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化解「秋燥」有三防

化解「秋燥」有三防

白露過後,多旱少雨,此時主氣為燥,燥邪當令。在乾燥的氣候環境中,人體易由此產生諸多津虧液少的「乾燥症」,如便秘、感冒燥咳、情志抑鬱等,這些病症極易導致心腦血管病複發。心腦血管病患者尤宜重視防「秋燥」。

化解「秋燥」有三防

防便秘:

用力排便有突發心腦血管病的風險。秋季天氣乾燥宜多飲水,食物應增加纖維素含量較多的蔬菜和水果,適當攝取粗糙而多渣的粗糧。富含油脂類的食物也有利於本病的預防和治療。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固定時間排便。

防感冒燥咳:

秋季寒暖反覆無常,使人防不勝防,且「燥邪」易於犯肺,因此秋季是感冒咳嗽的多發季節。心腦血管病患者若感冒,很容易引發原有疾病。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不宜「春捂秋凍」,應及時在氣溫下降時增添保暖衣物。此外,用兩手中指或食指點按迎香穴有助於保持鼻腔濕潤,可預防感冒。注意控制飲食,吃得清淡些。

防情志抑鬱:

秋季極易導致心情抑鬱。人的精神狀態時刻影響著心腦血管的功能,情志不暢易引起臟腑失調,氣血阻滯,正氣相對減弱而發病。在生活中要保持情緒穩定,注意勞逸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養生葯飲助減肥
煮菜粥先調味再放菜
急性蕁麻疹:及時處理短期可痊癒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