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買房,是婚姻的照妖鏡

買房,是婚姻的照妖鏡

來源:秋小愚

微信號 happyxiekehui

放假,跟老陳在杭州看房子。

隨著Grace的慢慢到達學齡,我們也預備再買一套房。

因為破舊小的學區房,是住不下我們一家四口。前次我婆婆去看過,出來就說:你們還是要準備一下,省吃儉用準備再重新買一套。

我跟老陳點點頭。

一晃兩年過去,積蓄還沒見漲多少,但問題還是擺到面前了:

第一套房的貸款還沒還清,第二套房的貸款又要開啟。之前第一套房其實還是留下點積蓄的,這下是留不住了。

我每天小心翼翼地計算著自己的錢。老陳也是。

天知道,中年夫妻是沒有資格哭的。

這兩年,我跟老陳吵架最多的次數,都在看房路上。

不過經過一系列的折騰,最近快定了。

於是發現,這一路,咱倆魔鬼一樣的相處方式,簡直是婚姻的照妖鏡。

升級打怪之後,才明白,婚姻是一本寫不完的書,而每一頁,都只要用心才是。

有一句話是:

如果你覺得自己太有錢,那就去看看房子。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錢,也去看看房子。

房子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奢侈品。

去年有一段時間,壓力很大,天天晚上睡不著。

兩邊的爸媽其實都很有意願幫我們出錢,可是,我拿不下手。

對於他們來說,辛苦拼搏一輩子的錢,自己無法享受,最後一股腦兒給孩子。

成年人不拖累父母,亦是很好了。

話說回來,這些都是矯情。

我大概搜遍了58同城、貝殼找房,還有找了各式各樣的中介,以至於現在天天有人給我們推銷各色樓盤。

我媽經常問我:房子選好了嗎?是不是沒有稱心如意的。

我說:稱心如意的倒是很多,沒那麼多錢是真的。

這期間,我跟老陳吵得最凶的一次,應該是在去年。我們為了一套房子,簡直爭執不下,後來互互相刪了微信,才冷靜下來。

他連環call我好幾天,我也不想理。我有任性的被寵愛感,雖然我也知道自己可能不合適。

我跟老陳後來和解了,因為發現不和解能怎樣?又不是大問題。

但和解著,於是發現問題就迎刃而解,因為選房子,是很有婚姻智慧在其中的。

要學會傾聽對方的意見

兩個人產生導火索是很容易的,爆發也真的不難。

老陳很糾結的點是未來送孩子去學校,該走哪條路線,他是非常實用主義,對於他來說,生活便利性是第一。

我是很追求生活品質,我必須要相對寬敞的居住條件,而且硬裝和軟裝都能入眼,尤其是廚房和洗手間,是我最看中的地方。

因為我喜歡下廚,而且有泡澡習慣,如果沒有足夠空間,是非常壓抑的。

(圖片來源網路)

老陳總是怪我能不能忍一忍生活品質的事,我總糾結於送孩子上學又不是什麼大事。

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者碰撞在一起,總是爆發出各種事宜。

後來,我們各做了讓步,選擇了一個騎行20分鐘左右,方便送孩子上學,4室的一個房子。

卧室不大,但從樣板房看,浴室、廚房非常滿意。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也不要低估對方的本事

人各有長處。

我是處女座,老陳是天秤座,但是從某些方面看,老陳更加細緻。

去年底,我對一套房子非常喜歡。

老陳投出了反對票,讓我不高興了很久,他堅決不同意是因為房子的窗戶設計上,很危險,沒有扶起欄,孩子容易打開窗戶,掉下去。

我認為大致滿意的前提下,就可以了,為什麼糾結於這個小細節,況且還可以安裝兒童鎖。

(圖片來源網路)

老陳並不這麼認為。

但現在想來,他在細節把握上確實比我專業。

比如他會思考儲物間的空間是否充足、窗戶的安全係數是否足夠、消防通道設置在哪裡。

而我呢,可能更加會從感性的視覺上,進行把握。

這兩者當然不可能絕對和諧,但是可以用相對比較符合兩個人想法的,缺點沒那麼多的房子,來完成彼此的心愿。

鼓勵式買房,

比苦哈哈買房更重要

無論買什麼,我都有一種信仰:能力範圍內買最好的。

老陳不一樣,老陳是那種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將就的人。

就連我婆婆都將就不了的事,他可以將就。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兩個一直拖到現在才買房。

夫妻之間,很容易為錢吵架,如果負債纍纍,真的是心情都很不好。

壓力隨之而來的身體心理變化,千萬不要小看。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心情很差。

老陳很坦然。

他一開始不支持買房,到後來全力支持我買房,是為什麼呢?

他是用自我說服方法:房子的存在,就是為了家裡改善生活品質。既然決定買了,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

於是,咱倆心安理得,決定再加上房貸。

他的理論是:老婆,你該吃吃,該喝喝,該護膚的時候護膚,該買包的時候買包,也不用省,開開心最重要。

我哪捨得買包,作為一個品質控,但非大牌控,其實都是ok的。

但有他這句話,我好像壓力確實沒那麼大了。

這段時間,我們看房輕鬆了許多。

從互相敵對,到互相扶持,哪怕心靈上的支持,其實,也可以得到解壓。

看房,其實是婚姻中的照妖鏡。

婚姻中,我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無限放大對方的缺點,不肯好好坐下來聽對方在說什麼。

一個人的短視,多半也是被自己局限的。

回望許多事,對方未必真的錯誤,而自己未必絕對正確,然而在一次次磨合中,各執己見,顯得粗糙不已。

如果能夠打開內心的一切,像老朋友一樣,多保持耐心,或許就好很多。

留給陌生人的耐心和禮貌,其實不如也多一些給身邊人。

畢竟,走一段的是他,走一輩子的,也可能是他。

- End -

來源 | 謝可慧:專欄作家,管理學碩士,兩個孩子的媽媽。擅長親子、育兒和婚姻,公眾號:秋小愚(ID:happyxiekehui)圖片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770627494@qq.com

註: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770627494@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練瑜伽伴侶 的精彩文章:

瑜伽體式好好利用,你想要的平坦小腹,輕鬆練出來

TAG:練瑜伽伴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