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息肉切除後要定期複查

胃息肉切除後要定期複查

有些患者在做胃鏡檢查時,會偶然發現胃裡長了息肉。這些息肉有大有小,有蒂無蒂,光滑或不光滑,有似乳頭狀,有似分葉狀,可謂形態各異。這些息肉究竟應該怎樣來處理,需不需要開刀手術,怎樣才能徹底治療呢?

胃息肉切除後要定期複查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變,早期多無癥狀。出現癥狀時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不適,少數可出現噁心、嘔吐、胃酸、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腹瀉。息肉又被稱為癌前病變,有很高的癌變率。病理上將胃息肉分為兩類:

增生性或再生性息肉:此型息肉占胃息肉的75% ~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樣物,並非真正的腫瘤。一般直徑小於1.5cm,呈圓形或橄欖形,有蒂或無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爛。少數增生性息肉可發生異型增生或腺瘤性變而產生惡變,但其癌變率一般不超過1%~2%。

腺瘤性息肉:系來源於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腫瘤,占胃息肉的10%~25%。其一般體積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本型息肉癌變率高,可達30%~58.3%,尤其瘤體直徑大於2cm、絨毛狀腺瘤、異型增生Ⅲ度者惡變率更高。

增生性息肉為非腫瘤性息肉,因為不會發生惡性病變,需要內科對症處理,效果較好。腺瘤性息肉癌變率可達30%~58.3%,活組織病理檢查確診即應手術治療,即越早發現,就應越早切除。最為簡單有效、創傷小的治療方法就是內鏡下切除,目前較為常用的有高頻電凝切除法和氬離子凝固術。

那麼,息肉切除後就可一勞永逸嗎?顯然不是。一般來說,息肉跟個人體質及生活習慣有一定的相關性,一旦發現息肉,切除後在一定時間內的複發率還是很高的。因此,已經發現有胃息肉的患者,最好能在一年或兩年內複查一次胃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國醫大師張燦玾教你呼吸吐納,用「嘴上功夫」助長壽!
吸煙影響藥效十類藥物「中槍」
賁門息肉大多是胃食管黏膜增生
想減肥?先看看你屬於那種類型,對症下藥才有效!
京城醋滷麵解膩又開胃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