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在現存造像碑中被譽為「河洛造像碑之冠」。根據像碑下部的造像記,此碑的刊刻從北魏永熙二年(533)起,至東魏武定二年(543)止,歷時十餘年而成(約533-543年)。造像碑的形製為扁平長方形,蟠螭紋碑額,四面滿覆造像,內容豐富複雜,雕鑿手法多樣,雕刻精緻華麗,剪裁繁簡得當,構圖完美和諧。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此碑原藏於豫北淇縣的浮山封崇寺內,清末就有拓片流傳,因為碑體巨大,刊刻的字體楷、隸兼備,質樸又不乏娟秀,所以得到了金石鑒賞家的重視。上世紀20年代,像碑被軍閥劫運北京,輾轉出售。今天,它矗立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著名的薩克勒大廳的一角,和龍門賓陽洞的皇帝禮佛圖比鄰,與廣勝下寺的元代壁畫遙遙相對。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此碑反映出來自異域文化的影響:頭頂著帷帳的力士,主尊座前的骷髏仙,一身印度式裝束的帝釋天,碑座上形象怪異的神王,……。來自印度中部的樣式,已經漸漸地超越了早期的中亞健陀羅藝術。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全碑在表現手法上高浮雕、淺浮雕、減地平雕、線刻完美結合,形成綜合的藝術美感。碑陽與碑陰的上半部均採用多層雕鏤。造像的主要人物採用高浮雕,使形象豐滿且包含一定的力度;而次要人物,則採用淺浮雕,形成大小不一深淺錯落的美感。維摩詰與文殊菩薩辯論的場合,人物眾多,刻畫精美,運用不同的刀法反映不同人物的面部表情,藉助光影的明暗變化,使整個碑刻形成豐富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全碑圖文內容分為五層,上為螭首,下為碑座,中間有主次分明的三層造像,造像下邊是題記。螭首有雙龍環繞的釋迦牟尼半身像。如今螭首右側已毀,但釋迦像仍完好無損,結跏趺坐,清雋挺拔,氣勢不凡。佛座下雕有二娑婆仙人,左邊者為背身側面,與右邊的正面坦腹相對。螭首之佛龕下有一華蓋。華蓋下有二供養人手捧蓮花面向博山爐而跪,供養人右側榜題「禪師慧訓供養佛時」,左側榜題「邑師慧剛供養佛時」,博山爐由二力士托扛,旁有兩隻護法獅。供養人兩側有作手舞足蹈狀的兩位老人,其外側站立兩位手持法器的護法。全碑人物有五百餘眾,陣容龐大,在人物安排上由佛、菩薩、弟子、力士等眾多人組合而成,比普通造像碑一佛二菩薩的常見形式更為豐富。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最下層的碑座四面是四幅圖像。正面是珠神王和風神王,兩神王之間刻有七身人物造像,中間尖頂佛龕中是釋迦跏趺坐,兩側有二脅侍,佛龕兩側有二力士和四菩薩,下有三個托座力士和兩隻伏獅。背面是樹神王和山神王,左右兩側另有四神王,共刻八位神王。碑座邊鑲刻蓮花和忍冬紋飾。神王的題材取自《佛說智慧海藏經卷》,神王在佛教中起著護法的作用,鮮見於一般的造像碑,可見該碑的造像者力圖在一塊石碑上體現天上、人間、出世、入世的完整內容。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鐫刻在碑陽的題名通常是造像的主要人物。大多數人的題名被安排在碑陰和碑側,通過一龕一題名的方式來組合。該造像碑的碑陰豎列有27排小佛龕,橫排有16個小佛龕,總共有432個小佛龕。左右碑側上各有一佛龕,下面是橫4排、豎29排小佛龕,每個佛龕旁都有題名。碑陽、碑陰、碑側的題名和供養人題記總數超過了五百人。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此碑的「問疾品」或許是存世所有維摩詰經變石刻中,場面最為華麗,刻畫最為生動的一幅。畫面以中間的同根雙樹為界,左為文殊師利,端坐於圓頂帳形龕內的蓮座上,面相年輕,身著天衣,頭帶寶冠,佩瓔珞,單手舉於胸前,作演說狀,手持如意;右側帷帳內浮雕維摩詰,示老人相,半跏於方頂帳形龕內,一條腿支起作悠閑狀,留長須,臉有皺紋,手持麈尾。「麈尾」,《辭源》解釋「古以駝鹿尾為拂塵,因稱拂塵為麈尾」。後又引申為「麈談」,魏晉時名士清談,常手持麈尾。麈尾被看作知識和有教養的象徵,顯然這裡的維摩詰被塑造成當時士大夫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其袍服衣紋的描繪,細密貼體,如水濕過一般,顯示出衣袂下面的身體結構,這種對衣紋的處理方法顯然是一種帶有西域特點的畫法。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文殊的鄭重其事,維摩詰的悠然自得,兩者相映成趣。滿座的僧、俗聽眾,表情各異,有的在靜聽,有的在凝思,有的交頭接耳。遠近搖曳的大樹,優美的飛天……。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在整幅構圖中,引人注目的是位於畫面中央的天女與舍利弗。天女與舍利佛以同根雙樹隔開,分立兩側,一拘謹一瀟洒,一心有掛礙一自在解脫,表現的是《觀眾生品》中的「天女戲弄舍利弗」這一情節。舍利弗執著於男女之相,故遭天女戲弄,此段以譬喻的手法說明一個道理:人們誤以為男與女、空與有、好與壞、大與小、長與短、得與失等表面的分別相為絕對、客觀而真實的,因而產生種種執著,爭鬥與煩惱由此而生。只有了達男女無定相、諸法無分別之不二思想,才能心無掛礙,得不可思議自在解脫。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在這幅維摩變中,藝術匠師別具匠心地將這一對主要配角置於畫面的中心,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與動態是二者性格與修為的最好展示。二人之間的同根雙樹同樣引人注目,或許亦是為了象徵「不二」思想,雙樹在形上雖為二,在根上則為一,故其真性實相乃是「不二」,不能見其形為二而生分別之想,而忘其本來乃一根所出。


「天女戲弄舍利弗」這一情節不僅精彩有趣,且以譬喻的形式形象地說明了全經的主旨:不可思議解脫之不二法門,故成為二大士對談不思議妙法的絕好配角.亦成為歷代維摩詰造像中不可缺少的配角。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樹梢左右各一化菩薩手捧香飯,凌空而下,表現的是「請飯香土」的情節,該品情節描述維摩詰以其不可思議解脫之神通力,將上方過四十二恆河沙世界的眾香國景象,普現於大眾之前,隨又化出一菩薩使往上方眾香國乞取香飯。化菩薩取回香飯時,眾香國隨來者有九百萬菩薩,述說其國以「眾香」為佛事——教化眾生之種種妙用,顯示維摩詰不可思議解脫的神通力。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維摩方丈上方一歡騰跳躍的小獅子,象徵著維摩詰向東方距此三十六恆河沙世界的須彌相世界須彌燈王佛處,借來三萬二千個高達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的師子寶座,以宣示小大相容,久暫互攝等諸佛菩薩不可思議解脫的力用。


「天女戲弄舍利佛」、「請飯香土」、「借座燈王」第一次在維摩詰變相中被巧妙地組織起來,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手執麈尾、一副自在解脫之相的維摩詰居士,及端坐蓮台、姿態端莊的文殊菩薩一道,形象地宣示全經的主旨。這一構圖形式對後世影響深遠。

東魏武定元年邑義五百人造像碑——圖像與信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佛教居士林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佛教居士林 |
您可能感興趣

線條最美的佛像——東魏北齊佛像
東魏楷書精品《高湛墓誌》
東魏《崔混墓誌》
堪比陳慶之、終結南梁收復洛陽之夢的東魏名將:慕容紹宗
高敖曹一家與東魏北齊的命運糾葛|文史宴
西魏宇文泰與東魏高歡究竟誰才是霸主?
西魏的經濟和軍事不如東魏,靠河水長城來阻擋鐵蹄
東魏和西魏為什麼會發生玉璧之戰?
東魏西魏間的沙苑之役 沙苑之役的結果分析
楚喬傳元淳公主,歷史上竟是以東魏琅琊公主為原型!
東魏權臣高澄,就算你是皇帝也別以為小人物好欺負呀
南北朝東魏高歡反腐,為何越反越腐
眼鏡男生適合的髮型,看柯震東魏晨怎麼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