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野生建築師」徐騰:為什麼我每天都笑著睡去,因為這世界太有趣

「野生建築師」徐騰:為什麼我每天都笑著睡去,因為這世界太有趣

本文3958字,閱讀完需要05分鐘

河北易縣後山奶奶廟,坐落在易縣城北洪崖山,距北京120公里。這裡號稱「華北第一道場」,每年三月廟會期間,前往朝拜的人數據稱超過100萬,香火旺盛。

奶奶廟朝拜盛景

「我本來以為我是個見過世面的人,直到去了這座廟。」清華大學建築系在讀博士徐騰嘆道。因為他在《一席》的演講(戳此查看徐騰演講全文),奶奶廟在社交網路火速躥紅。

手握方向盤的車神、渾身綁滿鈔票的財神、皺紋很深的孔子學神,這些看似荒誕卻又真切反映著社會需求的神仙,激起了大眾的興趣和討論。

奶奶廟中的「車神」。也是徐騰在演講中說到的,「現在隆重介紹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一尊神仙」。

徐騰對討論不置可否。

「我就當是導遊,提供一種觀察的角度。」自稱「熱鬧觀察家」他覺得,現象及背後的原因才是有意思的,而美醜、好壞、對錯等價值判斷,不妨都先放下。

「現場比照片更震撼」

7月15日,網路演講節目《一席》杭州場,徐騰作為《一席》開辦以來的第505位演講者上台。他穿著的黑色T恤,胸前「所長」二字亮眼:在此,徐騰的身份不是清華建築系博士生,而是「不正經歷史研究所所長」。

在個人公眾微信號「不正經歷史研究所」內,徐騰對全國各地的「不正經」民間建築做了些「野路子」研究。演講的內容,算是他長期「暗中觀察」的一個匯總。這些奇葩民間建築包括有手握方向盤的車神的廟宇,樹立「干」字的「干」文化廣場,日本大師設計的卻被塞滿「全場5-10元紀念品」的茶室,以及形態與燈籠無異的武漢某旅遊城等。

車神來自河北易縣後山奶奶廟。徐騰說,初次看到奶奶廟的照片,他像被閃電擊中。在那張照片上,煙火繚繞的廟堂、俯首跪拜的人群與普通廟宇內的並無二致,但懸掛在大殿房頂上碩大的「正殿」二字,隱隱透露出不凡之態。

「我們一般把古建築裡面最主要的殿叫正殿,它基本相當於一個小名。把自己的稱號掛在胸前,有點土酷土酷的感覺,非常地呆萌。當時我就特別地震驚,怎麼會有這麼真誠的房子把自己叫做正殿?」一查,徐騰發現這正殿距北京只有兩個半小時的車程,三天之後便動身前往。

到了現場,徐騰從「震驚」變成了「震撼」。從山腳到山上,各種各樣用彩鋼、水泥搭建起來的「廟宇」建築群,看上去其貌不揚,卻是百萬人心中的祈福聖殿。

「建築這個行業,有時候找幾個拍照很好的攝影師,角度啊打光啊一拍,拍出來會很好看,但你去現場一看就會有落差,怎麼是這樣的」,徐騰對南都記者說,「奶奶廟不一樣,現場比照片更震撼。事實上現場比我看到的照片有趣太多了。」

更讓他震撼的是廟裡神態各異的「神仙」:皺紋很深似乎操碎了心的孔子學神,不僅管牽線也管和好的月老,四海之內難覓的女財神爺。「神仙」們漫山遍野、俯拾即是,完全顛覆了傳統神仙的形象。

「這個綠衣服神仙手上拿著個東西,我開始以為是拐杖,走近一看,是方向盤。大家明白什麼意思了吧?車神。」演講中,徐騰笑言,他認為這是奶奶廟最大的創新。一旁的壁畫上,車神站在蜿蜒的公路旁做出指揮姿態,目送一輛輛轎車遠去。虛幻的宗教理念躍然紙上,簡潔有力,直抵人心。

原來,山下的馬頭村負責經營寺廟,他們採用承包制,將每間廟宇分到不同的家庭,承包戶根據意願來安置自家廟宇的神像、壁畫和法器。五花八門的神仙看似荒誕,卻又真切地反映著人們的心理需求。缺哪個神仙,就補建一個。對此,當地人也不諱言。

在某些人家的廟宇里,甚至能看到如來、觀音、財神等大大小小的神和諧共處,早已失卻原色的灰牆上有條幅,寫著「全神全佛」。

這裡看看那裡看看,徐騰沒覺得丑,反倒忍不住讚歎,怎麼這麼有意思?從奶奶廟回來後,他發了條朋友圈,建築圈內很快傳開了。

「只談美醜就膚淺了」

跟正統建築比起來,民間建築算是「野生建築」。因為喜歡民間建築,自己又成長於鄉野,徐騰頗有幾分「野生建築師」的味道。

從奶奶廟開始,徐騰開始更新他的公號「不正經歷史研究所」。他說,後台每天都能收到不少留言。留言大概分成兩種:一種說人民群眾的審美簡直崩塌了,素質太差,亟待提高;另一種說太愚昧無知,簡直就是不開化,怎麼還會有這樣的事情。還有人責問,「『所長』你一天到晚沒事幹嗎?」

其實有討論是個好事情,不過我看到的是大家的價值評判。我覺得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根本沒有觸及到事情的本質」,徐騰反覆表達此種觀點。

或許是因為出身農村、後來考上清華,徐騰更能看到建築與經濟基礎、文化環境的密切關係。在他眼中,很多人覺得「丑到爆」的民間建築,反而閃耀著正統建築難以比擬的幽默與智慧。

人們生活中有很多很實在的問題需要去解決,每天面對的都是一些很迫切的生存壓力。怎麼辦?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在有限的條件內閃轉騰挪,最後出來的結果未必精緻優雅,甚至未必符合邏輯,卻一定能滿足真實需求。

「很多科班出身的、具有極強理工科思維的建築師反而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因為科學最討厭不合邏輯的東西。」徐騰自嘲,「建築師挺容易自high的。一些建築師總喜歡強調我要做什麼,但人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呢?你憑什麼花別人的錢做自己的事兒啊!」

現實中,他自己也被「打過臉」。大二時,老家親戚要蓋房子,徐騰興緻勃勃地設計了一座紅磚大院,「有泥土的芬芳」。結果親戚的評價是,豬屋才用紅磚做

後來,親戚採納了徐騰姑爺的方案:歐式小洋樓,金光閃閃的大門,光芒四射的水晶吊燈。

經此一事,徐騰有了深刻的反思。

從奶奶廟到巨大無比的甲魚雕塑,在搜集各地的民間建築時,徐騰只談現象,不論美醜。

「所有問題都不能僅僅停留在美醜層面,這樣很膚淺,也很武斷」,徐騰說,「他們有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環境,不能說你所謂高大上的設計卡不進去,就罵人家沒文化。任何現象都有很多的切面,我希望能以真正平和的心態去觀察。」

何況,什麼是美,什麼又是丑?「經典文化為什麼讓大家覺得是高大上的?是因為它是統治階級創造出來的文化,並加由政治強行地去推廣,它就有一個法理上的正統性。但是民間其實有自己的一套系統。」

「我們呢,作為讀書人,是受經典文化培養起來的。所以看到這些東西之後,會覺得是完全不一樣的體系,會覺得他們是離經叛道的。」在《一席》的講台上,徐騰把這些思考已久的東西娓娓道來。

他說,經典文化講究審美,但民間不需要承擔這樣的使命。在困苦的生活中,民間建築給人們以消遣和慰藉就足夠。正因為如此,經典文化往往很收斂,民間文化恰恰很熱鬧。

甚至對於一些山寨建築,他也不吝讚美,「細節不錯」、「技術有創新」或是「低造價又高保真」。

法國朗香教堂

已在法國要求下拆除的鄭州瑞達路燒烤店

「因為世界太有趣」

看熱鬧,是徐騰的最大樂趣之一。「全國各地的熱鬧我都很喜歡」,因此,徐騰又自稱「熱鬧觀察家」。

大一時,曾有老師問徐騰為什麼要學建築,他給出的答案,略有誇耀自己天賦的嫌疑:「我看到房子會有些微妙的感覺,具體是什麼我還說不明白。」

如今念到博一,徐騰說他明白了。「以前以為我對房子感興趣,後來發現我是對人感興趣。」大到一個城市,小到一個宿舍,人在一片區域里怎樣生活,他走到哪裡,就觀察到哪裡,覺得好玩,樂此不疲。

他有若干個小本,裡面滿滿畫著的都是生活的日常。大到朝拜過的經典建築,小到旅行時路過的煎餅攤。草圖是黑白的,不花哨不繁複,繪圖者的情感卻撲面而來。不時還有些黑色幽默,看得人會心一笑。

徐騰的西藏見聞:「林芝米林南伊溝入口處等車,有小攤賣油炸麵食品,遊客質疑油的質量,姑娘回:『我們的油再怎麼也比你們地溝油好!』」

他甚至會畫下自己混沌的夢,夢中是變了形的宿舍,床邊有一扇窗戶。徐騰在圖上一本正經地認真標註:「我和范爺(註:范冰冰)於此談戀愛。」

考清華大學複試時,徐騰沒有帶作品集,只把其中一個小本拿給面試老師,結果對方當下「兩眼放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學生很少在紙上畫圖了吧」,他說。

除了觀察熱鬧,徐騰也是擅長製造熱鬧的人。有人評價他有娛樂精神,他玩笑道:「挺怕別人誇我的,誇不到點子上會很尷尬,這個評價還比較精準。」

甚至連考清華,他都用一種娛樂的口吻來解釋:「學了這麼久的建築,總要去看最好的大學溜一圈兒,看看都是什麼樣的人在裡面上學。就像看稀奇動物一樣。」

2017年6月,徐騰在色爾古藏寨。

因為喜歡拍電影,大學畢業時,徐騰便拉來同學,拍了講述建築系學生故事的《好吧拜拜》,從零開始寫劇本、找演員、當導演、學剪輯。他說,本希望自己也能出演一個角色,結果事情太多,精力不夠,只能以導演為主。

在充斥著學霸的清華,圖書館裡永遠「人滿為患」,徐騰苦於找不到公共空間,乾脆聯合兩位室友一起改造了宿舍,硬生生在局促的宿舍內掏出兩平米空間,放下一張沙發。

宿舍改造前

原來的桌子被塞進角落,飲水機和雜物無處安放,三人就一起畫草圖,進廠施工,製作出一個組合型柜子,再蹬著小三輪拉回寢室,安置在沙發旁。

兩平米的角落成了小而美的休閑空間,徐騰和室友慢慢地實現生活的小理想:可以用投影機看電影,可以舉辦「秋褲男神」聚會,也能為小型採訪提供場地。

宿舍改造後

至於麻煩和困難,徐騰說幾乎沒為此焦慮過。「麻煩才有趣啊!不麻煩的事情有什麼價值呢?」想到什麼事情,他就去做,遇到了麻煩,就解決。工作?未來?管他呢!「就好像種樹,我只管種,無心插柳也好,種出來的是楊樹也好,最後總歸是有棵樹嘛!」他說。

「為什麼我每天都笑著睡去,因為這個世界太有趣!」去年12月開通公眾號時,徐騰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對話 | 「要理解這些建築背後的文化現象」

核心當事人:你是因為讀建築學才對民間建築有興趣嗎?

徐騰:可能跟我的經歷有關,出生於底層,後來又考到清華這麼精緻的學校來。從小到大,我看到過社會的很多「切面」,大概知道底層和中上層的衝突在哪。

但人其實是不分層次的。所謂底層的社會習慣,虛榮心、自尊心、攀比心,上層其實也有,只是形式不同。說到建築,我們所看到的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弘揚的都是「精緻」,可是回到生活中,民間真正能做的很有限,這就產生了差距和撕扯。

核心當事人:奶奶廟是你研究民間「神奇建築」的起點嗎?

徐騰:十年前剛上大學時就對民間建築很感興趣,只是沒有系統整理。我對於「不正常」的東西天然就有好奇心。

核心當事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神奇建築」?

徐騰:其實是有規律的,會出現「神奇建築」的地方,一定是經濟、文化發展的交融地帶。比如城鄉結合部,還有剛剛富起來的地方。你就去找吧,肯定有大量的東西在。為什麼剛剛富起來的地方會有?因為這裡的人要彰顯自己的改變,要讓別人看到。

核心當事人:很多網友還是覺得民間建築沒有審美,比如奶奶廟。

徐騰:為什麼廟宇就不可以是這個樣子?我不覺得民間文化是低俗的。大家的心態是一樣的,都想做好。但是想做好不一定代表著能做好。好的定義是什麼?不同階層也有不同的判斷。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文化建設一定跟經濟基礎有密切關係。你看民間的東西,最大的問題就是沒多少錢,沒多少餘力。怎麼達到目的呢?他們會想辦法,但結果就會變樣。

任何事情都是有不同層面的。民間建築和文化其實就像古村落,你不理解,進去會迷路,但當地人非常熟悉,不會迷路。

這種東西很個人化,我說什麼都不算數。我就當是導遊,提供一種觀察的角度。

核心當事人:你會覺得民間建築的審美需要引導嗎?

徐騰:為什麼要去指點別人呢?我覺得首先要理解這些建築背後的文化現象。人民群眾蓋了這麼多房子,也沒有把我們的社會毀掉,是吧?你會想到引導、改變,就是又賦予了自己一定高度,站到它的對立面去了。知識分子不能理所當然地站在一個高度批判別人。

核心當事人:那你怎麼看待民間的山寨建築?

徐騰:全世界都有山寨建築,不只中國。作品的唯一性、形式的沉浸感,這些都是現代藝術所強調的,幾千年前人們根本不在意。那為什麼現代藝術要強調作品的唯一性,強調版權?背後有商業的力量。你去故宮博物院看,很多字畫是臨本,不也是被當做經典收藏起來嗎?

核心當事人:所以你不覺得山寨建築是錯的?

徐騰:對錯是價值判斷,把事物一棍子打死了,能挖掘出來的營養是很有限的。山寨建築的背後是什麼?誰做的決策?為什麼這樣決策?我感興趣的是這些。簡單說好壞和對錯,沒有意義。

核心當事人:一旦發現「神奇建築」,你就會去找去看看嗎?

徐騰:對啊。鄭州那個模仿朗香教堂的燒烤店被法國責令拆除,我大老遠跑過去沒看到,就覺得挺生氣的。從圖片上看,那個燒烤店的還原度其實很高。對當地工匠來說,這個房子終於蓋成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它背後的熱血、慶祝的情感,也許比那些方方正正的混凝土房子真誠得多。

文/馮群星 唐孜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國外80歲老頭,用50年時間打造出他的多肉植物農場,羨煞旁人
家裡養綠植 小心「毒美人」
珠海又一個大項目開工了!投3.5億!這地方的珠海人身價倍增!
中國植物「方舟」
游西湖找不到車位?據說新建了9個停車場增加2200多個車位

TAG:南方都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每一位《我的世界》玩家都有一個建築師的夢 這些靈感你不服不行!
邊遠窮孩子的笑聲里,有一個建築師的驕傲
要是他們真去做建築師,你就看不見你家愛豆了
他可能是世界上最鬼馬的建築師,每件作品都讓人眼前一亮
她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這個最貧窮國家的女建築師,讓全世界都為她鼓掌
大話降龍:有什麼樣的建築師就有什麼樣的屋子!二郎神就差沒瘋了
每一位《我的世界》玩家都有一顆建築師的心 看完這幾個作品我信
為什麼喜鵲搭窩都不怕淋雨,看完後建築師都為之驚嘆!漲知識了!
這是我見過最大的鳥窩,比任何別墅都舒服,建築師:服氣!
這些世界經典的椅子,竟然都是出自建築師之手!
建築師的情懷,有的人也許來到這裡就不再離開
有了它,誰還不是個建築師了?
建築師們把樹都種到天上去了!
建築師當媽媽了,不僅每日畫一幅畫,還為女兒做了一次展覽
吳彥祖這個被演戲耽誤的建築師!還是重拾了他的建築夢嗎?
日本建築師為讓孩子「玩得爽」,在房子里建了個「蜂巢」遊樂園!網友:你家還缺孩子嗎?
建築師為大富商修造一座陵墓。大富商問忙了一年的建築師:「也許還缺什麼吧?」 「現在只缺你了」
地震9歲小英雄林浩,曾說要上清華當建築師,如今成了這樣
我們買的房子一般壽命有多久?建築師說漏嘴,能住50年就不錯了
自然界中的這些動物都是超級建築師,從樹屋到摩天大樓,猶如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