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顏真卿五次「變臉」

顏真卿五次「變臉」

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他的書法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闊大。其晚年猶求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范文瀾說:「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顏真卿的楷書,已形成一種範式,後世學習者極多,甚至有「學書當學顏」的說法。

顏真卿一生的追求,是「如何齊於古人」?下面我們梳理了顏真卿楷書的五個不同面貌,希望能夠使大家脫離「約定俗成」的套路,也暫時撇開別人的影響,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選擇心中的「真愛」吧。

1、萌新真卿

顏真卿五次「變臉」


《王琳墓誌》

《王琳墓誌》,2003年洛陽龍門鎮張溝村出土。顏真卿書於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是目前發現顏真卿最早的作品,那時的顏魯公才34歲。可以看出剛過而立之年的的顏真卿還稍顯稚嫩,許多字的結構也不夠穩定,字形也更接近前朝隋碑,並沒有典型的盛唐氣象。

比如「徐嶠」二字,「徐」字過於聳立,右邊「余」部的「人」字頭形如一把沒有撐開的紙傘,顯得局促;「嶠」字左邊「山」部與右邊「喬」部等高,而「山」部下面空虛毫無支撐,「喬」部下方「冋」的左豎也比較單薄,導致整個字形懸空。不過這位撰文的徐嶠當時五十多歲,朝中重臣,能夠放下心讓年輕的顏真卿與之配合,也算是慧眼識珠了。

2、十年一跡

顏真卿五次「變臉」


《多寶塔碑》

《多寶塔碑》,天寶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陝西興平縣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此時顏真卿44歲。離早期的《王琳墓誌》剛好過了十年,可謂十年一跡。整篇結構嚴密,點畫圓整,秀麗剛勁,與唐人寫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是唐代「尚法」書風的代表。

大家要注意到這麼一個事實,《多寶塔碑》的單字大概在2.5cm*2.5cm左右,而且是唐朝寫經的路子,寫經有多大呢?大家看過敦煌的寫經捲軸也許會有印象,也就1公分見方左右,所以說《多寶塔碑》是更偏向於小楷的。我們初學顏楷選它做範本,一般都是用來寫比較大的字吧,至少都是5公分甚至10公分見方的中楷或者大楷了,這無形當中的放大也就造成了許多誤解了。

首先用筆就決然不同,因為毛筆的大小就已經有懸殊了;其次是結構也有巨大差別,試想一下小字如何能寫出大氣磅礴的感覺呢?而顏真卿最征服人的就是他的字具有那往外開拓的架勢,小字是萬不可能承載得住的。所以大家在臨習《多寶塔碑》的時候千萬得小心這些地方。

3、外拓開闊

顏真卿五次「變臉」


《麻姑仙壇記》

《麻姑仙壇記》,顏真卿62歲所書。該碑立於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後遭雷電毀佚。碑文蒼勁古樸,骨力挺拔,線條粗細變化趨於平緩,筆畫少波折,用筆時出「蠶頭燕尾」,多有篆籀筆意。其結體因線條厚重,為了在字的中宮留出余白,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擴張,外拓的寫法被推向極致。

比如「顏」字「頁」部下的兩點所佔空間非常有限,造成局促的情境,字形非但沒有垮塌,更因為重心下沉顯得穩當。再如「真」字下方兩點,窄窄的,上面又是一筆衝破縱勢的長橫,營造出長短、輕重、縱橫、正斜等等衝突,這樣的變形使得每一個字都值得琢磨,百看不厭。

許多精彩佳構體現在很不經意的地方,「書」字上下交錯,下方「日」部並不居於長豎正中,而是稍有右移,錯落之間就顯得變化萬千了。「麻」字兩個豎畫都拉得很長,長撇都沒能罩住,整個字就依靠兩個鉤立住陣腳,而兩個鉤一個平出一個上翹,絕不雷同。《麻姑仙壇記》看似方方正正,卻是相當精妙的,值得多加揣摩。

4、古雅清圓

顏真卿五次「變臉」

《李玄靖碑》

《李玄靖碑》,碑於大曆十二年(777年)立在江蘇句容縣茅山玉晨觀,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斷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遭火石碎。《李玄靖碑》雄渾壯美,高古蒼勁,規整穩定;筆力深沉含蓄,結字開張舒展。梁讞雲《李玄靖碑》:「乍看去極散極拙,多不勻稱,而其實古意可掬,非《畫像贊》、《中興頌》所可及。」

幾乎每一個字都是筆方體圓,比之《麻姑仙壇記》,內中變化有過之而無不及。「唐」字一橫具有明顯的弧度,不是平直而出的;中間一短豎亦向左下折去,卻不與長撇平行,『「唐」字內部短橫極多,顏真卿寫來駕輕就熟,輕重、長短、偏向均有不同。注意「山」字托底長橫,左端好似一提,右端平正接過,一筆寫作兩筆非常精妙。

再看「茅」字和「先」字,前者重心低後者重心高,且一字正一字歪,一字緊一字放。《李玄靖碑》遠遠不止在單字上為我們提供思考,其中的章法排布,逐字之間的銜接都是相當精巧的。此碑妙就妙在雖然每子寫在界格之內,卻仍然具有極強的行氣,字與字的牽連避讓全在筆意上得到發揮,真可謂是人書俱老的佳作!

5、端莊豁達

顏真卿五次「變臉」


《顏勤禮碑》

《顏勤禮碑》,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顏真卿71歲,已入化境,信手拈來,便顯端莊豁達、之態;結字雍容大方、舒展開朗、動靜結合、自然大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橫細豎粗,「曾」、「孫」、「真」、「書」、「沂」、「高」等字尤其如此。

顏真卿的後期書法,並不追求「沖淡恬逸」的貴族情調,而是出以更為平易近人、更為通俗易懂、更為工整規矩的世俗風度;創造出一種「不復以姿媚為念」的新書法審美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等我賣字發財了,就和你離婚
書聖被熱暈!王羲之揮汗寫帖:熱日,大熱,熱甚,毒熱!
王羲之行書結構92法圖譜,趕快收藏!
千萬別讓孩子學書法
陳道明寫於60歲前夕:無用方得從容。寫得真好!

TAG:書法易 |

您可能感興趣

顏真卿一生書風的十八次變化
顏真卿一生將其書法至少做了十八次改變
顏真卿一生,書風十八變
顏真卿鮮見行書六種
顏真卿靠「正氣」二字在書法史上圈粉無數
國人不識顏真卿?這真是一種悲哀!
顏真卿這幅書法,英氣十足!
「神筆」王鐸怎樣臨顏真卿
顏真卿靠「正氣」二字在書法史上名留千古
顏真卿是個什麼樣的人?
顏真卿-三表帖,真跡掃描
「神筆」王鐸會怎樣臨顏真卿?
寫好顏真卿這36個字,輕鬆打下楷書五大基本功!
顏真卿楷書的真實面貌
顏真卿大楷,字字有態度!
顏真卿之死
顏真卿:剛正一生真英烈,筆掃千鈞詩亦奇
主考官因為崇拜顏真卿,選了一個姓顏的狀元,卻成了笑話
顏真卿《祭侄稿》三個典型「篆籀」筆法
顏真卿《祭侄稿》三個典型「篆籀」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