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敦刻爾克」不為人知的真相:英國佬,原來這麼卑劣····

「敦刻爾克」不為人知的真相:英國佬,原來這麼卑劣····




電影

《敦刻爾克》

即將上映,話說,能將一次戰爭史上的大潰敗,拍成英雄主義、史詩般大撤退的,歐美人最擅長干這事,可咱中國人不受忽悠。

 


今天,最愛君就要來捅一捅

「簍子」

:揭露一段作為豬隊友的英國人,在

敦刻爾克大撤退

的過程中,是如何坑害「盟軍」、給法國人捅刀子的

「黑歷史」


 


話說,1940年5月10日,蓄謀已久的納粹德國開始發動

閃擊戰

,在隨後短短十多天里,德國人接連攻克比利時、荷蘭等國,還將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四國共近40萬聯軍,逼進靠近英吉利海峽的敦刻爾克港口地區,企圖將四國聯軍一舉殲滅。

 



1

共同奮戰?英軍

偷偷開溜


 



德國閃電戰發動24天後,

1940

年6月4日,在為時9天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完成後,擔任最後掩護任務的4萬法軍陣地,最終被德軍一一突破,在意識到已經完成掩護三十多萬聯軍撤退的歷史任務後,堅守到最後、戰鬥至最後時刻的法軍第68師師長

博弗雷將軍

(1887-1972)

,在敦刻爾克市政廳內,無奈向德軍投降。


 


受降儀式中,敦刻爾克包圍戰的征服者、德國陸軍中將

克蘭茨

問了個問題:


 


「英國人跑哪去了?怎麼堅持到最後的,都是你們法國人?」


 


博弗雷將軍淡淡回答了一句:


 


「不在這兒,他們在英國。」

 


是的,為了掩護33萬聯軍撤退,4萬法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選擇了自我犧牲:日後,他們中的許多人,將在德國的戰俘營中被虐待、疾病和飢餓折磨致死。


 




電影之外的真相是:起初,英國人試圖偷偷先行開溜。


 


讓我們回到德國陸軍中將克蘭茨的那個問題上來,翻開二戰的史料,我們可以發現,在從

1940

年5月26日-6月4日

共為時9天的

敦刻爾克大撤退

中,根據英國海軍部的記錄,共有

338226名

聯軍官兵得以通過海路,撤退到大英帝國。

 


在338226名撤退聯軍中,

英軍

總數為

186581人

,佔比為55.16%;如果加上在5月26日前,英國人瞞著法國人和其他聯軍部隊,偷偷先行撤回英國的部隊,則英軍的實際撤退人數為

224686人


 


簡單來說,就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聯軍,英國人占絕大多數,而留下來掩護聯軍後退、等死、被俘虜的4萬抗擊部隊,幾乎全是法國人。


 


英國人的做法邏輯是:


 


哥們,不好意思,我有事先撤了,你再堅持一會,幫我頂一頂德國人,我走先!


 


哦,電影上的光輝形象,傳說中的偉大盟友,原來是這樣的。

 



2

電影之外的真相:我有事先撤了!


 



起初,就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前,

40萬英國遠征軍

橫渡英吉利海峽,渡海和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聯軍一起狙擊納粹德國,然而英國人很快發現,短短十幾天間,德軍就以霹靂般的閃電戰橫掃千軍,打得比利時、荷蘭、法國、英國等國的軍隊屁滾尿流。


 


眼看形勢不對,為了避免大英帝國最後的陸軍精銳被德軍圍殲,就在

希特勒

發起西線戰役十天後,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陸軍上將:

約翰·戈特

勛爵,偷偷瞞著跟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的法國人和比利時、荷蘭軍隊,下令英軍偷偷後撤到敦刻爾克的海邊等待後撤。


 


5月20日,戈特上將先下命令,將

27000多名

英軍的非戰鬥人員,偷偷通過敦刻爾克的海港,撤退回了英國。


 


英國人,把這場起初偷偷瞞著其他聯軍的撤退計劃,隨意地命名為:

「發電機」計劃

,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大名鼎鼎的:

敦刻爾克大撤退


 




劇照:為了保存實力,英軍試圖拋棄「盟軍」、自行開溜。


 


5月26日,已經決意後撤開溜的英軍

戈特

上將,終於接到了英國陸軍大臣

艾登

發來的授權電報:

「在此等情況下,你唯一能選擇的途徑,就是邊戰鬥邊往西面撤退,格拉芙林以東的所有海灘和港口,將用來作上船之用。」


 


在電報中,英國陸軍大臣艾登還特別囑咐了英軍統帥戈特上將:


 


「顯而易見的是,你千萬不可和法軍以及比利時部隊,討論此一軍事行動

(指發電機計劃)

之可能性。」


 


儘管在戰爭爆發後接連潰敗,士氣也低落,可畢竟是戰鬥在自己的國土上,在前線,法國剩下的十多萬陸軍部隊仍然在拚死抵抗。


 


5月21日,從馬奇諾火速趕往前線,擔任法軍新指揮的法軍總司令

貝森

將軍,就奮勇地鼓勵部下說:

「不再存在撤退或者僅僅防禦的問題,我們必須進攻、進攻、再進攻!」


 


可5月23日,英軍部隊偷偷撤出了位處阿拉斯的前線陣地,這使得熱血沸騰的貝森開始發覺形勢不妙,可法軍仍然不願意相信,英國人會在這個千鈞一髮的時候,拋棄他們而去。


 


可事實確實如此:前一秒還信誓旦旦聲稱要跟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一起,誓死抗擊德軍的英國人,眼下里,已經從敦刻爾克偷偷開始撤退了。


 




大撤退,在英軍的秘密中開始。


 


就在英國人開始正式執行

「發電機」計劃

(敦刻爾克大撤退)

後的第二天,

1940

年5月27日,派駐倫敦的法國海軍代表團團長

奧當達爾

中將等人,在前往跟英國海軍了解情況時,才目瞪口呆地獲悉,英國人已經不是在考慮「撤退」問題,而是已經在撤退了:


 


5月21日:英軍先是偷偷撤回了

27000人

回到英國;


5月26日:英軍又偷偷撤退了

3373人

的部隊回國;


5月27日:英國人又瞞著其他「盟軍」,偷偷從敦刻爾克海港,撤退了

13948名

士兵回國。


 


5萬人的英軍部隊,已經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盟軍」還在懵逼、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偷偷撤退、返回英國了。

 



3

英軍:一起撤退?好吧!


 



大事不妙。


 


5月28日,奧當達爾馬上緊急乘坐飛機返回法國,向法軍負責人當面彙報英國佬背信棄義、偷偷撤退的致命事實。


 


而這,就是所謂英國與法國、荷蘭、比利時等盟國

「榮

與共、同舟共濟」

、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真實歷史的開端。


 


眼見自己偷偷開溜已經是「紙包不住火」,英國人只好無奈地對法國、荷蘭、比利時「盟軍」說:好吧,那我們就一起撤吧!


 




敦刻爾克大撤退戰役圖。


 


在後世一本正經的

辯護

和好萊塢的

電影

中,英勇無畏的大英帝國海軍,以決絕、勇猛的自我犧牲精神,拯救了大英帝國陸軍,以及法國、荷蘭、比利時的最後陸戰精銳,

可歷史殘酷的真相是:


 


英國人一開始,只是想自己偷偷開溜,只是迫於無奈被發現後,為避免被罵背信棄義,才迫於壓力、硬著頭皮,帶著其他「盟軍」一起實施了大逃亡。


 


對此當時的英國遠征軍第2軍軍長

布魯克

就直觀地說,在當時的殘酷事實是,英軍自己都自顧不暇,他估計後撤軍隊人數有限,不要說幫忙撤退其他「盟軍」,

「假如能拯救四分之一的英國遠征軍,那我們就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


 


試圖偷偷保存實力、航運能力有限、擔心自己後撤引起混亂

,這才是為什麼英國人從一開始,並不打算告訴其他「盟軍」,而是自己偷偷先行開溜的根本原因。

 



4

大英帝國:法國人,你們挺住 !


 



但是歷史展現了它的神奇之處。


 


由於

希特勒

誤判軍情,命令裝甲部隊停止進攻;加上

1940

年5月26日-6月4日共9天時間,敦刻爾克一帶經常大霧瀰漫,致使德國空軍經常無法實施準確空襲;以及英國空軍頑強掩護等原因——因此,在英國海軍廣泛徵集軍艦、民船一起進行大救援的背景下,33萬盟軍部隊,竟然神奇般的得以在短短的9天時間內,渡過英吉利海峽,從而躲過了德軍後來發起的毀滅性圍殲。


 


在這場英軍密稱為「發電機」計劃,後世稱為「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行動中,起初,英國人卑劣地試圖偷偷開溜,然而在撤退的中後半程,英國人終於英勇地參與到了挽救其他盟軍部隊的戰鬥中。


 


據統計,英國皇家海軍在參與「發電機」行動的848艘大小船隻中,共有

240艘

軍艦和船隻被德軍炸毀或是因故沉沒,另有

45艘

艦船遭受重創;而在為時共9天的掩護大撤退的空戰中,英軍共損失了

177架

飛機,另有

100多位

飛行員英勇戰亡。


 




盟軍部隊,在敦刻爾克的搶渡中,奮勇抗擊德軍的轟炸。


 


最愛君無意掩飾英國人起初的卑劣,但也衷心欽佩英國人,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後半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無畏和戰鬥精神。


 


在人員傷亡方面,在為時9天的大撤退中,約有

3500名

英軍在海上的撤退過程中和海灘上陣亡;另外,共有

224686名

英軍撤退回到英國。


 


是的,在英軍看來,這大部分是英國人的船;撤退,當然是英國人優先。


 


與此相對,則是只有約9萬名法軍,和3萬多名比利時、荷蘭「盟軍」得以撤退回到英國,在他們身後,則是4萬法軍為了掩護盟軍撤退,與德國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最終法軍在英勇抗擊、陣亡6000多人後,剩餘的軍士全部戰敗被俘,他們,此後在德國的戰俘營中備受折磨,很多法軍士兵最終痛苦死去。

 



5

法軍:難以逃脫的死亡宿命


 



1940

年6月4日,天快亮前,就在德軍即將發起總攻之前,法軍第32師師長

呂卡

少將和他的參謀人員,準備搭乘英國陸軍的「鴿子」號快艇離開,就在這時,敦刻爾克的堤岸和棧橋上,仍然聚集著無數等待撤退的法軍,但他們,已經無法撤退了。


 


美國歷史學家

沃爾特·洛德

,記載了這生死訣別的最後一幕:


 


「當呂卡將軍準備離去時,一千名法國士兵在4英尺深(約1.2米)的水裡立正。很明顯,他們將被丟下來——不再有逃離的機會——然而沒有一個人離隊。他們依然站著不動,火焰的亮光,在他們的頭盔上照耀著。呂卡和他的參謀人員走到碼頭邊上,轉過身來,咔擦一聲立正,向士兵們敬以最後的軍禮。」


 


第107號魚雷艇,則是最後一批撤離敦刻爾克的船隻之一。


 


天亮前,107號魚雷艇的艇長

卡梅倫

上尉,沿著海岸對港口做了最後一次巡查,當他望著在東邊的堤壩上,仍然在靜靜地、無望地等待著的、一大片法國部隊時,卡梅倫不禁黯然神傷,他後來回憶道:


 


「整個情景,充滿了完結和死亡的感覺;一場大悲劇,宣告落幕了。」


 




劇照:來不及撤退的法軍士兵們,等待他們的,將是殘酷的命運。


 


僥倖能夠跟隨英國人撤退的9萬法軍,在精疲力盡、飢腸轆轆抵達英國後,由於擔心這些法軍嘩變,英國人很快就將他們全部繳械,並用火車運往

索爾茲伯里

附近的

泰德沃斯

軍營集中。


 


這些僥倖撤退的法軍,除了大約

2000人

由於傷病等原因滯留英國外,其他

8萬多人

在短短几天后,又被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和普利茅斯送回法國繼續參加戰鬥。此後,他們在德國人的坦克碾壓和迅猛攻擊下,

幾乎全部戰敗被殺或被俘


 


命運跟他們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儘管法軍以為,他們幸運地從敦刻爾克成功逃亡,然而死亡和被俘的厄運,最終還是籠罩了他們。


 


敦刻爾克大撤退結束後的第14天,

1940

年6月22日,法國最終戰敗投降:體面一點、對外的說法是,德法兩國,簽訂了一個「停戰協定」。

 



6

殘酷的真相:幸運的結局


 



另一方面,經歷九死一生、潰敗逃亡回到英國本土的英軍士兵,則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英國的報紙幾乎一邊倒地稱讚英軍在「發電機」行動中,所展現出的戰鬥技能和勇氣,在當時,英國全國都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情,以致於英國民眾感覺自己的國家和軍隊,好像剛剛打了一個大勝仗回來。


 


對此,後來名揚天下的

蒙哥馬利

將軍在回憶錄里寫道:


 


「在英格蘭,真正的麻煩在於,人民還不理解已發生事件的全部意義,以及今後還可能發生什麼。英國遠征軍從敦刻爾克逃生這個事實,還被許多人認為是英軍的偉大勝利。我記得許多人和我一樣,看到一些英國軍人衣袖上綉著彩色的花紋,標著『敦刻爾克』的字樣,在倫敦和其他地方逛來逛去,(我)感到十分厭惡。他們自以為是英雄。公眾們也這樣認為,他們不了解英軍在敦刻爾克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劇照:英軍將一場大潰敗,渲染成了一次英雄式的「凱旋」。


 


丘吉爾

對此也保持著警惕,此後他一直拒絕向撤回的英軍頒發獎章,在此後面向議會的發言中,丘吉爾警告說:

「我們必須非常慎重,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


 


是的,假若後來沒有蘇聯和美國的參戰,僅僅依靠英國人,二戰的歷史,或許將是更殘酷的結局。


 


幸運的是,盟軍和我們,最終還是勝利了。


 


而敦刻爾克,則在後世的渲染中,被描繪成了一場史詩般的大撤退和大勝利。


 


當觀眾還沉浸在電影中的場景時,做夢的人,是不是,

該醒醒了?






參考文獻:




常子儀:《奇蹟般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劉恆:《二戰目擊者:敦刻爾克大撤退》;哈爾濱出版社2013年版




—END—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最愛歷史


回復關鍵詞「

最愛粉

」免

費領

101本

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凡人曾國藩:愛看美女、中午思淫、好睡懶覺
牛郎織女,這對情侶為何紅遍東亞文化圈?
中國宿命論:「從西向東、從北向南」為何屢屢應驗?
蘇東坡:一時的朋友很多,一世的朋友極少
雍正:康熙隔代指定儲君的受益者?

TAG:最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特么是英語?剛來英國的你,真的聽得懂英國人說啥么?
英國穆斯林不吃豬肉的真相,原來我們都是文盲
俄羅斯這次真的栽了?普京:英國真的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國家!
英國人去「倫敦」還要辦護照,這是真的嗎?
看英國女王斗查爾斯,就會知道不是所有的媽都愛孩子!
英國女王優雅的秘密在這裡,原來她有法寶?
以色列不愧是美國「親生」的,英國就沒有這麼好命!
愛爾蘭和英國只有一水之隔,為什麼愛爾蘭人那麼討厭英國人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被稱為「難搞的女人」,卻對中國情有獨鍾
在英國,怎樣恰當地稱呼不同膚色人群?
美國人的笑神秘英國人的笑神聖,韓國人的笑神奇日本人的笑神了,原來地球人的笑不一樣
《敦刻爾克》:英國人的二戰史,就是一部坑隊友的歷史
英國人為凱特王妃的孕肚吵翻了,各有證據互不相讓
英國屌絲英雄犯下悔恨終身的大錯,希特勒卻說:這是上天的眷顧!
至今成謎,希特勒為何在敦刻爾克放走英國人?帝國之鷹後悔沒有動手
倫敦塔的渡鴉可以維護國家穩定?這些你不知道的英國王室迷信
她是人人懷念的黛安娜王妃,英國的絕望主婦,凱特一直在向她致敬
英國里的諺語,你知道他的含義嗎?
英國肯德基紛紛歇業,這次竟然是德國人惹得禍……
黃琳茜×英國倫敦:如果你厭倦了倫敦,那你就厭倦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