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不喪!民國大家筆下的秋天,是吃貨和玩家的季節

不喪!民國大家筆下的秋天,是吃貨和玩家的季節

每年八月初,在陰曆未月的結束和申月的起始,太陽運行到黃經135度,白晝縮短到14小時04分,就又是立秋了。

都說文人「傷春悲秋」,秋天似乎總是要「喪」一點的。

然而,看老舍寫濟南的秋天,「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林語堂筆下的初秋,「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在這些民國文人筆下,秋天也可以不那麼蕭瑟和傷感,倒是個做吃貨和玩家的好時節。

蟹肉正肥,羊肉爆香

秋天是吃貨的季節,老舍說,北平的秋是人間天堂,而最重要的,就是秋天的吃食。

他寫北京良鄉的栗子,「裹著細沙與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著,連鍋下的柴煙也是香的」;「大酒缸」外的蔥白拌炒羊肉,兩三毛錢可以買到一碗酒,四兩肉,吃到醉飽;還有高粱紅的河蟹,「用席簍裝著,沿街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到正陽樓去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

秋天是吃蟹肉的好時候,豐子愷寫過在秋夜吃蟹,講到他家的天井角里的缸里常備養著五六隻蟹,入秋之後,不管是七夕、七月半還是中秋,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家人都會在明月底下圍成一桌吃蟹。

他寫父親吃蟹,很是講究,「剝得很精細,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受在蟹斗里,剝完之後,放一點姜醋,拌一拌,就作為下飯的菜」。於是他們也都跟著父親,不添別的菜,「他(父親)說蟹是至味。吃蟹時混吃別的菜肴,是乏味的。我們也學他,半蟹斗的蟹肉,過兩碗飯還有餘。」

梁實秋也說,因為有了螃蟹,秋天變得生動起來。「坐於窗邊,斟一壺小酒,啖三二肥蟹,聞滿庭菊香,人生之樂莫過於此。」

提起吃食,自然少不了汪曾祺。他講道,人在夏天沒有胃口,食物也清淡,夏天過去,體重總要減一些,立秋一來,總要吃點好的「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所以在北方,立秋有「貼秋膘」的傳統。

貼秋膘要吃肉,而且要吃烤肉。北京烤肉在「炙子」上烤,柴火透過「炙子」的鐵條縫隙上來,「使烤著的肉帶柴木清香;上面的湯滷肉屑又可填入縫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因為大火烤著熱,大家都解衣只留襯衫,大口吃肉喝酒,「這氣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問題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

梁實秋也寫過北平秋天吃烤肉,「螃蟹正肥,烤羊肉亦一同上市。正陽樓的烤肉支子,直徑不過二尺,放在四張八仙桌子上,四圍是四把條凳。三五個一夥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架勢。」

烤肉還一定要用燒過除煙的松樹枝子,帶有特殊香氣,烤完後不需多少佐料,加上大蔥、芫荽和醬油,配上薄薄兩層皮的燒餅,「打開來會冒一股滾燙的熱氣,中間可以塞進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軟。」

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

夏天太熾熱,冬天太陰冷,要坐下來賞花觀水,秋天十分合適。

郁達夫住在北京,北方的秋他最為熟悉。他講道,南方有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和荔枝灣的殘荷,但在北平,足不出戶,住一屋陋室,便可賞秋。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北方的果樹也是秋天的奇景,他認為最值得賞的是棗子樹,「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瓜熟蒂落,北方又是塵土瀰漫。

所以郁達夫說,正是這七八月之交,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老舍也寫秋景,他的秋天離不開濟南,「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

而林語堂在筆下的秋天,帶著人生的況味,他說秋天無比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

在秋天抽煙也是享受的一種,「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鬆,一樣的自由。」

他也喜歡秋林的古氣磅礴,說有人若以「老氣橫秋」罵人,是不懂秋林古色的滋味。「秋是代表成熟,對於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概,不單以蔥翠爭榮了。」

秋天裡,他又最偏愛初秋,以文作比,他說初秋是文人已經脫離了下筆要驚人的格調,純熟堅實。「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這十種美食讓老外大呼受不了
他的畫顛覆了對傳統女孩的理解,瘋狂時尚,放蕩不羈……
她用簡單的漫畫,畫出了每一位女性的心聲
看完藝術家畫的手,我想剁手了!
少林寺無遮大會開幕 系1500年來首次舉辦

TAG:封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豆蔻不只是文人筆下的年華,也是醫家眼中的良藥!
毛筆下的年味:你家的春聯準備好了嗎?
作家們筆下的秋天,美得令人窒息
豐子愷筆下的春節:忘不掉的年味兒
作家筆下的年夜飯,給人滿滿的回憶!
十位國畫名家筆下的最美梅花,你更喜歡誰的?
老舍筆下的北京春節,再也找不到的年味兒!
憶◎年夜飯,名家筆下的「盛宴」
漫畫家筆下的那些逆天的美國總統(你們覺得誰最酷?)
這位民國畫家筆下的菊花,美醉了!
名家筆下的荷花,夏日不可不看的風景
今天,邀您共品名家筆下的「年味兒」和「家傳」……
名家筆下的秋天,多情而美好
看了莫奈筆下的雪景,整個冬天都是暖的!
歷代名家筆下的水仙,祝您新年好運常在!
大師筆下的秋色,美呆了
春節將到,看名家筆下的「春」字多妖嬈!
十大名家畫筆下的牡丹大比拼,你喜歡誰的?
人不正經,馬是戲精,這個畫家筆下的靈魂個個都想上天!
金庸筆下的慕容復天天嚷著要復國,他復的是哪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