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我們不了解的驢,會打鳴還會演「電影」,秦人專為它造一字

歷史:我們不了解的驢,會打鳴還會演「電影」,秦人專為它造一字

漢代上林苑裡有驢!

上林苑,那可是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漢武帝尚武之地,縱橫300里!此處有皇帝的親兵羽林軍,但驢怎麼跑進去了?嗨,敢情那時驢是稀有動物,就像我們今天到動物園裡看到的長頸鹿一樣地稀有動物!

「於是乎周覽泛觀,縝紛軋芴,芒芒恍忽。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入乎西陂。其南則隆冬生長,涌水躍波。其獸則旄貘嫠,沈牛麈麋,赤首圜題,窮奇象犀。其北則盛夏含凍裂地,涉冰揭河。其獸則麒麟角端,騊駼橐駝,蛩蛩驒騱,駃騠驢騾。」這是漢賦大家司馬相如鴻篇《上林賦》中的一小段,譯成我們代漢語便是:

於是瀏覽四周,廣泛觀賞,睜大眼睛也辨識不清,只見茫茫一片,恍恍忽忽,放眼望去,沒有邊際;仔細察看,寬廣無涯。早晨,太陽從苑東的池沼升起,傍晚,太陽由苑西的陂池落下。苑南則嚴冬也依然生長草木,河水奔踴翻騰;這裡的野獸有:、旄、獏、犛、沈牛、麈、麋、赤首、圜題、窮奇、象、犀。苑北則盛夏季節也是河水結冰,大地凍裂,只要提起衣裳即可過河。這裡的野獸有麒麟、角、騊駼、橐駞、蛩蛩、騨騱、駃騠、驢、騾。

驢就這麼一路歡歌地跑進了上林苑、《上林賦》,如果您覺得這還不夠稀奇的話,那麼,李時珍的話可能讓我們大開眼界。

他說,驢臉長額寬,耳朵像長矛,夜晚嗚叫的次數與更次相應。

臉長額寬典型的天子形象或者發財面相,而耳如長矛則英姿颯爽,活脫脫一帥哥形象。「更次」是古代用敲擊更梆的次數來計算和劃分夜晚的時間,一夜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這帥哥的驢居然代替了雞的功能,還肩負起了「太陽神」的使命。

然而,這驢為什麼如此金貴與神奇,按照清朝人的說法,驢進入中原,是戰國後期的事,「自趙武靈王騎射之後,漸資中原之用」 。看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絕對不止讓中原的華夏族學會了騎馬射箭、穿褲子那麼偉大,還為我們引來了一位好朋友——驢!

驢就這樣進入了中原大地,秦人見了它,覺得應該給它造個字,於是,便有了「驢」字的產生。持這種說法的是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段玉裁(參見《說文解字注》)。

被秦人造字的驢就這樣在漢代成了皇宮裡的寵物,據說,其當年的價格可與馬相當——你想想馬在那個時候是什麼呀——坦克啊,漢武帝為找這坦克花費了多少代價?而他將史上第一位遠嫁邊疆的公主劉細君弄到烏孫里去,烏孫人給他的聘禮也就那麼十多匹馬。

還有,漢靈帝曾經在宮中活膩煩了,想找點樂子,便弄了四頭白驢,為他拉車。他親自操轡,在宮中的西園裡轉圈行樂,高興得不行。因為皇帝的這種愛好,朝廷上下很快掀起了一股「愛驢熱」。這可不是我說的,而是《後漢書·五行志一》中說的。

但是,很快,驢脫下神奇外衣的驢最終成為民間常用的役畜了,與馬和騾一起進入了內地,改變了中原「老弱負輅於路,而列卿大夫乘牛車」(《鹽鐵論·力耕》)的局面。此後,驢與牛一起,使中原地區的農耕得到發展,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西部的農村,誰家要是沒頭驢,是萬萬行不通的。驢不但可以騎、耕,還可拉車,是農家的重勞力。

和李時珍說的驢會「叫鳴」一樣有趣的是,驢在今天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河北、北京、東北、山東一帶都有各自的皮影唱腔,而我老家甘肅的皮影戲也很有名。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據說緣起漢武帝。

相傳,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漢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漢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關於皮影的製作,據說牛皮的並非上乘的,真正是皮影應該是驢皮製作的,原因是驢皮薄,透光效果好。這種燈影戲當然能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了,這中間除了感謝漢武帝,當然還得要感謝驢。而若把它與的形象與那生活里會騎、耕、拉,甚至像李時珍說的那樣會「叫鳴」的驢放在一起,才可謂是立體的驢。正是在這個立體的驢里,李時珍把驢尿驢屎也說得有了藥用價值,說它們有著治蟲牙痛和止鼻出血的效果。

我非醫者,不懂這些。但文章寫到里,一位老朋友微信留言對我說:我還有兩個東西想寫,一是馬,動物中只有它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最大,尤其冷兵器時代,長矛如林,它勇往直前……另一個是洋芋,植物中沒有誰敢和它比,他既是主食又是菜肴,他南北都能生長,它救過許多人的命……可是還是老問題,感覺自己筆力不逮。現看到你有能力,故建議之!

我老朋友的回答是:要我寫,我就去寫驢。此時,我的腦子裡是驢的鳴唱,我感到自己就是一頭負重前行的驢。我問自己:三更天了嗎?(文/路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圖文數據直觀的告訴你漢朝有多強大!
女人穿什麼顏色衣服最有吸引力?
匈奴單于寫信向呂后求婚,呂雉的回復委曲求全
漢朝一謙虛名聲就很大的著名遊俠-郭解(xiě)
漢朝以來,東北地區一些少數名族的「大人」,權力大到無法想像

TAG:漢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的這些人,說的話,你可能覺得打死也不信!
歷史上最冤的男人,被歷史黑的這麼慘,我們都誤會他了
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罵人的人,罵人絕對是一門技術!你會罵嗎?
無厘頭的搞笑卻也回放了歷史,這部電影更是帶火了一位喜劇演員!
這些明星們因不了解歷史,在活動中說錯話,鬧笑話,很尷尬!
有哪些人讓你覺得他們如果活著歷史一定會不一樣
秦始皇給一城市改名,歷史都說是為了打壓此地,其實還真是誤會了!
歷史上唯一一個敢對皇帝求婚說「不」的女人,看完她的拒絕信,是個男的心都會碎
如果沒有狗,歷史將會怎樣
說真的,歷史書里的名人,你們為什麼這麼像?
歷史奇人自稱,別人就算把唾沫吐臉上,自己會微笑著,讓唾沫自己風乾!
歷史上的甄嬛和華妃是否確有其人?他們的原型又是誰?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導演智商不在線?不看不知道,歷史上奇葩搞笑的電影穿幫鏡頭!
這三個改變歷史的公主,如果沒有他們,或許大漢不能滅亡!
秦始皇給一城市改名,歷史都說是為了打壓此地,其實還真是誤會了
那些插畫師不曾說的黑歷史!原來他們以前畫得和我一樣難看,太勵志了!
我們都被歷史欺騙了,諸葛亮不僅會武術,還是三國第一武將!
被影視劇洗白的三位歷史人物,她們的本來面目你可能不知道
我們的無知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是歷史錯誤不斷重演的理由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出穿,曾經被誤解一個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