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父母隔輩帶娃能導致抑鬱症?

父母隔輩帶娃能導致抑鬱症?

受訪專家:張東(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測查室副主任醫師)

本報記者 楚超

實習記者 夏淼

隔輩帶娃好處多

天倫之樂,多少老人夢寐以求。但是近日,一條標題為《幫獨生女兒三年帶倆娃,老媽累出抑鬱症》的新聞把大眾的視線聚焦到帶娃對老人的消極影響上。無獨有偶,《為什麼你媽媽能在紐西蘭看魯冰花,而我只能在廚房看西藍花》的婆媳對話截圖也躥紅網路。在這些對話中,老人出個門還要向兒媳請假的細節,難免讓人唏噓。

新聞展現了帶娃老人的辛苦,那麼,帶娃究竟是不是導致老人患抑鬱症的元兇呢?記者在採訪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測查室副主任醫師張東時了解到,導致老年人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器質性病變、生理疾病、長期的慢性病、家庭不和睦等都可能導致抑鬱症。帶孩子本身並不會導致抑鬱症,帶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其他問題,才是導致抑鬱症的原因。然而,帶娃對老人也是有不少好處的。

安享天倫之樂

步入老年,子女組建了小家庭,自己的職業生涯也畫上了句號。突然多出來很多時間,子女又不能常伴身邊,老人備感落寞。這時,若家庭里有新生命誕生,這份血脈得以綿延的喜悅和新生力量的充盈,會給老人帶來極大的喜悅。老人幫子女帶娃,在幫子女減輕負擔的同時,也享受了天倫之樂。

父母隔輩帶娃能導致抑鬱症?

有利於社會進步

張東醫生說,從經濟學上講,老人的體力不適合去獲取生產資料,而年輕人獲取生產資料相對容易。老人來帶孩子,年輕人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獲取生產資料。這樣實際上解放了先進勞動力,也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了更大的價值。目前在中國乃至亞洲,這都是很普遍的做法。

有些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會讓保姆帶娃,但是一個家庭接納一個陌生人和接納一個自家老人的社會成本是不同的,這裡的成本不只是經濟成本,還有心理成本。社會上的一些惡性事件,讓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一點。

帶娃老人尤需注意這三點

現在的家庭結構多數是「4+2+1」,即四個老人、兩個年輕人、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掌上明珠,老人們帶孩子都比較謹慎。張東醫生提出了三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量力而行,安全最重要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處於較低水平,而小孩子的精力卻非常旺盛。尤其現在人們的生育年齡不斷推後,一些高齡老人帶娃更是力不從心。在隔輩帶娃的過程中,老人要特別注意自身和孩子的安全。

要學會說「不」

其實在說「不」之前,往往已經積累了壓抑情緒。當壓抑持續時間較長時,極易引發情緒問題。一些父母文化水平較低,而子女的文化水平比較高,這些父母在子女面前難免會有自卑情緒,他們不敢拒絕子女的要求,有時甚至要看子女的眼色行事。在面對子女的要求時,父母首先要考慮自己能否承受,不要一味地遷就子女。當自己感覺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也要及時與子女溝通。

溺愛其實沒那麼可怕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對自己子女要求嚴格的父母,在面對孫輩兒時卻變得格外寬容,甚至溺愛。有些年輕父母擔心孩子被老人慣壞。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老人只是短暫地帶一段時間,孩子除老人外還會接觸其他人。張東醫生說,一些「在爸爸媽媽面前很乖,在爺爺奶奶面前不聽話」的孩子實際上是很聰明的。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現,是一種社會角色的轉變,也是孩子社會化的標誌。

對症安撫老人情緒問題

李阿姨是山東人,女兒懷孕了。儘管她在武漢住不慣,又要離開老伴,但還是答應幫女兒帶娃。李阿姨又管娃又忙家務,每天累得直不起腰。她最怕孩子生病,女兒女婿埋怨,她還經常會為養育問題跟女婿起爭執。這樣的遭遇想必很多老人都深有體會。其實,對於一些帶娃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對症下藥。

問題1 難以適應陌生城市的生活

中國城鄉之間、城市之間發展差異巨大的現狀,讓很多老人成了「老漂族」。他們背井離鄉幫子女帶娃,面對陌生的一切,身邊沒有熟悉的朋友,甚至與老伴兒兩地分居。他們的內心苦悶、失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找不到能夠說說心裡話的人。想離開,卻又不能撒手不管。張東醫生說,中國的傳統社會是熟人社會,老人更加重視與熟人之間的關係,陌生的環境很容易讓老人產生不適感。

對策:鼓勵老人與同齡人多交流

張東醫生說,老人與子女接觸的過程中,只是進行行為的互動,缺乏信息的交流,老年人的內心容易產生孤單感。在與同齡人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減輕這種孤獨感,當老人在帶孩子過程中出現一些情緒問題時,還能有一個宣洩的渠道。

問題2 與子女教養觀衝突

現在的子女受教育水平普遍高於老人,多崇尚科學的育兒觀,卻缺乏育兒的經驗。而有些老人比較固執,信奉經驗,認為自己的方法是經過實踐的。所以新父母和老人常常會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產生分歧。

對策:虛心向對方學習

個體間存在差異,沒有一種教育方法是完美的,書本上的方法也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子女應尊重老人,虛心向老人學習。時代在改變,老人應適當地放棄一些落後的生活方式、育兒觀念,來適應現代化的生活環境。若一味固守老一代的方法,可能會使孩子與其他孩子產生差異。把先進的理念與自身經驗相結合,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問題3 狹小的空間成矛盾催化劑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我國流動老人將近1800 萬,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老人佔了一半。據張東醫生介紹,回龍觀醫院家屬院里就有很多隨子女北漂的老人,他們離開老家好幾層的小洋樓,來到北京幫子女帶娃,祖孫三代蝸居在一個小房子里。狹小的空間、共同生活的不便、兩代人生活習慣的差異,很容易引發老人的不良情緒。但老人不適應陌生城市的生活環境,又缺乏自己的圈子,只能待在家裡。

對策:分擔家務,幫助老人「走出去」

解決住房問題比較困難。子女下班回家後,應主動帶孩子和承擔家務,給父母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走出家門,有自己的空間。我們報社的一位同事就會給幫自己帶孩子的公婆報名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或者請他們去看話劇等。這樣不僅能給老人一些獨立的空間,也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

記者手記

養兒方知父母恩,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大,到了晚年又要幫子女帶孩子。他們捨棄了自己的社會活動,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只為幫子女減輕負擔。年輕人在面對父母時,要多一分感恩,少一分挑剔;多一些溝通,少一些固執;多一些承擔,少一些推卸。不要讓本該安度晚年的老人,代替你負重前行。如果不得已,那請務必對他們好一點,再好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三招識出漂白藕
孩子得了隱睾怎麼辦?
不宜飯後立刻做的事
用對橄欖油日常養護事半功倍
膽囊息肉伴有結石時癌變率高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