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孩子考上了,離婚吧」:所有的離開,都是蓄謀已久

「孩子考上了,離婚吧」:所有的離開,都是蓄謀已久

人們常說:「知子莫若母」

但很多時候,孩子才是這個世上最了解父母的人。

再遲鈍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父母是否相愛,他們的感情是否真摯,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他們什麼都不懂,他們只是默默地接納了一切。

人生的選擇是自己決定的,假如真的一段婚姻已經走向了盡頭。

「坦白」相較於「隱瞞」來說,也許是對孩子更好的方式。

因為,孩子不該是一段婚姻「失敗」的理由和負擔。

2019年的高考已經放榜,面對榜單結果,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此之,每年高考一過,都會有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出現,那便是「高考後那些不願再忍的夫妻都扎堆離婚了……」

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的父母對離婚避而不談,一看到孩子就「休戰」,為了孩子的學業不受影響,萬事都要等到高考結束後再做決斷。

據統計表明,每年高考過後的6到9月份,婚姻登記處登記離婚的案例都會突增。

到底什麼是離婚的導火索?出軌嗎?

其實,導致離婚的大部分因素,竟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生活瑣事。

一個匿名網友說,他之前不懂為什麼媽媽因為一個馬桶坐墊要離婚,等後來明白後特別心疼媽媽。

冬天冷,媽媽在馬桶上加一個坐墊。但老爸要求:上完廁所必須把馬桶坐墊掀上去,不然他不方便上廁所。

有一次,媽媽忘記把坐墊掀上去,爸爸竟然直接尿在上面,嘴裡還說:給你長個教訓。

媽媽當時真的氣得渾身發抖,非要離婚。

後來,爸爸二婚後,他去爸爸家住,上完廁所下意識地把坐墊掀上去。過了一會那個阿姨出來問:

「是你把坐墊掀上去的嗎?不用掀上去的,你爸怕我上廁所不方便,習慣把坐墊放下來。」

網友說,他當時心頭一震,臉色特別難看。他終於明白,原來老爸不是不懂得對別人好,他只是不會對媽媽好。

說白了,還是沒有把媽媽放在心上。大概媽媽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才毅然決然地要離婚。

婚姻哪有什麼天作之合,不過是一個懂得包容遷就,另一個懂得適可而止。如果他對別人都彬彬有禮,唯獨對妻子尖酸刻薄,這才是婚姻中最毒的一種。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因為無論付出多少,終究感動不了他。

所以,當你身處婚姻中,請記得好好經營,不要傷最愛你的人的心。

而當一段感情破裂時,與其埋怨與後悔,不如接納它,改變它,放下它。

未來會有更好的在等你......

6月23日,安徽高考成績公布,下圖中給媽媽下跪的男生,考了635分,高出安徽理科一本線139分,雖然不是狀元,但也是堪稱優秀了。

下跪男生叫王恆傑,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坦言,高考完的那一跪,是他不論考好考壞,都要獻給媽媽的禮物。

這些年,父母離婚後,爸爸也很關心他,但承擔起全部生活重負的媽媽,太不容易了。

媽媽李姝,接受採訪時說的話,更是走心又動容。

她說:當初離婚時,不少人勸她一個離異女人帶著孩子很難,但她承諾兒子就是要飯也要把他帶在身邊。

這些年,一路走下來,她最怕的是自己累倒病倒,兒子沒有人照顧,所以她拚命照顧好自己,讓自己變得健康又美麗,這樣才能看著兒子考上大學。

再苦再難再累,她也沒有把兒子看成累贅,也從不覺得為兒子在付出,她認為兒子是陪她前行的朋友。

令人欣慰的是,兒子懂事好學又陽光健康,共情能力特彆強,碰見需要幫助的人,總會幫一把。

如今,兒子考上了大學,單身的她也要努力去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

所以,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對完整的家庭這麼執著?

因為孩子的本性就是渴望家庭完整和幸福的,很多人小時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父母離婚。

所以,當家庭出現裂縫的時候,孩子往往企圖成為家庭的拯救者。很多父母,也願意為了孩子,放棄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

但常年累積的壓抑,強求來的完整,慢慢的父母的內疚和不幸,也會化作傷人的怨氣,最終導致「慘不忍睹」的結局......

江蘇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14歲的男孩,在半夜裡突然從29樓跳下,用自己的死,幫父母結束他們痛苦的婚姻。

父母自以為在一段婚姻里勉強,是為人父母的職責。殊不知,正是這種不健康的關係,讓孩子失去了愛的能力。

不幸的婚姻本身並不能毀掉人的一生,但一段勉為其難,爭吵不休的婚姻可以。

能遇到一個人,組合溫馨幸福的家庭,是一生的幸運,也是孩子的幸運。

但並不是誰都是幸運的。

當婚姻成為了負擔彼此折磨的負擔,那就離吧。對自己是一種解脫,對孩子也是。

追求幸福,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天賦權利。但很多父母,卻在生了孩子之後放棄了。

我們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必要為了誰而放棄自己的人生與追求,這樣反而會成為別人負重的枷鎖。

所以,身為父母,身為子女,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需要認可」

很多時候,不願意離開現在的生活,是為了「孩子」,但也是因為我們都怕孤獨。害怕獨處一室,害怕「萬家燈火」中,沒有一盞是為自己的。

所以,在孤獨面前,我們都是無臉男,我們需要人陪,需要溫暖。

而,這時,我們就會忘記自己原本的「面目」。

《千與千尋》中最讓人憐惜的人就是無臉男。

湯屋裡面熱鬧非凡,可是無臉男卻一直在外面遊盪,因為湯屋的那些人看不起他,不讓他進來。

只有千尋沒有用世俗的眼睛看待他,下雨那天,千尋看到他站在雨中,擔心他被雨淋濕了,便打開門讓他進來躲雨。

無臉男是一個被孤獨吞噬的人,他極度渴望愛。

千尋對他的關心,就像一束光,點亮了他的整個世界,讓他的身體溫暖起來,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對千尋好。

千尋需要一個葯浴牌子,他幫她弄到了,後面又偷了好多葯浴牌子給她。

他看到別人喜歡金子,他以為千尋也會喜歡,可是千尋拒絕之後,他慚愧地低下了頭。

無臉男無法融入集體,他常常孤獨地在橋頭佇立。

他經常會感覺很慚愧,覺得自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

但他常常又感覺很孤獨,內心又渴望被別人愛,這像不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渴望交到朋友,渴望有個完美的家庭,為了合群,為了保持現狀;

我們會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說一些違心的話,極盡努力去討好和巴結那個群體里的人。

因為我們害怕孤獨,所以,不管誰對我們一點好,我們便掏心掏肺地想要回饋給對方。

其實,無臉男的卑微和討好中,都有我們的影子。

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刪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所以,無臉男為什麼是沒有臉的?

因為,他在卑微和討好中,早已失去了自己,也忘記了自己本來的面目。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永遠不要忘記當初陪你乘車的是哪些人,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年的模樣。

所以,不管是子女、父母,亦或是獨身,都不要違背自己的意願而活。

因為,委屈求全到最後,傷害的是所有,愛你和你愛的人。

編後寄語:

不論是成年禮,還是散夥飯,大家好聚好散。

「前半生很開心與你相遇,曾擁有那麼幸福的時光,足矣。至此,一別兩寬,各自安好。餘生,我只能陪你到這裡了,去過自己的人生吧。」

願每一個你,既有前進一步的底氣,又有後退一步的從容。

願每一個你,都能被生活溫柔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戀練瑜伽 的精彩文章:

29歲的張天愛:穿搭對一個女人的氣質影響有多大?
懷孕3個月,被丈夫推下34米懸崖:你死了我就有2000萬!

TAG:戀練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