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九寨溝地震:災後兒童心理創傷不可忽視,別再二次傷害!

九寨溝地震:災後兒童心理創傷不可忽視,別再二次傷害!

據媒體報道,8月8日晚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隨著傷亡人數不斷上升,人們都在心中為身處九寨溝的同胞們祈福。

一場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家園重建的工作自然非常重要。但更為棘手的卻是對於災後倖存者的心理危機干預、災後心理重建工作。一項研究顯示,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約有14.1%的倖存者出現創傷性應激障礙。

經歷的災難不同、年齡不同,受到的傷害一定是有其特殊性的。而老人、兒童、傷殘者、喪親者通常更容易出現PTSD癥狀(創傷性應激障礙),他們更需要及時獲得心理危機干預。

(一)災後兒童一般的心身反應(即心理和行為的改變)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孩子情緒起伏較大,有的則沉默不語。而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表現如下:

1、退化行為:行為表現較實際年齡更小,如吮吸手指、尿床、父母或親人離開的時候哭鬧、難以適應環境的改變、依賴等;

2、恐懼:害怕與災難有關的各種現象;

3、睡眠失調失眠、噩夢、易驚醒等;

4、難以表達情感:不願意去表達所經歷過的事件,不願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情感等;

5、悲傷、沮喪、哭泣等;

6、反常的安靜或退縮;

7、冷漠;

8、頭疼、胃疼或其他身體方面非器質性(病理性)疼痛或不適;

9、出現攻擊行為和破壞性行為;

10、情緒易怒、敵意;

11、不能專心、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學習困難、成績下降;

上述現象大部分災後的孩子會存在一項或者多項同時存在,部分孩子的情緒反應不會持續很久,並會隨著災後問題的解決而改變。但是有些孩子的創傷性反應是立即可見的,有些卻是遲發的。

但是,當有以下情況時,應考慮為異常心理現象,主動進行干預。主要有:

1、行為的改變持續了兩周以上,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

2、同時出現多種異常表現和癥狀,或在不同場合中反覆出現;

3、有自我傷害行為的傾向等;

4、程度輕微(這個要靠經驗或者其他心理測評量表)。

(二)不同年齡段的典型反應

1、學齡前(1-5歲)主要表現為吸手指、尿床、害怕黑暗等;

2、學齡兒童(5-10歲)主要易怒、哭訴、粘人、攻擊性行為、睡眠障礙、不能專心、沉默等;最明顯的特徵是退化;

3、青春前期(11-14歲)睡眠失調、退縮,不明原因的疼痛、遺尿等;

4、青春期(14-18歲)主要是心身癥狀,頭痛、氣喘、月經失調以及退縮、悲觀等。

(三)災後兒童中的高危人群

在遭遇災害的兒童中,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有相同程度的創傷或反應,一些孩子比較容易在災難中出現嚴重的創傷,即高危兒童。他們常因為強烈而持續性的癥狀,影響情緒、認知以及人格的發展,也就是可能出現PTSD(創傷性應激障礙)攻擊性人格、躁狂等,並發抑鬱症和焦慮症。

所以下面心潮將介紹災後高危兒童的特徵:

1、受災難嚴重的影響,比如自己或父母受到傷害、房屋倒塌;

2、受災難直接的影響,同樣是親人受傷或死亡,親眼目睹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嚴重的影響和癥狀,尤其是看到他人死傷的慘狀;

3、與父母(或主要撫養者)分離;

4、父母有嚴重的創傷癥狀;

5、原本就存在情緒障礙、個性缺陷或行為問題的孩子;

6、殘疾兒童 ,災難中殘疾或者原本就殘疾的兒童。

(四)錯誤的安慰方式

一般創傷後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受到的不是創傷的影響,而是周圍人的二次傷害。這些不經意,無惡意的傷害卻是我們常常在做的。

以下是常見的錯誤表達方式:

——別哭了!節哀!

要求孩子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壓抑自己的情感。

——你這麼傷心,XXX怎麼安心呢?

錯誤歸因!容易讓孩子出現內歸因,產生內疚。

——沒事的,沒什麼的。

站著說話不腰疼,否認當事人的情緒體驗。

(五)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如果你並不是專業人士,當發現身邊的小朋友出現上述創傷性應激障礙時,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危機干預者。盡量避免造成孩子的二次傷害!

1、保護當事人的安全。

我們會保護你。

我們不會離開你。

事情過去了,目前是安全的。

2、承認事件的影響。

我們知道地震時你非常害怕。

我們理解你的失去親人、失去學校、同學以後非常難過。

我們同樣有這些感受,也非常害怕、非常難過。

3、鼓勵當事人表達情緒(哭吧,我在這裡)。

鼓勵孩子說出他災害當時的經歷。

用間接的方式與孩子討論親人死亡的議題,如:先討論小寵物的死亡、以前親人去世的心情。

跟孩子談他失去家人的感覺,可以通過言語、繪畫、玩具等方式讓孩子表達他內心的悲痛、傷心。

讓孩子有機會對失去的親友表達心意,年長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參加親人的喪禮。

4、提供支持和幫助(我在這裡,可以幫助你)。

不要表現出過分恐懼、焦慮,讓孩子相信你是他的靠山。

盡量提供與孩子年齡相稱的圖書、文具或玩具。

5、少說多做(靜靜的陪伴、肢體接觸等)。

多陪伴孩子,入睡前陪他說話、講故事。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或者是與自己同性別的孩子可以輕撫身體、擁抱、親吻。

對年長青少年採用親切的握手、拍肩、擁抱、目光交流來給他們安全感和感情共鳴。

由地震帶來的心理創傷並不隨地震的停止而結束,房屋倒塌,親人離世常常在倖存者的腦海里不斷重現,那些揮之不去的災後片段會對倖存者們造成二次傷害。

地震後的一般應激反應可能持續12個月,而創傷後應激反應可能在災害發生後持續18個月之久。這也就意味著,災後重建工作並不是家園重建之後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幫這些經歷者們重新開始生活。

心潮減壓APP,宇宙最酷炫的心理健康應用,分享科學減壓知識,傳授身心放鬆技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松鼠 的精彩文章:

TAG:綠松鼠 |

您可能感興趣

不以「疝」小而不為,兒童疝延誤治療傷身又「傷心」
兒童意外傷害事故屢見不鮮,但你可知道,大部分的意外傷害是可以預防的
兒童頭部摔傷不可輕視,有可能是顱內損
兒童「抑鬱」的危害,比母親的冷漠還更可怕!
可憐敘利亞兒童無助的眼神,天使別哭,願世界沒有戰爭和傷害
致命流感季來襲!兒童易受傷害 病毒仍在擴散
甲醛對兒童的傷害你知道有多大嗎?重者可以患上白血病『淋巴癌』你還敢忽視嗎?
三成兒童意外傷害和父母看手機有關,8個最危險的地方一定要當心!
兒童心理:年幼被性侵,如何撫平心理創傷?
春季如何應對兒童傳染病?媽媽記住這5個方法,可使孩子不受病毒的傷害侵襲!
兒童房的「它」,是白血病的「幫凶」,趁早丟掉,寶寶不受傷害!
童醫生:放寬眼界!除了傷害兒童,霧霾竟然還有這麼多「罪行」!
兒童扁平足 一個不該被忽視的危害
三成兒童意外傷害和父母看手機有關,6個最危險的地方一定要當心
六一兒童節的來歷,只因一場震驚世界的慘案,兇手讓人意想不到!
神吐槽:組織幼兒看殺豬不可怕,這些「兒童邪典視頻」才可怕
秋冬季,兒童燙傷頻發,請收藏好這份燙傷攻略!
這八種治兒童病的葯,父母一定要慎用,稍有不慎將後悔莫及!
哪些兒童玩具,會是傷害孩子的隱形殺手?
育兒,從管理不良情緒開始:虐待兒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