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技校生到「世界第一剪」完美逆襲

從技校生到「世界第一剪」完美逆襲

提起美髮師,有些人的眼中也許就會漏出了鄙夷,「不就是洗剪吹,上技校只是因為高考成績差。」 處在十字路口的人生選擇,面對部分人的刻板印象,聶風決定把美髮造型當作一項事業去追求,選擇憑真本事證明自己,用實打實的成功,詮釋一名技校生、「工匠人」的完美「逆襲」。她的成功印證了一件事情——「讀書當不上『尖子』,學技術也能成第一」

其實,今年才24歲的重慶姑娘聶鳳比自己所帶的學員大不了多少。兩年前,她也是技能大賽賽場上的一名選手。2015年在巴西,聶鳳一舉奪得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美髮設計行業冠軍,成為「世界第一剪」,不僅代表國家實現了該項大賽金牌零的突破,還成為亞洲參賽國家65年來第一個世界冠軍。2016年,聶鳳在重慶五一技師學院被破格評為副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處在十字路口的人生選擇

——「讀書當不上『尖子』,學技術也能成第一」

「我做美髮師純粹是出於興趣。」和很多小夥伴一樣,聶鳳從小也是個「電視迷」。「初中畢業時,我迷上了央視的一檔造型節目,每期必『追』。節目里的髮型師可以把頭髮做得那麼好看,實在太『酷』了!」

就這樣,做美髮師的想法在聶鳳的心裡慢慢發了芽。「我中學學習成績一般,靠讀書確實很難超越別人、有所成就,想著能不能去學美髮造型、另闢蹊徑。」可聶鳳一向父母透露這個想法,就遭到了反對。「就像不少人想的那樣,父母覺得學美髮就是做洗頭小妹,哪有讀書有前途。可我有自己的堅持。」提及往事,聶鳳的言語間依舊透著小小的倔強。最終,父母尊重了她的選擇。

一開始,聶鳳只能在理髮店裡做個普通的「洗頭妹」。「那時候每天要洗三四十個頭。」聶鳳回憶道,「雖然能打下一定的基本功,但還是覺得在普通的理髮店裡沒法學到我真正想學的東西。」此後,除了在店裡洗頭,聶鳳每日又多了一項任務——四處搜羅重慶美髮大師的信息。「就是靠著這個『笨』辦法,才找到了我師父何先澤。」聶鳳笑道。

在美髮界,何先澤可算得上是個「奇人」:2008年「全國技術能手」、2010年「中國美髮大師」「重慶勞模」、全國首個拿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美髮專家……同時,他還是重慶五一技師學院美髮與形象設計專業的老師。聶鳳認定,「想學真本事就得跟著何先澤這樣的大師」,便直接跑到他的工作室要「拜師學藝」。望著眼前這個有些冒失又無比真誠的小姑娘,何先澤心生讚賞:「到我們學校踏踏實實從頭開始學美髮,如何?」「沒問題!」聶鳳的回答,甚是爽利。

重回校園的聶鳳,收起過去在學校里貪玩的毛病,全身心投入到造型美髮的學習中。「這是我自己選的路,必須下苦力走好。」聶鳳說,為了儘快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上課,她還在老師的工作室里進行封閉訓練。「每天至少練習、操作12個小時,一年到頭基本上沒休息過。」

苦練出真功夫。很快,聶鳳就在何先澤眾弟子中脫穎而出,併入選國家隊備戰世界技能大賽。「讀書的時候沒當上『尖子』,沒想到學技術的時候竟有機會成為第一。看來,這條路我還真是選對了!」

「世界第一剪」是怎樣煉成的

——「不是在比賽,就是在準備比賽」

2015年的巴西賽場上,聶鳳「一戰成名」,無數鎂光燈聚焦在她身上,一時間成了萬眾矚目的話題人物。可在此之前,她曾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與黯淡。

世界技能大賽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技能賽事,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每屆比賽,每個國家只能派出一名選手參加一個項目,參賽機會十分寶貴。「跟遊戲里『打怪升級』差不多,大部分人在前面就倒下了,能堅持到最後和終極大Boss對決的,只有一個人。」

然而,現實比遊戲要殘酷、艱苦得多。「17歲起,我不是在比賽,就是在準備比賽。大大小小的比賽經歷過30來場,最多的,就是『淘汰賽』。」「淘汰賽」在入學時的班級里就開始了,隨後是年級、學校、省市選拔。國內每個省市再挑出兩名選手參加全國選拔賽,選取10名進入國家隊。一個半月後,留下5個;再訓練一個半月,留下2個;最後決定參加比賽的唯一選手。

為了在比賽中發揮出最佳狀態,聶鳳比初學時更加努力。從早上7點開始,到晚上10點結束,除了專業訓練,每日還有近兩個小時的體能鍛煉。備戰期間,聶鳳每天練習的頭模至少3個,一年能剪掉兩三千個頭模。「雖然把能用來訓練的時間都用起來了,但對手實力太強,我還是當了兩屆『世賽』的『陪練』。」聶鳳顯得有些無奈。

2011年,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聶鳳以全國前五的成績入選國家隊,但在最終的集訓階段被淘汰;2013年,第四十二屆大賽,聶鳳在全國選拔賽中拔得頭籌,本以為勝券在握,卻在最後階段滑落至第三名;到了2015年,面對第四十三屆大賽的選拔,聶鳳倍感壓力:「世界技能大賽對參賽選手有年齡限制,一般要在22歲以下。這次比賽是我最後一次機會了!」雖然這回在最初的選拔賽中聶鳳只排在第四,但她吸取了上屆比賽的教訓,迅速調整好心態,終於在這次贏得了世界技能大賽的「入場券」。

常年高強度訓練,聶鳳的身體也受了一些影響:頸部脊椎有些彎曲,頭部微傾,手背和手臂上的肌肉也凸了起來。「剪個頭而已,至於把自己累成這樣嗎?」一開始,身邊的很多人都對她的「拚命」表示不解;而當榮譽向這小姑娘紛至沓來時,又有人覺得不可思議:「當教授、拿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不都是專家學者這些高大上的人物嗎?一個剪頭髮的,不可能吧!」聶鳳坦言,拋開少數人的質疑不管,最欣慰的是,學生們在她身上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前景和希望。「他們中的很多人現在願意把美髮造型當作一項事業去追求,這會為整個行業注入一股『新生命』。」

「過去,由於社會觀念、薪酬待遇等因素,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不高。隨著整個社會對『工匠精神』的不斷追求和崇尚,人們的就業觀念已經慢慢有所改變。」重慶五一技師學院校長朱泉表示。

不斷追求細節是匠心之魂

——「想做大師,就得對完美和細節執著」

聶鳳拿了世界冠軍,憑啥?她自己的心得就是贏在細節。「在我看來,『工匠精神』的核心就在於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完美,在此基礎上突破自己、有所創新。」

在國際賽場上,細節和標準化是評委們考核的關鍵。「每根頭髮絲的流向不正確會被扣分,整個髮型的紋理形狀不到位會被扣分,甚至做完造型之後不掃地都會被扣分。想做大師,就得對完美和細節有一種近乎『變態』的執著。」

「把每一個模塊都儘可能做到完美,每一項規則和標準都牢記於心。」聶鳳對細節的追求,其實就是「匠心」的體現。在近兩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了「工匠精神」和「匠心」:「質量之魂,存於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勵機制,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相比冠軍,我更適合被稱為『工匠』。」的確,拿金牌、得榮譽,對於這個年輕的重慶妹子而言,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給學生上課、為學員輔導、帶隊參加比賽,「接下來準備去澳大利亞學習半年,現在每天還得多練倆小時英語呢!」金牌加身的聶鳳,仍是忙得團團轉,不敢有絲毫鬆懈。

「等我從國外回來,還有件大事要做。」聶鳳透露,目前國內缺少有質量的美髮造型教材,很難指導學生如何參照國際標準成長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一流美髮師。「一兩個冠軍說明不了啥,只有整個行業水平上去了,咱在國際上才真正能有話語權。」接下來,她打算整理自己幾年來從事美髮行業以及參加國內外賽事的經驗彙編總結,自主設計適合中國學生的美髮教材。「希望我能在教師、教練的崗位上,帶出一批具備『工匠精神』、受國際認可的學生來,為當前國內的美髮造型行業帶來一些好的影響。」(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心靈解說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怎當網 的精彩文章:

請把有趣的靈魂用在包包上
何炅「兒子11歲」了?不為人知的背後真相是這樣的
女強人的角色人生
裝傻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女童水上樂園玩水遭20歲小伙猥褻

TAG:怎當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工廠每年都招技校生代替老員工,老闆不聽老員工建議,3年後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