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淞滬大戰的邏輯

馮學榮:淞滬大戰的邏輯

馮學榮:淞滬大戰的邏輯

馮學榮:淞滬大戰的邏輯


問:為什麼在盧溝橋事變短短一個月之後,中日雙方在一千多公里以外的上海打了起來?


答: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擊駐紮在上海租界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是蔣介石在8月初最高國防會議上制定的既定計劃。


問: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這支部隊是怎麼來的?


答:這支日本部隊的來由是這樣的,1925年的時候,在赤俄顧問的策划下,上海爆發了工#潮,上海工人針對英資的工廠和日資的工廠舉行罷#工,日本帝國以護僑為借口,派了一支海軍陸戰隊,進駐上海虹口,虹口是當時日本僑民在上海集中居住的一個區域。

問:日本派兵來上海,徵求中國政府同意了嗎?


答:沒有。當時的「中國政府」,是北京的北洋政府,而在1925年那時,國民黨還在廣州偏居一隅,其勢力未能覆蓋上海,也管不著。


問:那麼這支日本海軍陸戰隊,有多少人?


答:人數也不多,基本上長期維持在一千到三千人 。


問:這支日本海軍陸戰隊自從1925年進駐上海之後,一直駐紮到1937年?

答:是的。一直駐紮了十二年,1925年的工#潮平息之後,日本這支海軍陸戰隊本應該撤兵的,但是他們沒有撤,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恃無恐,他們是這樣認為的:駐兵上海的又不是只有我日本,你看英軍、法軍不都有嗎?租界裡面本來就是可以駐兵的。他們是這個借口。


問:北洋政府不管、國民政府也不管?


答:1925年之後的北洋政府是自身難保,自顧不暇了,上海的事就管不著了。而國民革命軍(北伐軍)攻佔上海,那是1927年春天的事情。當時北伐軍進入上海時,這支日本海軍陸戰隊曾經一度緊張、也在馬路上布防過,所幸的是,當年中日兩軍並未擦槍走火。


問:1932年的時候打過一次吧?


答:是的。1932年1月28日夜,這支日本海軍陸戰隊向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發動進攻。這次的戰火完全是日本主動挑起,其目的是為了掩護偽滿洲國建國,這次衝突叫做「一二八抗戰」,也叫「一二八事變」,又叫「淞滬抗戰」。在日本那一邊,則叫做「第一次上海事變」。

問:這次抗戰,結果如何?


答:結果是英、美、法、意等幾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和武官出面調停。調停的結果,就是簽署了中日《淞滬停戰協定》。


問:這個協定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主要的內容就是在上海的中、日兩軍之間,划出一個「非軍事區」,往後中、日雙方都不能在這個「非軍事區」裡面駐兵。

問:雙方都遵守《淞滬停戰協定》了嗎?


答:都遵守。雙方一直相安無事,到1937年夏,保了五年的和平。


問:1937年8月,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


答:首先是張治中奉蔣介石之命,向虹橋機場派駐了中國正規軍。由於《淞滬停戰協定》的附圖規定:虹橋機場是「非軍事區」,中日雙方都不能駐軍,為了不打草驚蛇,張治中命令中國正規軍脫下軍裝、換上「保安隊」的制服、採取偽裝的形式,悄悄進駐虹橋機場。


問:蔣介石、張治中為什麼要派兵進駐虹橋機場?


答:因為蔣介石要對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形成合圍,時機一到就發動進攻,「七七事變」爆發之後,日本增兵華北,平津淪陷,把蔣介石架到了非打不可的位置上,蔣介石及其幕僚認為,既然要打,就在上海打,因為有1932年的經驗在,蔣介石及其幕僚認為,上海一旦打起來,西方列強不會坐視利益受損,必會介入調停,這一招叫做「以夷制夷」,也就是說,上海的戰火是國民黨主動點燃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國民黨在上海點燃戰火,其目的是「以戰求和」。


問:所以就發生了「虹橋事件」?


答:是。1937年8月9日, 駐在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大山勇夫中尉和一等兵齋藤要藏兩個人,駕駛一輛車,闖入虹橋機場,被穿著中國保安隊制服、實際上是中國正規軍的士兵射殺。射殺了這兩個人之後,由上海市長俞鴻鈞下令、從上海監獄中提出死囚、給死囚換上中國保安隊的制服,然後將死囚殺死,將屍體放在一旁,對外宣傳:是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開槍殺死我方人員在先,我方被迫自衛還擊。打死日本兵之後,上海市長俞鴻鈞很緊張,他害怕鬧出大的外交糾紛,所以俞鴻鈞當時這個造假行為,其實也屬於無奈之舉。


問: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這兩個人是來幹什麼的?


答:刺探軍情的可能性最大,此前在日本陸戰隊中風傳:有中國正規軍違反《淞滬停戰協定》、進駐虹橋機場,日本兵曾經來偵察過,那一次中國「保安隊」鳴笛之後,日本偵察兵逃跑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大山勇夫已經死了,就死無對證了,也許還需要進一步的檔案解密,才更有更具體的答案。


問:日本有個歷史學家叫做笠原十九司,他挖掘出了大山勇夫生前的日記,即《大山日記》,發現日記裡面記錄大山勇夫在去虹橋的前夕,就寫下了遺書,並燒掉了一些書籍,因此笠原十九司認為:大山勇夫是日本政府或日本軍部秘密派遣到虹橋機場故意去送死,並以他的死為借口,日本帝國才好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你怎麼看?


答: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國軍張治中部暗中衝破《淞滬停戰協定》,便衣進駐非軍事區虹橋機場,這件事其實當時駐在虹口的日本陸戰隊就探知了,大山勇夫作為陸戰隊的中尉軍官,他知道戰爭不可避免,提前寫下遺書,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此我認為笠原十九司的研究可能有失嚴謹。但是我們退一步而言,即使笠原十九司所說的屬實,「上海戰火由國民黨點燃」這個定性仍然無法推翻,因為就上海而言,一開始是國民黨部隊換上便衣、進駐非軍事區,對虹口的日本陸戰隊進行圍困,也就是說,上海的戰火從戰略上而言,國民黨一方是處於主動的一方,而日本陸戰隊是處於防禦的一方。淞滬大戰是國民黨策劃並主導發動的,這是問題的關鍵。


問: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被殺之後,日方很快就知道了?


答:很快就知道了,並且很快就調查清楚了,兩具「保安隊」屍體是中國死囚的屍體,於是當時駐上海日本海軍司令長谷川清向國民政府提出,要中方履行《淞滬停戰協定》、撤走非軍事區的中國國軍,也就是說,要求撤走化裝進駐虹橋機場的國民黨部隊張治中部。


問:國民政府方面是如何反應?


答:國民政府拒絕這個要求。幾乎與此同時,日本緊急向上海增兵,8月13日,國民黨軍隊向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發動進攻,但第一槍卻是日軍先打的。淞滬大戰在戰略上而言,是國民黨一方發動的,這一點中日兩國的嚴肅歷史學者都是認同的,但是在技術上,卻是日本海軍陸戰隊打響了第一槍。這裡讀者要分清楚二者的區別。


問:當時上海雙方的人數各有多少?


答:國民黨軍隊大約有五萬人,而日本海軍陸戰隊則只有四千人。


問:兵力是不是有點懸殊?


答:是的。日本方面沒有準備,所以遭到進攻之後,急急忙忙從日本本土向上海增派陸軍、以支援海軍陸戰隊。


問:打南京,在不在日本的計劃中?


答:日本參謀本部原本沒有攻擊南京的計劃。淞滬戰役打響之後,11月7日,日本參謀本部向侵華日軍下發了《臨參命第138號》令,其原文嚴令侵華日軍:「作戰地區大體為連接蘇州嘉興一線以東」。


問:蘇州、嘉興一線以東,南京在這條線以西嗎?


答:是。南京在蘇州、嘉興一線以西。《臨參命第138號》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防止日軍殺往南京。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計劃要打南京。


問:但是後來為什麼又要打南京呢?


答:因為日軍前線的官兵打得太苦,傷亡慘重,到了11月中旬的時候,國民黨部隊潰退的勢頭明顯了,日軍戰地司令官認為:國民黨抗日氣焰太甚,應予嚴懲,在這個時候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攻下南京,以逼迫蔣介石簽訂城下之盟、一勞永逸地「解決中國問題」。所以,前線司令官向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發了電報,要求批准打南京。


問:日本參謀本部批准了吧?


答:日本參謀本部內部還是有不同意見,但是後來對日軍部隊越過「蘇州嘉興線」一事,進行了追認,並最終拍板批准攻擊南京。


問:當時日本人所說的「解決中國問題」,指的是什麼?


答:當年日本人所說的「解決中國問題」,主要指的是以下幾個內容:承認「滿洲國」、「華北非軍事化」、承認「內蒙古自治」等要求。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求國民政府承認「滿洲國」。講到這裡,有一點值得我們大家注意,在淞滬戰役當中,日本最初還不敢提承認「滿洲國」的要求。


問:日本最初的談和條件是什麼?


答:淞滬戰役打到11月初的時候,日本政府通過德國大使陶德曼,向中方提出了以下的七項和平條件:一、內蒙古自治;二、華北非軍事化;三、擴大上海非武裝區;四、中國停止抗日國策;五、中日共同反對##;六、中國降低對日本關稅;七、中國尊重外國權益。


問:為什麼日本這個時候不提出要中方承認「滿洲國」的要求呢?


答: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事實上在1932-1937年這五年間,中日兩國政府已經就「滿洲國」問題談判過無數回,日本很清楚:國民政府不會答應這點。第二個原因,在當時的淞滬戰役中,日本軍隊打得很艱苦,傷亡慘重,日本想開個合理價、見好就收、迅速結束戰爭。


問:蔣介石不接受這些和平條件?


答:蔣介石一開始覺得這個方案可以作為談論的基礎,但是他一直在猶豫,同時也在等待赤俄的答覆。


問:等待赤俄的答覆?答覆什麼?


答:淞滬戰役打起來之後,國民政府派人找了赤俄,希望赤俄伸出援手,赤俄一直在說:你等幾天,你再等幾天,我們很快就要召開蘇維埃最高會議、要討論你這個事了,你再等等……


問:最終的答覆怎樣?


答:赤俄最終的答覆是,對不起,除了少數空軍助戰之外,我們不能派蘇軍陸軍來華助戰。可這個時候,日本說:我們一個月之前給你們中方開的和平條件,等你一個月了你都沒回復,你顯然沒有誠意,你的拖延造成了日軍在戰場上死了更多人,所以一個月之前的條件已經「過時」了。於是日本提出了追加條件:要求中方承認「滿洲國」、賠償日本經濟損失等。


問:蔣介石沒有接受,對吧?


答:蔣介石召開了國防會議,討論這個事,在會議上,有許多將領提出:割讓東北總必亡國好。但是蔣介石力排眾議,蔣介石對日本帝國表示極度的不信任,蔣說:今天割讓東北,明天就割華北,後天就割南京,日本人是貪得無厭、言而無信、得寸進尺的。正是由於這樣想,蔣介石說服了在座的將領和幕僚,會議的結果是達成了一致:抗戰到底。於是國民政府決定拒絕日本的追加條件。


問:日方沒有得到滿意答覆,作何反應?


答:日本沒有從中方得到響應,於是首相近衛文麿發表了「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宣言,所謂「不以…為對手」,就是「再也不和你談」的意思,這個宣言關閉了中日兩國談判的大門,從此日本定下了一個新的對華政策:打倒國民政府,並扶持親日人士成立新的中國政府。

馮學榮:淞滬大戰的邏輯



微店出售馮學榮所著《日本為什麼侵華》電子書,是馮學榮的代表作,也有作者簽名版的同名紙質書,請您識別以下二維碼、光臨微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我為什麼不相信宗教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馮學榮:日本人為什麼資助孫中山
馮學榮:平生最瞧不起迷信(2)
馮學榮:你的痛苦源自於三觀不正

TAG:馮學榮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馮學榮:淞滬戰役的歷史真相
馮學榮:國民革命、東亞大勢與中日戰爭
馮學榮:中華武俠的歷史真相
馮學榮:大清的版圖與民國的命運
馮學榮:伊藤博文和李鴻章的馬關談話(九)
馮學榮:伊藤博文和李鴻章的馬關談話
馮學榮:明治維新,朝鮮半島與日俄戰爭
馮學榮:寫給中國人的經濟學常識
馮學榮:徐達的鵝肉與中國人的三觀
馮學榮:抗戰敘事的七點疑問
馮學榮:讀史寫史,要講邏輯
馮學榮:孫中山為何在美國坐牢
馮學榮: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獄中供詞(1)
馮學榮:學會講邏輯,做個明白人
馮學榮:日本為何深陷戰爭泥潭
馮學榮: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供詞
馮學榮: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供詞
馮學榮:日本人為什麼尚武
馮學榮高端講座 《日本帝國的興亡與歷史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