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賁:為什麼媒體認為特朗普輸了辯論,民眾卻完全相反?

徐賁:為什麼媒體認為特朗普輸了辯論,民眾卻完全相反?

徐賁:為什麼媒體認為特朗普輸了辯論,民眾卻完全相反?



文 |徐賁

2016年9月26日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首場辯論後,許多中國人的反應是「希拉里碾壓特朗普」。在美國,如果由媒體來投票決定這次美國總統競選結果的話,那麼,希拉里無疑已經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是,卓奇報導(Drudge Report,美國的一個保守新聞網站)的網上民調卻顯示,80%的回應者認為特朗普在辯論中獲勝。另一項由Time.com所做的民調(參與投票者的人數是130萬)顯示,特朗普領先希拉里4個百分點——52比48。福克斯新聞的網上選民表決結果是,認為特朗普或希拉里贏得辯論的勝利的人數分別是50%和35%,其他15%認為,誰都沒贏。


怎麼來看待這樣的民眾反應呢?是不是「這屆美國人不行」,公民素質和政治思考能力特別低下,或者缺乏應有的判斷力呢?其實未必,正如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考恩(Tyler Cowen)早幾年在《自欺是政治失敗的根由》(Self-deception as the Root of Political Failure)一文中所說的,由人的認知和情緒偏誤(bias)所造成的自我欺騙(自欺)一直是美國政治的一個問題。這次美國大選中兩位競選者都有嚴重的品格缺陷,許多民眾對他們有強烈的厭惡和嫌棄,激烈的情緒使得一些選民的政治自欺越發暴露出來。這種投票結果會如何影響美國大選的最後結局,現在還很難說。


人在政治行為中的自欺,用考恩的說法,指的是「對可以自由獲得的信息採取無視、摒棄和另行詮釋的行為」。這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考恩指出,在美國這個以個人主義為文化核心的國家裡,「差不多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政治見解比那些訓練有素的聰明人要高明。在經濟問題上,選民很少會聽從經濟學家的意見。」比起聽取別人的意見來,他們更急切地要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他們相信,自己的個人利益就是國家的利益。這種錯誤的自以為是就是自欺的結果。


人的自欺是一個古老的現象,並非今天美國人才有。從荷馬和柏拉圖開始,自欺一直是希臘思想的一個核心問題,文藝復興時期的莎士比亞劇作和17世紀的道德家那裡,如法國作家弗朗索瓦·德·拉羅什富科(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自欺是一個經常出現的主題。啟蒙運動時期的一些哲學家,如亞當·斯密、休謨、洛德·沙夫茨伯里(Lord Shaftesbury)都特別關心人行為中的自欺。薩特哲學中的自欺(bad faith)也曾是中國「薩特熱」中被討論的問題。自欺的問題也許應該在當今中國思想討論中重新受到重視。

在政治選擇中(當這種自由選擇是可能的時候),自欺的主要表現是,即使在公共信息公開、透明、易於核實的情況下,選民仍然按自己的目的或需要選擇和重新詮釋公共信息中的事實。在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首場辯論之後,美國媒體迅速提供了對他們引述的數字和事件的「事實核對」(fact check)。美國也有一些專門為選民提供較可靠政治信息的「事實核對」網站。特朗普在辯論中有許多不符事實的言論,媒體都做了報道,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對一些選民的政治選擇發生什麼影響,對特朗普的支持者們來說更是如此。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哲學教授阿爾弗雷德·默利(Alfred Mele)在《脫去面具的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 Unmasked)一書中指出,人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或立場,就會對公開信息採取兩種自欺的方式,一是只挑選那些對自己有利的事實(事實選擇),二是對某些事實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重新詮釋(選擇性詮釋)。社會心理學家稱此為「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誤也叫「肯證偏誤」或「驗證性偏見」,也就是,人堅持自己的成見、猜想,無論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事實,這個傾向都難以改變。人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在頭腦里選擇性地回憶、忽略或排除矛盾的資訊,選擇性地搜集有利的細節,並加以片面詮釋。

徐賁:為什麼媒體認為特朗普輸了辯論,民眾卻完全相反?



新聞資料圖: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

考恩指出,在政治性的自欺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價值觀和附屬感(affiliation)。這種價值觀並不是獨立思考和批判性辨析的選擇結果,而是在相當程度上「繼承來的或預先決定的」。個人總是出生在特定的種族、宗教、區域或家庭關係中,而這些緣於『自然賦予』的特徵會影響他的感覺:什麼對他是好的,他屬於哪個政治階層。個人背景和家庭史影響一個人的意識形態,這是眾所周知的。」符合這種價值觀和附屬感的政治選擇讓人有「驕傲」感,讓人覺得自信、安全、感覺良好,因而也覺得符合自己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利益」


心理學研究證明,自欺與良好的自我感覺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自欺者比不自欺者的幸福感要高。一個人不能自欺,甚至會成為他沮喪、憂鬱的主要朕兆。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不管良好的自我感覺是否真實,是否有根據,都比較有可能取得成功和達成自己的目標。他們更樂觀自信,進取心更強,更願意承擔風險。而且,自欺還能使人更專註於一些主要的目標,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性。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解釋,自欺是一種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保護機制,它能幫助人排除憂慮和不安,減少干擾,更有效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一個人不經過思考和積極選擇,就從自然賦予的價值觀和附屬感獲得自信和良好感覺,那麼,這樣產生的「驕傲」自我感覺就會不利於公共辯論。考恩對此寫道,「如果涉及驕傲——政治經常是這樣——那麼個人就會迴避真實。就算他在辯論中最後勝出,一般的辯論也不會讓他有『良好的自我感覺』。一般人寧願在私人生活中覺得自己天生優秀,而不去理睬或另行詮釋與這一感覺相衝突的信息」。在公共辯論中,誰都不能避免遭遇對方的質疑和挑戰,這對於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肯定是有害無益的。而且,一般人「希望相信,他們的優秀是無需疑問的。他們不願意聽到別人對他們的附屬性或品格說三道四,哪怕是公正和公開的討論中也不行」。對自己的負面看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與其聽了心煩和不高興,還不如不聽為好。


理性、邏輯的公共說理和說服在政治辯論中是一個相當遙遠的理想,現實與此有很大的距離。我們應該承認這個事實。在政治和宗教辯論中,很少有一方被另一方說服的情況。雙方的激烈辯論都做是給自己支持者看的公開表演,也是說給第三方或尚未選擇立場的旁觀者聽的,以期能對他們有說服的效應。對立的辯論雙方只會在辯論過程中越來越堅持自己的看法,他們的支持者也是一樣。雙方都越來越覺得對方不可理喻。自己一方越正確,對方也就越愚蠢、越可惡。

徐賁:為什麼媒體認為特朗普輸了辯論,民眾卻完全相反?


新聞資料圖:紐約街頭的黑人青年


考恩指出,在政治和宗教領域,「交換意見很少有能取得一致看法的。但是,在其他領域,譬如關於日常生活的常識信息,交換意見則經常可以取得許多一致的看法。如果我以為街角拐彎的地方有一家飯館,有人對我說,你肯定弄錯了。我就會聽他的,同意他說的。在政治討論中,人們不是這樣作出反應的。造成頑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我想,如果不是因為各自驕傲,不是因為已經認同了某種先入為主的看法,那麼,也許會更有可能取得一致意見」。


政黨政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需要利用選民自然賦予的「附屬感」。正如考恩所說,「政黨會不擇手段地利用選民的自我欺騙,而且,我們確實可以把政黨視為專門為此目的(當然還有別的目的)而打造的組織工具」。這是一個不幸的,目前還看不到改變前景的政治現實,也是一個會長期阻礙民主政治的因素。就像我們今天在美國看到的那樣,黨派認同或附屬感可能嚴重膨脹和極端化,幾乎無限度地加劇許多選民在政治活動中的自我欺騙和確認偏誤。美國政治家艾倫·辛普森(Alan K. Simpson)1979年至1997年任共和黨籍參議員,他說,「在這個國家裡,我們有兩個政黨,一個是邪惡黨,另一個是愚蠢黨,我是屬於愚蠢黨的。」這位頭腦清醒的政治家知道政黨政治是多麼不可救藥,他也知道,如果我是愚蠢的,那麼我的對手比我更糟糕,因為他是邪惡的,不管我多麼不好,我的對手都比我更糟——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的自我欺騙。

【作者簡介】


徐賁|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張鳴:人為什麼會熱衷告密?
白國華:丁俊暉、張玉寧式成功因為有這樣的親爹
劉檸:一個「舉國一致」的日本讓我窒息
維舟:那些地圖對我們說的謊
康熙給韋小寶上的一堂政治課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戈爾巴喬夫為什麼認為自己要對蘇聯解體負責?
因為文在寅繼承了薩德,反對朴槿惠的民眾認為自己錯了!
你認為的抗氧化是什麼?你知道的抗氧化精華有什麼?
二戰真相:為什麼斯大林認為德國不會進攻蘇聯?
特朗普克制回應朝鮮射彈 外媒:不想被認為「一惹就毛」
詹喬誰更強?大家都議論紛紛 詹姆斯卻這麼認為
知道為什麼皇帝都認為它是吉祥的化身嗎
普京把球踢給了奧巴馬!認為特朗普接受了選舉的否認!
為什麼巴菲特和貝萊德認為你應該解僱你的基金經理?
你認為什麼才是體面?
杜蘭特認為自己比詹姆斯強,誰給他的勇氣?
連他都認為杜蘭特最難防,那杜蘭特的能力何其恐怖?
傻傻分不清?特朗普會見李顯龍,白宮誤認為印尼總統
為什麼中醫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
麥當勞徹底從了中國人,還要本土化?網友認為肯德基更好吃?
如果勇士隊克萊和杜蘭特只能留一個,你認為球隊會選誰?為什麼?
田英章:為什麼有些人總認為啟功的書法不理想
美媒:不能認為朝鮮「瘋」了!
順治為什麼認為做皇帝竟然還不如出家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