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PK大鵬,誰才是西遊仙妖智略第一人?
孫悟空,取經行動的實際執行人,從加入取經團隊後,肩負起降妖伏魔重任,多次完美完成領導交代任務,且成功布局,迫使如來、觀音給予其與付出相應的級別待遇,成功贏得西天諸國虔誠供奉,論智勇雙全,在西遊世界天尊以下仙人中絕無僅有。
金翅大鵬,乃上古真靈,如來佛祖名義上的舅舅,為求得招安,從五百年前就開始布局,吞盡獅駝國人,與獅駝嶺獅魔、象魔聯手,成功劫持唐僧,並最終贏得佛祖護法(菩薩級)的待遇,論心機深沉,在西遊世界天尊以下妖魔中罕有其匹。
孫悟空與金翅大鵬的智略,相比太上老君、玉帝、如來等三巨頭,還顯得稚嫩。不過,在天尊以下的仙人、妖怪中,二人卻絕對是其中佼佼。那麼,孫悟空PK金翅大鵬,誰才是西遊世界新一代仙妖中智略第一人?
既然是鬥智,暫且就把武力放一邊。在獅駝嶺故事中,孫悟空與金翅大鵬前後多次交手,互有勝負。正因為互有勝負,不是一邊倒,才更顯精彩。
第一戰、看破小鑽風,大鵬勝。
孫悟空第一次見到金翅大鵬時,是變身成小鑽風。
當時,孫悟空(小鑽風)大吹特吹孫悟空如何厲害,把獅魔、象魔唬得一愣一愣的,當時就下令關閉洞門,放孫悟空一行人過山。
可是,孫悟空得意忘形。獅魔吩咐小妖,要注意孫悟空變蒼蠅。那孫悟空就拔下毫毛,故意變個蒼蠅。獅魔大驚。孫悟空不禁掩嘴而笑。
就在那一笑間,孫悟空對法力的操控出現了細微破綻,嘴臉忽然由小鑽風變回了猴頭。雖然只是短短一瞬功夫,卻被大鵬發現,並立刻上前,一把抓住孫悟空(小鑽風)。
孫悟空有勇有謀,然天性好勝,喜歡顯擺。渴望上進本是好事,可一旦過度,就成了愛慕虛榮。
孫悟空因為當過弼馬溫多次遭受妖魔嘲諷,可是,取經路上,在遇見新妖魔時,他總是忍不住再次吹噓自己大鬧天宮的經歷,強調自己齊天大聖的身份。
相比孫悟空,金翅大鵬就冷靜許多。
這也難怪。孫悟空自從出世,就順風順水。先做了三百年猴王,後十年修成天仙,再後來,闖龍宮,鬧幽冥,與十萬天兵對陣,直到官封齊天大聖。可以說,孫悟空小小年紀,就已經成為西遊萬千仙妖仰望的對象。
金翅大鵬呢?自從出世已經數萬年。雖然他在人間西方闖出一點名聲,佔據了一個國家,可是,無論是仙界地位,還是實際影響力,金翅大鵬都遠遠不能與孫悟空相比。
就連獅駝嶺幾萬小妖都明白,金翅大鵬想要吃唐僧肉,可是「只因怕他一個徒弟孫行者十分利害,自家一個難為,徑來此處與我這兩個大王結為兄弟,合意同心,打伙兒捉那個唐僧也。」
多年的挫折,讓金翅大鵬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用智略去彌補勇武的不足。
此戰,大鵬勝出。
第二戰、成功降獅魔,悟空勝。
孫悟空與獅魔王大戰,見獅魔現出本相,他順勢飛入其腹中。獅魔王自以為得計,大鵬卻看出不妙。為了弄死孫悟空,大鵬頻頻出招指點獅魔。
獅魔王答應孫悟空投降,請孫悟空出來。此時,大鵬悄悄告訴獅魔:「大哥,等他出來時,把口往下一咬,將猴兒嚼碎,咽下肚,卻不得磨害你了。」
大鵬這一招很毒!
孫悟空是金剛不壞之體不假,但必須是本體形態。在變成小蟲時,孫悟空的攻防就和小蟲一樣脆弱。
幸虧孫悟空耳目之明,遠超大鵬鳥所料。他口中答應出來,卻悄悄伸出金箍棒。獅魔一口咬下。金箍棒何等堅硬。獅魔門牙也被崩掉幾個。
孫悟空大笑說:「你反咬我,要害我命!我不出來,活活的只弄殺你!不出來,不出來!」
從「害我性命」看,孫悟空確實很怕獅魔咬他。
大鵬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一邊用言語激刺孫悟空,說孫悟空賴在獅魔肚中不是好漢,一邊調集獅駝洞剩下的三萬多妖兵,在洞口擺下三才大陣,準備擒拿孫悟空。
大鵬這次特別小心,排兵布陣時竟然都不說話。不過,孫悟空聽得洞外有鴉鳴鵲噪,知道獅魔已經來到了洞外寬闊之處。他料定大鵬會耍花招,於是想出一個既可以保全自己尊嚴,又可以應對三魔耍詐的方法——出去便出去,還與他肚裡生下一個根兒!
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變作繩子,栓在獅魔心臟上,然後飛出去。見到獅魔王牙齒如利劍,孫悟空立刻決定不從口中出去,爬到上方,從獅魔鼻子中飛出。
果然,孫悟空一出來,三魔立刻舞動刀槍衝上前來,三萬妖精齊齊吶喊,緊緊包圍。孫悟空好不慌張,揮手扯動繩子,扯得那獅魔如同風箏一般,在空中飛起,落下。
獅魔痛得幾乎死掉,大罵大鵬多事。三魔不得不一起下跪——大鵬也給孫悟空下跪了哦——求孫悟空繞過獅魔性命。
此戰,孫悟空大勝。
第三戰、調虎離山,大鵬勝。
在獅魔與象魔已經認輸的情況下,大鵬依然不認輸。他提出一個調虎離山之計,試圖絕地反擊。
大鵬告訴二魔,可以在獅駝嶺萬妖中,萬中選千,千中選百,百中選十六。這十六個小妖八人抬轎,八人喝道,自己三兄弟左右跟隨。一路上好吃好喝招待唐僧師徒,一直到達獅駝國。
大鵬這是要幹啥?
大鵬一方面對唐僧師徒卑躬屈膝,極盡奉承,以唐僧的仁慈、孫悟空的自大,想必會逐步放下堤防之心;另一方面他們積極備戰,計劃在獅駝國城池外,以三魔對戰三兄弟,十六個小妖則負責抓捕、押送唐僧進入獅駝國。
事實證明,大鵬這個調虎離山之計非常成功。一旦孫悟空三兄弟被纏,唐僧就毫無還手之力。
在享受了幾十天的幸福時光後,在獅駝國都城外,唐僧、八戒、沙僧、孫悟空先後被捕。
唐僧師徒四人罕見地被一鍋燴。
孫悟空吃人,一貫是吃軟不吃硬。一旦對方甜言蜜語,馬屁連連,孫悟空的防禦能力就會直線下降。在自以為成功降魔的情況下,孫悟空落入了大鵬的圈套。
此戰,大鵬勝。
第四戰、瞞天過海,悟空勝。
在師徒齊齊被抓的情況下,孫悟空沉著冷靜,一度成功將唐僧救出。若非有神秘人(八成是唐僧那39個護法神)高喊,走了唐僧。唐僧師徒就已經成功離開獅駝國。
在再次抓捕唐僧、八戒、沙僧後,獅魔、象魔擔心孫悟空又來救人,於是,大鵬提出了一個瞞天過海之計。
按照大鵬的計策,他們一邊將唐僧所在皇城中錦香亭的鐵櫃中,一邊放出風去,說三位大王怕猴子來救人,已經把唐僧夾生吃了。
原文大鵬說:「若(孫悟空)聽見這話,他必死心塌地而去。待三五日不來攪擾,卻拿出來,慢慢受用,如何?」
在大鵬看來,唐僧死後,孫悟空應該有的反應是灰心喪氣,從此遠離。如此,三魔就可以安心吃唐僧肉了。
那孫悟空的真實反應如何?
得知唐僧被吃後,孫悟空萬分傷心,連八戒、沙僧也不救(其實,孫悟空知道,以八戒、沙僧的真實本領,要想逃脫,輕而易舉),直接前往靈山去了。
孫悟空到靈山幹啥?
原文中說:「若肯把經與我送上東土,一則傳揚善果,二則了我等心愿;若不肯與我,教他把松箍兒咒念念,退下這個箍子,交還與他,老孫還歸本洞,稱王道寡,耍子兒去罷。」
這裡提到孫悟空的兩個想法:其一,是自己代替唐僧傳經東土;其二,脫下緊箍,回到花果山做妖。
應該說,孫悟空的這個反應,和大鵬的預料還真有幾分相似。
只是,這些絕非是孫悟空心中真正的想法。他上靈山,其實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向如來問罪!
沒錯,向如來問罪。
從太白金星報信開始,孫悟空就在懷疑三魔的來歷。太白金星明明答應孫悟空,就算是需要十萬天兵,天庭方面也會滿足。可奇怪的是,孫悟空不過是偶爾受挫,並且所經受的絕非什麼渡不過的難關——獅駝嶺三魔看似強大,其實遠不如青牛精、黃眉怪。沒有超強法寶的三魔,和孫悟空交手,都沒有超過三十個回合。天庭隨便派個二十八宿就可以全部拿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悟空沒有向天庭諸仙求助,而是直接去了靈山。只因他已經斷定,三魔都是佛派中人。
靈山上,孫悟空說:「如來!我聽見人講說,那妖精與你有親哩。」對如來放縱親屬為惡,孫悟空很是不滿。如來佛也知道自己理虧,一番交談後,很爽利地帶領諸仙前去降伏三魔。
大鵬施展瞞天過海計,孫悟空則用以退為進應對。孫悟空看似中招,其實另有安排。
此戰,悟空勝。
唐僧師徒成功度過了獅駝國一難,算是降伏了三魔。然三魔,尤其是大鵬也成功被招安,脫了妖籍成了佛派仙人。孫悟空與大鵬的智略PK,在獅駝國故事中,只能算是平手。
取經之後,人間格局必將變化,而孫悟空與大鵬還會有交手的機會。在那時,兩人之間的比斗情況又會如何呢?請自由聯想。


※海誠版西遊:第四回 思逍遙且居逍遙宮 求如意先得如意棒
※海誠版西遊:第三回 閬風台真人傳道 花果山孫猴稱王
※海誠版西遊:第二回 傲來國石猴出世 小崑崙弘一收徒
TAG:葉之秋讀書 |
※此人是諸葛亮眼中的能人,氣量小、脾氣大、智略高!
※成吉思汗的第一戰將:虯須黑面、猿臂善射、沈顏多智略
※裴秀智林允兒同台比美,允兒可愛秀智略顯圓潤?
※諸葛亮不敢招惹他,劉備的愛將,心眼小脾氣大,智略跟郭嘉一樣高
※諸葛亮不敢招惹他,劉備的愛將,氣量小脾氣大,智略跟郭嘉一樣高
※朱元璋誇他老實,善終的功臣,智略堪比劉伯溫,九字方針一統天下
※時裝周未P圖曝光!baby黑紗裙配紅唇完勝,秀智略顯小家子氣
※智略超群 手游《榮耀戰國》出色文臣武將揭秘
※金庸書中的狀元郎,才智略輸於黃蓉,後代差點坑死張無忌
※曹純撫循甚得人心,韓浩智略足以綏邊
※37歲宋智孝與37歲全智賢近照,網友:未婚的懵智略顯老態!
※女星機場圖:秀智略顯疲憊,39歲的河智苑比28歲的她看著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