壞了重新拍一張。膠片相機可沒有一個屏幕讓你 review,按下快門之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所以你必須要在按下快門前對在取景器里看到的一切有一個大概的預期,預估景深,預估曝光。等你做到這一切,你每一次的快門都會有意義。

沖洗過程也是很有意思的,你可以在沖洗的過程中看到一張照片誕生的過程,彩色可能會比較難控制,但是自己在家裡沖黑白卷還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幾個簡單的工具就能夠辦到。你還可以從頭至尾來控制你想要的效果。

很多人說膠片燒錢,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後期投資,而且還只是非常片面膚淺的,我們稍微計算一下,一卷 135 普通家用彩負加沖掃不超過 50 元,一卷保守出 36 張,你拍一百卷,3,600 張,也不過不到五千元。一台常規 135 單反加上 1.4 的鏡頭也不過千元出頭,加起來六千多。

而這些錢,最多也就買個入門殘幅加個 1.8 的頭。

拍過膠片的人都知道,拍 100 卷,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工程,除非你是專門拍什麼客片的,自己拍一百卷,恐怕也要不久時間了吧。

120 對應中畫幅數碼更是沒有可比性。

玩膠片可以讓你以足夠低的成本去嘗試單反、雙反、旁軸、PS 相機、全畫幅、中畫幅、大畫幅,總之各種各樣的器材,而數碼入了一個坑以後就是無止境的填坑之路了。

國外膠片網站上有一句評價,「玩膠片就是讓你用雪佛蘭的成本開寶馬」。至於認不認同這個評價,那就仁者見仁了。

知道按一下快門就要好幾塊錢,潛意識裡不做快門殺手,也會對你攝影技術的進步起到很大的幫助。

你的每一個拍攝過程,都是一次 12,24,36 的周期,你會放慢你的速度,將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拍攝主體上,更多的去思考要去如何拍,而不是拍個幾千張然後回家慢慢刪。

一台膠片相機你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最老的一台相機,是 1940 年代的徠卡,距今已經七十多年了,到現在依然很好的在用著,而我八年前買的數碼單反,早就不知道被我扔到哪個角落裡了。

有一段時間,關於膠片是否會消失的問題是否並不是很樂觀,各大廠商都紛紛減產提價,就連曾經最大的巨頭也陷入了破產重組的危機。

但是從目前來看,膠片並不會消失,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不會消失,柯達涅槃重生,開始復產膠片,很多獨立廠商也都募集到了資金去生產新鮮的膠片。雖然對於市場來說,價格會有所提高,但是別忘了,通脹也在繼續著,什麼都在漲價,想要膠片不漲價也只能是痴人說夢。

All Pics CC Via Google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片的味道 的精彩文章:

隔紗 投稿作品
攝影師鏡頭下的建築光影,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比薩斜塔現在都要這樣玩兒了?
Lena 投稿作品
2017 上半年國際兒童黑白攝影比賽獲獎作品欣賞

TAG:膠片的味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一次 我們還從膠片開始
耐看的膠片照,都是這麼拍出來的!
一個木頭做的膠片相機,拍出來效果居然比單反還要好?
「膠片」有毒,看看你中的是哪一種?
用膠片機拍出來的關曉彤,這個顏值還有誰會說不好看?
如何讓你的照片更有膠片感
膠片影像有多迷人?看他的照片就知道了!
膠片相機:他們是他們,我是我
膠片復興:一款讓你不知道能拍出什麼效果的膠片
手機攝影都這麼牛逼了,為什麼還有人執著膠片?
如果你也喜歡膠片
膠片控必看!膠片這樣拍才夠勁
手機如何拍出迷人膠片感?最好用的膠片 App 都在這
膠片風格拍照指南|我就是又喪又美啊
膠片復古潮!這些一次性相機你不能錯過
少女心滿滿的膠片相機,這些拍照神器你都用過那些呢?
生活,是一張膠片,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風景
這麼愛用膠片濾鏡,怕不是思想膠化了吧?
今年,這些膠片電影不容錯過
好看!膠片里的張子楓,依然是一張會演戲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