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參加中印邊境自衛戰的航天老兵告訴你,55年前發生了什麼?

參加中印邊境自衛戰的航天老兵告訴你,55年前發生了什麼?

印軍越界地點示意圖

近期,中印邊境局勢緊張。6月中旬以來,印軍非法越界,不顧中方再三抗議,拒不撤軍,由此形成雙方軍隊在中國邊境地區的長期對峙。

面對印方的「無理取鬧」,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的葉宏亮、楊玉正、鄭志昌等幾位老人十分揪心和氣憤,他們,都是曾經參加過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戰士。

據老兵們回憶,從1959年開始,印度不斷對中國邊境進行武裝挑釁,並逐漸集結起精銳部隊。當時的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蘇聯撤走專家,而印度背後卻有英國、蘇聯和美國撐腰。這樣的形勢讓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感到樂觀。然而,1962年10月20日,中國發起自衛反擊戰,不到一個月,印軍主力部隊就被打得一敗塗地。

中印戰爭中國老兵合影

高寒缺氧、炒麵褥子,環境惡劣、裝備落後,

55年前,他們奔赴戰場,義無反顧、拚命去抗!

那場戰爭留下的記憶對於老兵們來說刻骨銘心。海拔最低3000米、最高5700米,平均氣溫零下20攝氏度、最低零下38攝氏度……

「我們跨過麥克馬洪線,翻過喜馬拉雅山,深入藏南平原地區,到達達旺等地,印度兵四處逃竄」,現年75歲的參戰老兵葉宏亮回憶道。葉宏亮當時是55師某連的衛生員,負責100多名戰士的傷員搶救、健康保障。

葉宏亮還記得他們過五道梁和唐古拉山時的驚險。有句俗語叫「上了五道梁,喊爹又喊娘」。由於正值嚴冬,高寒缺氧,寒風刺骨,呵氣成冰,在翻越這些險境時,不少裝備都得靠人扛,靠人背。一些戰士因缺氧等原因再也沒有醒來。

從西寧經拉薩,20多天後他們終於到達中印邊界前線陣地。沿途幾乎所有成年藏民同胞都被發動參與修路。工兵團和推土機在前面開路,藏民在後面平路。

據葉宏亮回憶,在高海拔地區戰友們都被告誡少活動、不能劇烈活動,但為了搶佔先機,很多士兵都是跑步走。在一次圍剿印軍的行動中,他們營有兩名戰士因高山反應引發急性肺、腦水腫而犧牲。

1962年解放軍進藏途中

在葉宏亮看來,印軍裝備比解放軍的好。「我們大多用的是朝鮮戰爭時的武器,甚至解放戰爭時用的。印軍用的是蘇聯、英國支持的武器。他們的是半自動或者自動,而我們的槍還是53式步騎槍,打一槍得再扣一下扳機。當時11師已經換了56式半自動步槍,我們55師1963年才換。」

「印度的75炮是固定在吉普車上的,我們的75炮是人扛的;他們吃的是罐頭,有葷的有素的,我們吃的是炒麵。他們一人有一塊毛毯,幹部有睡袋;我們蓋的是棉褥子。」葉宏亮說,「在繳獲的物資中,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了半導體收音機,在海拔那麼高的地方竟然還能收聽節目,當時真覺得開了眼界。」

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入藏交通狀況早已今非昔比,

老兵們說:「根本不需要到前線,在後方就能給他們滅了!」

這場較量,最終以印軍被重創結束。葉宏亮說,解放軍高昂的鬥志、頑強的作戰作風以及保家衛國的信念,是對方無法比的。「我們都很年輕,他們不少兵都四五十歲了。他們是僱傭兵,在不可取勝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撤退或逃跑;我們哪怕是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絕不退縮。」

老兵們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入藏交通狀況早已今非昔比,不怕再在中印邊境地區發起一場自衛反擊戰。「我們之前的榴彈炮、山炮最多也就能打十來公里,但現在我們的導彈指哪打哪,能打幾千公里,根本不需要到前線,在後方就能給他們滅了」,葉宏亮說。

1962年戰爭中的中印士兵

對於中國那時的主動停火和撤兵,葉宏亮認為,我們當時打的主要是政治仗,是為了教訓一下印度,從而維持邊境地區的長久和平。「當時我們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很落後。如果當時真的要在達旺等地區建立據點,把傳統線以北這些地區都控制起來,印度估計會反撲,那麼兩國邊境就難以安定。」

航天老兵共同編寫回憶錄,

記錄那段鏖戰雪域之巔的燃情歲月。

近幾年來,「一定要留下點什麼」的念頭一直縈繞在葉宏亮的腦海。「年輕人根本不知道中印戰爭,我的小孫子也一直問我『爺爺,你真的打過仗啊?』」。

從部隊轉業後,葉宏亮結下了和航天的不解之緣。他先是參與到第七機械工業部第四研究院的工作中,追隨單位先後輾轉內蒙、四川、陝西多地,直到最終將選址定在西安市東郊。隨後,他又投身到航天四院741醫院的建設中,在醫院建成之際轉入機關行政崗位,在四院先後工作了近四十年,直至退休。

自2012年起,葉宏亮開始搜集有關中印自衛反擊戰的資料和回憶錄,想要給後人留下點什麼。當年200多名一起戰鬥、轉業的戰友如今只剩下70來個人,二十齣頭的年輕小伙也都已年逾古稀。「每年都有人離開,再不著急留下點什麼就來不及了。」 在他看來,「中印邊境之戰並不殘酷,但卻讓中國在世界上有了影響力」。

今年4月,在退休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的支持下,他和數十位戰友共同編寫的《鏖戰雪域之巔——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老戰士回憶錄》一書終於正式發布。

該書從「航天四院參戰退休老兵紀念一九六二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勝利53周年活動」 引入「不愧為偉大的人民、不愧為偉大的軍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給參戰部隊的致敬電」、「中央慰問團三分團章團長在五十五師慶功會大會上的講話」等一系列內容。回憶錄情節真實生動,故事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我們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建軍90周年閱兵中的講話猶在耳畔。無論往日今時,我國人民和軍隊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容不得任何妥協!

素材來源於環球網、人民網

部分文字來自於《中國航天報》記者代振瑩

編輯/楊成

監製/黃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報社 的精彩文章:

揭秘美國宇航員工資:最高年薪14.4萬美元?
海地殭屍事件,揭秘使死人復活的神秘巫毒配方!
震驚世界的航天裝備豈止在沙場
科學家發現月球正在從地球偷偷帶走氧氣,或許若干年後月球可生存
下一個千年極寒在2030年,太陽休眠全球進入冰冷時代

TAG:中國航天報社 |

您可能感興趣

南京保衛戰失敗解析:1937年的南京,究竟都發生了什麼?
中條山保衛戰中他讓日軍損失3名將領,戰至最後一刻壯烈殉國!
1944年桂林保衛戰:一場日軍膽寒卻鮮為人知的戰役!
對越自衛戰中,只有這位女兵犧牲在戰場上,40年後得以回歸故土
歷史丨76年前的今天,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開始了
臨沂保衛戰80年祭:一戰臨沂,「鐵軍」碰到了「打鐵漢」
看看我們的邊防守衛戰士:中印邊境的年輕漂亮女兵對比!
抗日戰爭老兵60年後向南京人民道歉,南京保衛戰「我們當年實在守不住城了啊」
40年前他們奔赴對越自衛戰場,我們不能忘記英雄
37年南京保衛戰,十幾萬大軍為何突然自潰?原因讓國人憤怒
開國中將萬毅,曾參與指揮南京保衛戰,戰後其部僅五人生還!
緬懷!今日陰天,荊河彷彿在嗚咽:八十年前滕縣保衛戰英烈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州祭奠先人英靈
李光耀分析1979年對越反擊自衛戰,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中印自衛戰中的奇蹟:四名英雄深入敵區15里,幹掉一個炮兵團!
36天生命保衛戰,25歲小伙迎來希望曙光
他是粵軍名將,在南京保衛戰中打出唯一亮點,晚年靠老蔣接濟生活
對越自衛戰:出兵30萬警告一下,因越軍一無恥行為許世友徹底怒了
1449年保衛戰,于謙為何選擇出城迎戰?瓦剌說了一句話
對越自衛戰,許世友上將挂帥指揮,越南將軍說了2個字,言中戰果
放下火捻拿起彈殼,1945年徐圩子村的血雨自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