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中的玉米須千萬不能丟,它還有這麼多用途
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玉米作為主要糧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糧之一。可是人們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玉米的價值體現在須中,由於玉米在生長過程中被玉米皮包裹著,需要靠玉米須吸收養分,所以玉米須中的營養成分並不少,它不僅能涼血、瀉熱,還可祛除體內濕熱之氣,能夠利尿、消腫,製成茶後味道甜甜的,經濟實惠。
玉米須作為中藥有很廣泛的防病治病用途:
1、降壓
玉米須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擴張末梢小血管,故能有效降低血壓。如果自身屬於低血壓切勿服用。
2、降血糖
它還是一味治療糖尿病的良藥。南方地區就常用玉米須加瘦豬肉煮湯治療糖尿病,在《嶺南採藥錄》中有此記錄。此外,中國民間很多偏方中也有類似的內容,或用玉米須泡水飲用,或將玉米須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3、保護心髒的作用
玉米須中含有的類黃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產生,具有保護心髒的功效。其中的纖維素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進而可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4、利水、消腫
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在《滇南本草》等中也記載,玉米須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若是小便頻繁者需要少量食用。
夏季暑氣重,遭遇空氣中的水氣就形成署濕,此時人體很容易被濕邪入侵,水腫也是濕氣重的一種癥狀,所以人們也常用玉米須泡水喝來去除體內濕熱之氣,達到祛濕作用。但是祛濕光用玉米須效果並不明顯,它並不能除掉體內淤積的痰濕,最好在飲食上以健脾祛濕為主,如玉米須和薏米煮粥,不過祛濕效果最好的還是薏米和紅豆的搭配,兩者都屬於健脾佳品。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0克、紅豆50克、芡實10克、枸杞5克
做法:
1、薏米、紅豆去雜質洗凈泡發兩小時
2、將薏米、紅豆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至沸騰,再加入芡實、枸杞小火煮30分鐘
不過薏米也有好次之分,中醫認為,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值就越高,就好比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你做過比較就會發現金沙薏米是最小的,所以才能在明代被作為朝廷貢品。
並且《本草綱目》記載的也是金沙薏米,金沙薏米產於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已有千年曆史,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的薏米,金沙村有句民謠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薏米玉米須粥
材料:薏苡仁50克,糯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
做法:先煮白茅根、玉米須,20分鐘後去渣,加入薏苡仁、糯米煮成粥食用。
祛濕小建議:
1、千寒易除,一濕難除。想要一勞永逸是不存在的,祛濕應當堅持才有效
2、除了飲食之外,經常運動也能祛濕
3、濕邪主要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最好避免寒涼,冰冷食物。


※喝水都胖的人多半是這種體質,不吃藥靠三種常見食物就能瘦
※這種果子雖然好吃,但是致癌幾率很高
※喝涼白開水也有毒?讓我們來看一下
※女友來大姨媽,除了多喝水,你還能做點啥?
※看到這個鮮艷的果實慎吃!中醫卻說:是容易被忽略的抗癌中藥
TAG:生命真相 |
※農民在玉米田套種它,不僅能節約土地資源還能給玉米增產
※玉米田裡的「害草」,過去農民痛恨它,如今價值很高比玉米還賺錢
※玉米田裡的「惡草」,豬見到它都怕,殊不知價值珍貴10元一斤
※玉米田裡一大「惡草」,過去農民痛恨它,如今20一斤比玉米值錢
※玉米田裡的「惡性雜草」,葉卻是上等野菜,嚼3朵花還能治牙痛
※一株可結果1萬粒,20天就可破壞1畝玉米田,農民見到它就除
※玉米田裡的野草,曾讓農民十分討厭,如今畝產萬元成「搖錢樹」
※玉米田裡一大禍害,過去抓來當玩具,如今50元一斤成高檔美食
※玉米田裡一大「惡草」,連豬都不肯吃它,進入歐洲卻成高端食材
※這野草分公母,母草是玉米田一大「惡草」,公草可從土裡吸收黃金
※玉米田裡的「惡性雜草」,農民討厭它,卻是10元一斤的治病良藥
※玉米田澆灌各個時期應注意哪些?
※玉米田單用尿素能否增產?均衡施肥才能最大發揮增產潛力!
※美國坦克踐踏這國玉米田,被憤怒農民包圍,索要賠償卻被無理拒絕
※驚險!搭載233人俄客機起飛遭鳥擊致引擎失效,成功迫降玉米田
※一個為抗擊英法聯軍殊死搏鬥的英雄,死後墓地竟然成了一片玉米田
※狗叫聲救命!3歲女童深夜在玉米田走失,約克夏陪整晚讓她安心
※玉米田狗兒秧的防治!
※小主人在玉米田走失,忠心狗狗整夜陪伴守護,犬吠引來救援
※玉米田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