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鑒賞:駱賓王·詠鵝
1
散譯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脖頸彎彎,向天歡叫。
曲項:彎著脖子。歌:長鳴。
白毛浮綠水,
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
紅掌撥清波。
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撥:划動
2
解讀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徵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開頭的「鵝、鵝、鵝」不只是模擬鵝的叫聲,而且把思維的那種躍動表現出來,融為一體。小詩人用三個「鵝」字道出鵝由遠至近的歡叫聲,讓人漸漸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寫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表現小詩人細微入神的觀察力。
03
作者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生於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唐代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來源於《易經》中的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他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出獄後,為臨海縣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時,徐敬業起兵討武則天,他曾為其僚屬,軍中書檄,皆出其手。敬業失敗,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殺,或說亡命,甚至說在靈隱寺為僧。其一生行跡,頗為詭奇。後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古詩鑒賞:陶淵明·飲酒
※宋詞欣賞: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
※唐詩鑒賞:李商隱·登樂游原
※毛主席詩詞鑒賞:《明恥篇》題志
※宋詞欣賞:蔡京·西江月·八十一年住世
TAG:品聽經典 |
※唐詩鑒賞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詩》鑒賞
※蔣勛《蔣勛說唐詩》
※【唐詩鑒賞】桃花溪 張旭
※唐詩鑒賞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詠蟬》鑒賞
※唐詩陪讀︱駱冰王《在獄詠蟬》
※《大美唐詩 大哉唐詩人》系列:「初唐四傑」之駱賓王
※【唐詩鑒賞】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唐詩鑒賞-漁翁
※【唐詩鑒賞】李白:北風行
※作文領航——唐詩欣賞《春望》唐·杜甫
※【唐詩鑒賞】孟浩然:與諸子登峴首
※唐詩,裴迪《送崔九》
※唐詩宋詞詠蘆花
※【唐詩宋詞】鳥鳴澗
※林黛玉在唐詩里為啥最喜歡王維的詩
※唐詩欣賞:王維經典詩詞《洛陽女兒行》+《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詩宋詞】牧童
※大唐詩仙——李白
※詩詞欣賞:唐詩
※《唐詩宋詞里的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