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顧愷之——才絕、畫絕、痴絕
東晉末年既是一個皇室敗弱、士族爭霸,致使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又是玄學風行、朝野以清談為貴。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顧愷之,即生活在東晉這個風流輩出的時代。
史傳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
先說「才絕」。顧愷之所著的《啟蒙記》三卷等已失傳,我們只能從若干故事中些許領略到他的文采。
人們問他會稽山水的狀貌。他回答道,「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雲興霞蔚。」寥寥幾句,將江南的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他的《神情詩》「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寒松。」貼切地繪出了四季的典型風光。
次說畫絕。東晉興寧二年(364年),南京瓦官寺初建,寺內和尚請朝官捐款,卻沒有超過十萬的。而顧愷之卻在緣簿上寫了百萬,許多人認為他是說大話。
顧愷之對和尚說:請你們在新建的廟裡預備一面牆壁,供我畫壁畫。遂關門一月來作「維摩詰像」。將要點晴的時候,他對和尚說:「第一日觀者,請施十萬;第二日可五萬;第三日,可任例責施。」施者一睹為快蜂擁而至,竟很快施錢百萬。
由此可見東晉的藝術氛圍相當濃厚,顧愷之深諳大眾的消費心理,早早開創了眾籌的先河。
▲維摩詰像
再說「痴絕」。顧愷之曾將一箱珍愛的畫作封存好後,寄放在桓玄處。桓玄私自開箱把畫作全部竊取後,並原樣封存箱子。待顧愷之索還畫作時,拿到一個空箱子,桓玄稱自己從未打開箱子,顧愷之相信桓言,並解釋說:「妙畫有靈,變化而去,猶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太妙了!」這種常人不知之智為「痴」。顧愷之深得此智慧,其畫神逸,其人通達。
顧愷之繪畫理論的中心組成部分有:傳神寫照、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
傳神寫照,即畫出人物的性格和內在。
以形寫神,形即外觀,神是精神,在外觀畫好的前提下,更要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氣質,說白了就是會相面。
遷想妙得,即把主觀情思「遷入」客觀對象之中,取得藝術感受,通過藝術家的情感活動,審美觀照,使客觀之神融合為「傳神」的、完美的藝術形象。
▲《洛神賦圖》
顧愷之的繪畫真跡今已無存。其繪畫散見於隋唐或宋人的摹本,以《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最為珍貴。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洛神賦圖》是一幅題材非常吸引人的作品,顧愷之用高超的繪畫才藝,不僅展現出文學作品所蘊含的真摯的情感,更是巧妙地把詩人的幻想在造型藝術上加以形象化。
▲《洛神賦圖》片段 在鼓聲中,洛神衣帶飄逸凌波而來,動態委婉從容
▲《洛神賦圖》片段 曹植看見洛神後兩眼發直,身邊三個跟班的神態性格各異,中間那個小鬍子眼神犀利,彷彿在說:老大真有品味喲
▲《洛神賦圖》片段 洛神遠去後,曹植眼神中充滿落寞和懊惱,好像在說:就這麼走了,連個微信號都來不及加嗎?
▲【女史箴圖】非常美的漢服古畫


※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伯遠帖》|軍誼詩書畫院
※她的長處就是沒把自己當頭蒜
※東晉琅琊王氏:造反兩次連皇帝都不敢管,堪稱史上最強悍的世家!
※一對堂兄弟扶持一新王朝,後分道揚鑣,堂弟創造了歷史豪族
TAG:東晉 |
※東晉風云:王敦之變
※【魏晉風流人物】東晉最文藝的政治家,外號七仔,迷之自信
※鮮卑族的他:殺東晉柱石之臣,卻又為東晉王朝持節而死
※宋篡東晉和魏並北方
※東晉風云:變生肘腋徐龕之亂
※【讀史札記】看東晉大畫家「痴絕」顧愷之如何撩妹
※東晉世族之王氏
※司馬懿的報應么?西晉、東晉都滅亡在弱智皇帝手中
※東晉風云:王敦之變(完結)
※東晉風云:靳准之亂
※東晉的墓誌
※東晉風云:劉琨之死(終)
※為何晉朝分西晉、東晉,而宋朝卻稱北宋、南宋?
※龜縮江左的東晉王朝為何會贏得淝水之戰的勝利(一):謝安出東山
※木海說之東晉,五五開之東晉大亂斗,戰神崛起之韓信、劉裕
※西晉、東晉皇帝世系圖,西晉末帝和東晉開國之君是何關係?
※稱帝進行曲之東晉篇:為什麼東晉皇帝開始否定先祖,抑魏尊蜀?
※東晉四大家族之琅琊王氏(三)-書聖王羲之
※東羅馬與東晉:毫不相關,而又彼此相似的帝國
※東晉風云:琅邪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