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海南島史前農業活動研究

海南島史前農業活動研究

新進展


稻作起源與傳播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稻作農業南傳是稻作農業傳播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它與南亞語系和南島語系的人群在內陸和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密切相關。海南島地域獨特,應該是稻作農業南傳及不同族群遷徙的關鍵地區。遺憾的是,以往對海南島農業活動缺少相關研究,學界對海南島史前農業活動知之甚少。


中科院古脊椎所吳妍副研究員等在《國際第四紀》(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上發表了海南島史前農業活動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植硅體分析發現,早在5600年前,稻作農業已擴散至海南島,從而為稻作傳播提供了新的證據,也為南島語族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海南島史前農業活動研究



海南島萬寧WN1鑽孔植硅體圖譜


植硅體分析:植硅體具有耐腐蝕和易保存特徵,常常大量保存在考古遺址和沉積物中,因此,水稻植硅體分析成為獲取和鑒定稻作遺存的一個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致謝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的資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江西萍鄉發現晚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
貴州畢節發現古人類化石與哺乳動物群
熱河生物群和燕遼生物群的翼龍研究
當古人類化石遇到高解析度CT技術
「魚類時代」兇猛掠食者的腦部CT掃描

TAG:中科院古脊椎所 |

您可能感興趣

紮根一線,用科技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瀘州老窖集團企業技術中心 劉海艷
四川省林業廳與四川農業大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林業科技扶貧春風行」活動
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誠聘海內外人才
新疆裕民縣與新疆農業大學開展畜牧業科技合作
防城港市到南寧市開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考察調研活動
市農業委員會組織參加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南寧市活動啟動儀式暨科普進廣場活動
國內首家富硒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在京成立 推動中國農業科技化
農業科技創新——大疆農業無人機
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高立志教授團隊招聘公告
「互聯網」背景下陝西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稻作農業和長江中游史前社會——趙輝教授在「中國城頭山世界稻作文明論壇」上的演講
發展「中醫農業」 走生態農業之路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張德權研究員團隊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潼南區雙江鎮夯實產業基礎 做大做強現代農業
科學培育食用菌,慧雲助力玉林興業縣的智慧農業產業升級
杭州網易農業事業部尋找資深前端
吻吻科技「智能珠寶設計師夢工場」走進華南農業大學,探尋設計理念
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花卉孵化基地落戶錦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