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全真道「苦己利人」精神及其現代意義

全真道「苦己利人」精神及其現代意義


全真道「苦己利人」精神及其現代意義



全真道興起於宋金之際,元初士人徐琰撰《郝宗師道行碑》曾評論道:「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今人陳垣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認為全真道迅速崛起的原因有三條:「異跡驚人,畸行感人,惠澤德人。」陳垣先生所謂「異跡」,實屬各種宗教藉以吸引世人的神秘形式,而所謂「畸行」與「惠澤」則屬全真道「苦己利人」精神的具體表現。

在書中,陳垣先生曾列舉了數則早期全真道徒「畸行感人」與「惠澤德人」的事迹,其中一則為李志常在「貞祐之亂」中不計前嫌而捨身救民的義舉:「公(李志常)至即墨之山東,屬貞祐喪亂,土寇蜂起,山有窟室,可容數百人,寇至則避其中。眾以公後,拒而不納。俄為寇所獲,問窟所在,捶楚慘毒,絕而復甦,竟不以告。寇退,窟人者出,環泣而謝之曰:『吾儕小人,數百口之命,懸於公一言,而公能忘不納之怨,以死救之,其過常情遠甚。』爭為給養,至於康調,迄今父老猶能道之。」另一則為李志源在饑荒歲月「辟穀數旬」以濟民的善舉:「全真家樂與過客餌,道院所在,至者如歸。嘗歲飢,資用乏絕,先生(李志源)辟穀數旬,以供給來者,其先人後己類此。」


這種先人後己而濟民、捨生忘死而救民的舉動,無疑屬於「苦己利人」的行為。需要指出的是,李志常、李志源的這種行為,並不僅僅是出於其個人的修養,而是與全真道的教理教義有關。如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在《重陽教化集》中認為,欲得道成仙則必須兼修「真功」與「真行」。所謂「真功」,具體內容為「澄心定意,打疊神情,無動無作,真清真靜,抱元守一,存神固氣」,而所謂「真行」的內容則為「修仁蘊德,濟貧救苦,見人患難常行拯救之心」及「所行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等。此外,王重陽在《金關玉鎖訣》中要求信徒:「第一先須持戒,清凈,忍辱,慈悲十善,斷除十惡,行方便,救度一切眾生,忠君王,孝敬父母師資。」其中的「濟貧救苦」、「先人後己」及「忍辱」、「方便」等,實質精神即為「苦己利人」。


王重陽之後,早期全真道的領袖們也多對其信徒所應持守的規範進行過闡述,如丘處機《長春真人規榜》曾規定「出家」信徒的生活原則為「見性為體,養命為用,柔弱為常,謙和為德,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又說:「在眾者常存低下,處靜者勿起塵情。所有塵勞,量力運用,不可過度。每一衣一食,不過而用之。每計庵糧,不可積剩。治身衣物,不可貪求。或常住之物有餘者,濟贍往來經過貧難之士。」這些規定及勸誡的內容就與「苦己」、「利人」有關。類似的說法,在「全真七子」留下的著述中比比皆是。



全真道「苦己利人」精神及其現代意義


總之,正是由於全真道教理教義中「苦己」、「利人」的種種說教,才有了李志常、李志源等「畸行感人」、「惠澤德人」的行為。只是這類行為並非始於李志常、李志源之輩,而是在「全真七子」之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為其師王重陽守喪期間就已開始。如馬鈺在大定十二年至十八年(1172-1178)間一直過著苦行頭陀式的生活,「衣不服絹,手不拈錢,夜則露宿」,力圖以苦行感人。在他的影響之下,關中、隴右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紛紛投歸全真門下,故《金蓮正宗記》卷三曾贊之:「數十年卧霜眠雪,幾萬里游山涉水,七朵金蓮最先放徹,五篇秘語獨自傳來。」譚處端乞食於河北一帶,某日遇一狂徒以拳相擊,致血流齒折。路人皆為他憤憤不平,「欲使訟於官」,而譚卻「容色不變,吐齒於手」,並說:「謝他慈悲教誨。」(《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二)這種態度,實是王重陽所倡「忍辱」的表現。又據《長生真人劉宗師道行碑》記載:劉處玄返鄉探母時,曾遭誣告殺人,但他卻「不辭而就縛」;後來殺人者自首,他才「得以免縲紲之刑」。這種以生命作為代價去承受不白之冤的做法,真可謂「忍」之極限!早期全真道「苦己利人」之誠,由此可見一斑。


「全真七子」中丘處機的所為,則不僅是「苦己」,且更有「利人」的意義。據《元史》及《蒙韃備錄》等書記載:蒙古人征服中原時,其征服方式極為殘暴,「城破,不問老幼、妍丑、貧富、逆順,皆誅之,略不少恕」。面對「拔城必屠」的蒙古軍隊,面對「河以南千里蕭條,人煙斷絕」的悲慘局面,為了救生靈於塗炭,懷著「欲罷干戈致太平」信念的丘處機曾不遠萬里、歷盡艱辛,西行前去面見成吉思汗,「拳拳以止殺為勸」,終使成吉思汗下詔命令蒙古軍隊「不殺掠」。這次被史家譽為「展臂拒摧峰之岳,橫身遮潰岸之河,救生靈於鼎鑊之中,奪性命於刀鋸之下」的西行壯舉,為全真道贏得了廣大百姓的民心。史載丘處機東還時,曾出現了「四遠父老士女以香花導師入京,瞻禮者塞路」(《長春真人西遊記》卷下)的動人場面。


早期全真道的「苦己利人」精神,在後世全真道中曾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如被稱為全真龍門派「中興之祖」的清代道士王常月所訂的「初真十戒」,即有「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等內容。也就是說,早期全真道的「苦己利人」精神在後世全真道中得到了大力的弘揚。


全真道的「苦己利人」精神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有其意義。不過,我們對這種精神的認識也不必完全拘泥於古人之說,而應有符合新時代觀念的詮釋。如對於「苦己」,不必僅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它,也不必純以全真諸子的種種「苦行」來認識它,而應多從抑制人身慾望膨脹這個角度來詮釋它。又如對於「利人」,不應像劉處玄被誣告殺人卻「不辭而就縛」那樣完全無條件地去做,而應守住一條符合大眾利益的「底線」。總之,如果我們能對其進行較好的詮釋和引導,則全真道所倡「苦己利人」精神將有益於當今和諧社會的構建。

郭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向古老的《周易》學養生
秋寒露重 寒露養生保陰氣
道教中的「九皇」是哪些神仙
道教音樂之無為的妙韻
道教醫學模式對現代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和啟示作用

TAG:濟源市陽台宮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認真講,國足踢烏茲別克應盡全力?體育精神和眾人心愿,選擇好難
為什麼現在精神出軌的人那麼多?其實並非是精神空虛
龍馬精神的真諦與意義是什麼?
揭秘日本人學習如何切腹自盡,武士道精神難道真的這麼重要嗎?
道家倫理與後現代精神
我們為什麼要有些「反匠人精神」
現代西方寫實主義人物全身油畫的精神展示
營銷也需要「匠人精神」
我是精神病,殺人不償命?看美國如何處理殺人的精神病人
我是精神病,殺人不償命?看美國如何處理殺人的「精神病人」!
古人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明代匠人精神的衰落
如何向別人證明「我精神很正常」?
男人精神出軌的表現你知道嗎
誰能夠真正代表當代的進取、尊貴、動感精神?
道教之真精神
電影《蒙古精神》暗喻現代人可能是傻瓜
龍馬精神的真諦與意義你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