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難道無計可施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話說,2005年在杭州舉行的互聯網業界盛會「西湖論劍」上,有一個網路遊戲的分享環節,幾位企業大佬在台上坐定,台下突然站起一位中年婦女,指著網易創始人丁磊說:「我要殺了你!」丁磊大驚失色,問道:「為什麼要殺了我呢?」中年婦女說:「我的兒子玩你的遊戲沉迷其中,我說他兩句,他居然離家出走了!」「你兒子玩的是什麼遊戲呢?」「他玩的是『傳奇』。」丁磊鬆了口氣,說:「你別殺我,那不是我的遊戲,那是盛大陳天橋的遊戲,要殺你去殺他好了。」從2005年到現在,從電腦遊戲到手機遊戲,遊戲成癮的問題也從社會問題細化為健康問題。

寶寶迷上「賓果消消消」玩具對他毫無吸引力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遊戲成癮的問題,困擾的不僅是大孩子,還有小寶寶。地鐵上,一位小寶寶的母親無奈地對記者說:「坐地鐵,周圍黑咕隆咚,大家只能拿手機解悶兒了。現在『賓果消消消』正火,裡邊方的、圓的、心形的,各種五顏六色的小圖案特別吸引小寶寶,一動還有聲兒,小傢伙樂此不疲。現在寶寶還小,才8個月,還不會玩,只是看。我們當家長的當然知道這玩意兒毀眼睛啊,但只要你把手機拿過來,孩子就哭鬧。拿玩具哄根本不管用,他對玩具已經沒有興趣了,他就愛跟你搶手機。唉,這個閘一開就不好收住嘍!怎麼辦呢?」

5歲兒子遊戲成癮「爸權主義」管理適得其反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不光是8個月的小寶寶,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對手機遊戲的依賴程度更是明顯高於玩具。北京市民徐先生和妻子都屬於知識分子,都在事業單位工作,他們有個5歲的兒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令人羨慕。「我定了個家規,兒子5歲以前我是不讓他碰手機的。我比較嚴厲,教育方法有時候比較傳統,所以孩子怕我。我媳婦也說我是『爸權主義』。孩子只要一摸我和我媳婦的手機,我就下意識地瞪他、吼他。後來用不著瞪他、吼他,只要他一玩我手機,我一咂摸牙花子,他就乖乖地放下了,而且一天都不再碰。

「我也想過其他辦法,『知子莫如父』嘛,他最喜歡汽車,上幼兒園畫畫喜歡畫汽車,玩具裡邊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汽車,平時我開車的時候他也問這問那。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我有空就開車帶他出去,走在路上我就引導他觀察周圍各種各樣的車,帶他去汽車博物館和老爺車博物館,把發動機蓋子打開,給他講一些比較簡單的機械常識,他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後來有一次,我們夫妻倆都有事,就把他送到他姥姥家住了一個禮拜,他跟鄰居家小孩學會玩手機遊戲了,而且還學會怎麼下載了。回到家之後,這小子就學會了察言觀色、陽奉陰違,我罵他,他跟我賠笑臉兒,老老實實把手機放了回去。

我為了他,手機里從來不裝遊戲。有一次他說他肚子不舒服,想上廁所,捂著肚子跑進廁所,而且還把門鎖上了。等了半天,我發現我手機找不著了,拿鑰匙把廁所門打開,好么,這小子坐馬桶上拿我手機玩遊戲呢!

「後來我就想,變堵為疏,給他限時間,每天10分鐘。但是執行得也不好,而且玩具他也不怎麼『翻牌子』了。光有制度,沒有處罰條例還是不行。我的高壓政策對他不管用,得想別的轍。」

為了打死「日本軍官」兒子毀了新買的筆記本

大概在2012年年初上線的一款名為「抗日血戰上海灘」的遊戲,兼具了射擊和角色扮演兩種性質,只有在最後一關擊斃那個最高級的日本軍官,整個遊戲才能完全通關,否則就得重頭再來。

一位阿姨說:「那時候我兒子正在上大學,他就迷上了這個遊戲,每一關都吊他的胃口,一關通不過就得重頭再來;最後一關通不過,整個遊戲好像就得從第一關開始再來。後來為了他學習的需要,給他買了個筆記本。

這筆記本一買,他玩遊戲就更方便了,把台式機里的卸載了,在筆記本里裝了一個。夜裡把電源線拔掉,用電池,趴在床上玩。有時候我們兩口子起夜,從他那屋的門縫能看見裡邊有光,那肯定是在玩電腦呢。

「我也觀察過,因為最後一關要打死那個鬼子官兒的時候,要在這一關的界面剛出來那一剎那就瞄準好,如果找不準位置,失去機會就全完了。他聽他同學說,可以事先拿記號筆什麼的在屏幕上做記號,每到這一關界面打開,滑鼠瞬間移動到那個記號上開槍,就能贏。

我們家沒有記號筆,碳素筆也畫不上。我們家寶貝兒子好幾次通不過,一氣之下,從縫紉機抽屜里找來錐子,想在屏幕上輕輕刻個小點兒,沒成想,把屏幕毀了。當時我特生氣,兩天沒理他。」

「將計就計」巧迂迴讓孩子不再痴迷網遊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這樣做才對!

家庭教育達人劉稱蓮曾講過這樣兩個故事:有一位女士的兒子眼看要中考了,他卻放不下他的遊戲,因為他在自己玩遊戲的那個群體里級別非常高,粉絲一大堆,而且遍布全國各地。但是,他既想把學習搞好,又想玩遊戲,為此他總是很煩。

這位媽媽很智慧,她看到兒子那樣,沒有去指責他,而是用幽默的方式跟他一起分析內心。媽媽好像是在開玩笑說:「兒子,我能感覺到你內心有多個小人在打架,對嗎?」兒子問:「什麼意思?」媽媽說:「有一個要學習的人跟你說,你要好好學習呀,要不然就考不上好高中了;還有一個想玩電腦的小人在說,你可以玩電腦啊,玩電腦比學習快樂;還有一個喜歡打球的小人跟你說,去跟同學們打籃球吧,打籃球可以給你好身體……」

結果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兒子就激動得給了媽媽一拳頭,說:「你怎麼那麼了解我啊?真的就是這樣,好矛盾啊!」媽媽說道:「我知道你現在內心就好比一個多角色的舞會在召開一樣,讓你不勝其煩。不過你是這些小人的領導,要怎麼做是你說了算的哦。」孩子點頭的時候,媽媽又進一步引導:「我知道你非常希望自己學習好,我也知道你很想玩遊戲,畢竟你有那麼高的成就了。那我們看看該如何協調一下時間呢?」

於是孩子邀請媽媽監督他,當他玩得收不住的時候,就去提醒一下他。她用這樣的辦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個故事是:曾有一檔電視節目里講,一位父親因為兒子遊戲成癮,對兒子大打出手之後,兒子離家出走。父親通過反思覺得,來硬的不行,於是就改變了策略,開始主動給孩子去網吧的錢,跟孩子約定時間,要求兒子上網幾個小時以後就要回家。

當兒子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回家的時候,父親沒有像以前那樣發火,而是給孩子送飯到網吧。父母給了兒子一段時間的錢、送了一段時間的飯以後,兒子上網的時間越來越短。最後兒子主動告訴父親,他再也不去打遊戲了。聽到兒子這句話的時候,父親哭了。

家長變堵為疏或許才是醫治孩子遊戲成癮的良方

中國毒理學會藥物依賴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日輝成癮和心理治療中心主任何日輝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些人稱網路遊戲為『電子鴉片』,我認為太極端了。遊戲成癮是由於孩子的自控力不強引起的。」

他給學生家長支招:「家長首先要變堵為疏,理解和接受孩子玩一會兒遊戲,釋放一下壓力,讓自己開心一下;不能堅決不讓玩,不讓碰。而且青少年從眾心理較重,如果周圍的同學、朋友都玩而自己不玩,跟周圍的人缺乏共同話題也容易受到排擠。

「其次,父母可以設置一個底線,比如一次玩多久,一天玩多久。在設置底線的時候要有技巧,要充分給孩子選擇權,不能父母說了算,強制限定時間孩子會有逆反心理。

「第三,孩子遵守承諾了,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或獎勵:『你自控力提高了,說不玩就不玩,你很牛,比別人厲害。』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利用遊戲培養了孩子的自控力和自信心。」

編輯 || 楚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痴迷遊戲,當心四大疾病上身,已經有年輕人送命!
88歲「紅牆醫生」60年不長胖不感冒,保健秘訣公開了!
自製美味營養的豆沙月餅,小長假不妨為家人露一手!
挑選紙杯,記住這4點,保准錯不了!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