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禍根或是「節約基因」

糖尿病禍根或是「節約基因」

伴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越來越多,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然而,糖尿病不但沒有被控制住,反而發病率在逐年攀升。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直有種說法是,糖尿病是文明病,是人類文明進展速度太快的副作用,是人類基因進化與文明發展在速度上的錯位。

糖尿病禍根或是「節約基因」

在石器時代,要想獲得一個甜果子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糖和鹽在人類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一直是缺乏的東西。也許是甜而不得,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味覺上對甜東西的渴望。而今天糖和鹽廣泛充斥於我們的餐桌上和隨手可及的零食中。這種後果不單單是造成了齲齒的流行,還帶來了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問題。

此外,不僅僅是糖和鹽,在人類早期的進化過程中,由於生產力低下,長期貧困,為適應狩獵採集的生活模式,人類在自然選擇中逐漸獲得了一種基因。這種基因的作用是把從食物中攝取的能量貯存起來,以備挨餓,所以有人形象地稱它為「節約基因」。今天的人類,「節約基因」的比例仍很高。然而,我們的生產力、文明發展似乎在一夜間變化了,其速度之快,以至於我們的基因沒能跟上它的步伐來適應它。因為,基因的進化和轉變是以千年為單位來計算的。於是,在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面前,「節約基因」非但不能幫助轉化能量,反而使其變成過剩的脂肪,引起肥胖、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等。

美國密執安大學遺傳學家尼爾在1962年提出「節約基因」理論之前,發生了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亞利桑那的皮邁印第安人,很長時期處在營養不良的境地中。為了改變他們的營養狀況,人們採取了行動,他們獲得了大量的生活補給。但是意外發生了: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大大增多了。

如今糖尿病的流行在石器時代就埋下了很深的禍根,由此可以預見,糖尿病高發態勢可能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所以,認清糖尿病的本來面目,更好地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做好預防和控制,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容易疲勞:休息與運動是消除疲勞的關鍵
嬰幼兒腹瀉可用四個茶療方調理
為什麼手切土豆絲比擦出來的更好吃?
傷風感冒 喝點金銀花山楂湯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