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國人工智慧商業化提速,核心硬體仍待加強

我國人工智慧商業化提速,核心硬體仍待加強

我國人工智慧商業化提速,核心硬體仍待加強



今年春天,谷歌「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的圍棋交戰,將人工智慧概念推向風口浪尖。實際上,「阿爾法狗」並不神秘,從日常生活中的外賣軟體、拼音輸入法到人臉識別、智能家電,都有人工智慧的身影。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馬少平表示,人工智慧的核心是先進的演算法,已應用於各行各業。


「比如拼音輸入法,就使用了人工智慧的演算法。你輸入有限的字母,程序就能猜測你究竟想輸入什麼,這背後需要程序基於數據和概率去求最優的結果。」馬少平說。


據發改委、工信部等於今年5月聯合印發的《「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年我國將形成千億級人工智慧市場應用規模。


實際上,人工智慧學科已經有60年的歷史,直到今天才迎來黃金時代。美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主任楊強表示,這是由於近年來模仿人腦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依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海量數據,人工智慧演算法得以被不斷訓練、升級。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巨頭到創業公司,從互聯網行業到傳統製造業,都在悄然布局人工智慧技術。


目前,中國的BAT(百度、阿里、騰訊)都已涉足人工智慧。「百度大腦」項目已正式啟動,致力於打造綜合的人工智慧平台。在百度的外賣軟體中,就應用了智能物流的演算法,綜合位置、路況、天氣等信息,為送餐「騎士」提供最佳線路建議。阿里巴巴於今年8月推出人工智慧項目「ET」,未來將具備感知能力,並在交通、工業、健康等領域輸出決策。騰訊未設立專門的人工智慧部門,但相關技術已應用於QQ、金融、微信業務板塊。


還有諸多巨頭在開發人工智慧的「對話機器人」,如微軟的「小娜」、蘋果的Siri、百度的「度秘」。這些軟體可以幫助用戶查詢信息,也可以幫忙打車、訂餐。馬少平表示,雖然此類軟體暫時應用有限,但未來在老年人服務、公司客服方面可以節省人力,大有可為。


傳統企業也不甘落後。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今年收購了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志在深耕智能家電。華帝、聯想、樂視電視等紛紛與語音識別技術公司「雲知聲」合作,實現用戶與家電的語音互動。


「人工智慧開啟了科技的『大航海時代』,廣泛的商業化應用才剛剛開始,還有更多的東西有待被挖掘、發現。」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余凱表示,未來,醫療、出行、教育、生活服務都將迎來全面的智能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波人工智慧浪潮中,中國的步伐並未落後,但面臨的挑戰也十分突出,尤其在核心硬體方面,嚴重依賴國外供應商。


雲知聲首席執行官黃偉表示,智能的基礎是機器對環境的感知,然而目前我國感測器的技術能力仍較國際領先水平有一定差距。此外,人工智慧要求晶元具有海量、迅速的運算能力,而鮮有國產晶元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目前在全球仍是英偉達、英特爾「稱霸」。


受訪專家建議,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為我國科技創新帶來歷史性機遇。未來,人工智慧要獲得長遠、健康的發展,不僅應深耕演算法,嘗試商業模式創新,也需加強在核心硬體方面的研發與投入。


(信息來源於人民網,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小企業之友微信號

zxqyzy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小企業之友 的精彩文章:

TAG:中小企業之友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品電商大多水土不服,加持硬體技術的藝術品金融才是大勢所趨
智能硬體創新浪潮興起,商業化前景更加廣闊
中國智能硬體還需更「硬氣」
獲北美市場認可的 ZEPP,想把更專業的智能硬體帶給中國體育愛好者
中國智能家居及智能硬體在線展會精彩回顧
三月份智能硬體投融資匯總 人工智慧受追捧
十萬客商齊聚廈洽會 一品創客智能硬體企業備受關注
開源機器人硬體是如何加速研究和創新的
以掃描儀切入企業級智能硬體 CZUR要重新定義辦公設備使用體驗
美國投資人說:中國是更適合硬體創業公司的熱土!
IT硬體服務行業交付標準清晰,閃蝠想通過眾包工程師的模式「共享人才」
各大硬體廠商的新鮮玩意
樂視電視銷售職能獨立,手機等硬體業務面臨發展困難
蘋果更新操作系統 發布智能音箱新硬體
從AI硬體創新看產業鏈機會
微星海皇戟 硬體讓電競更專業
小程序是智能硬體最好的機會嗎?
智百獨家專訪:專註智能硬體定製 的發展之路
打造健全人生 星雲大師:硬體與軟體相互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