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二戰末期出現的噴氣式飛機儘管航程短、可靠性不佳,但其在戰鬥中表現出優越的性能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卻令所有航空發達國家矚目。德國戰敗投所降之後,經過搜羅和瓜分其研究人員和研究成果的「戰役」,一場新的航空競賽拉開了序幕——隨著冷戰的日益升溫,這場競賽變得更趨激烈。


早期的噴氣式飛機仍然繼承了螺旋槳式飛機的典型特徵,二者從氣動外形到發動機布置都沒有多大差別。當時的典型單發噴氣式飛機都是短機身(相應的進氣道和尾噴管長度也很短)長尾撐布局,雙發飛機則沿用機翼短艙設計(如「流星」)。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噴氣式發動機的推力太小,無法承受加長進氣道和尾噴管所帶來的推力損失。另一方面,則是出於穩妥的考慮——對於噴氣式飛機這種新興事物,沒人知道它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沿用已有布局相對而言風險小一些。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流星」戰鬥機


二戰結束初期出現的這一批噴氣式飛機,很多都是在德、英兩國所進行的早期噴氣式發動機研究成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蘇聯在1946~1947年間推出的雅克-15/17/23、米格-9等一系列噴氣式飛機,都是裝備繳獲或引進的發動機。這些飛機性能並不出色,研究目的多於實用目的。或有少量生產,也很快被淘汰。


1947年以後出現的噴氣式飛機,則基本上擺脫了早期的試驗特色,具備了現代噴氣式飛機的基本特徵。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其性能已經有了質的提高,如有些機型的最大速度已經超過1,000公里/時,實用升限超過15,000米。而僅僅在幾年前,Me 262的最大速度才剛剛超過800公里/時,實用升限 11,000米。噴氣式飛機的發展速度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洛克希德P-80的氣動布局很有前瞻性


這期間出現的噴氣式飛機中,不乏經典之作。如蘇聯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某種意義上說,這兩種戰鬥機都具有同樣的德國「血統」。這兩種飛機的氣動外形也非常相似:都是機頭進氣,正常式布局,中等後掠翼——德國研究人員精心研究的後掠翼技術,終於在異國他鄉開花結果——米格-15強調速度,採用40度後掠翼;F-86更注重盤旋和續航能力,採用35度後掠翼。只不過米格-15是中單翼,十字形尾翼布局;F-86是下單翼,倒T形尾翼布局。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冤家:米格-15和F-86


而曾經是航空領頭羊的英國,在二戰後由於工黨政府大幅削減軍事訂貨,導致其航空工業在噴氣式飛機發展最重要的萌芽階段停滯不前,迅速滑落至二流航空國家的境地。和米格-15、F-86同期出現的「吸血鬼」戰鬥機,性能平平,根本無法和這兩種飛機相提並論。一步落後,步步落後。之後,英國雖然又推出了性能較好的「獵人」等型號,但已和世界先進水平拉開了距離。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吸血鬼」戰鬥機開創了英國噴氣式飛機怪異造型的先河


法國由於在二戰期間迅速淪亡,其航空工業幾乎完全停滯。但在戰後,法國航空工業卻快速復甦崛起。1949年,法國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達索公司的M.D.450「暴風」研製成功。這是一種平直翼戰鬥機,實事求是地說,其性能同樣不足以與米格-15這類傑作相匹敵(後來多用作戰鬥轟炸機),但它確實是法國現代航空工業的奠基石。此後,法國航空產品始終追逐著美蘇的腳步,追不上也拉不下。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以色列裝備的M.D.450「暴風」


這期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瑞典航空工業開始嶄露頭角。1948年,薩伯公司推出了J-29戰鬥機。這種飛機在研製過程中借鑒了德國技術成果,氣動外形有些類似 Ta 183,也採用了當時先進的後掠翼技術,性能直追當時一流戰機,令世人為之側目。接下來,薩伯又研製出Saab-32全天候戰鬥攻擊機,該機一直服役到1996年才全部退役。此後薩伯一發不可收拾,儘管實力不足以與美、蘇、法等航空大國抗衡,但總是能適當引進技術,研製出具有濃厚薩伯風格的先進戰鬥機,令人嘆服!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J-29,Ta 183的另一個孩子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朝鮮的天空頓時成了新一代航空兵器的試驗場。朝鮮戰爭初期,佔據絕對空中優勢的美空軍仍然使用螺旋槳式戰鬥機作為主力。但隨著裝備米格-15的中蘇聯合部隊參戰,美軍也迅速換裝噴氣式戰鬥機。噴氣式戰鬥機之間的首次大規模空中戰役由此拉開帷幕。有關朝鮮空戰的結果,各方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朝鮮空戰改變了人們對未來空戰模式的看法,也改變了此後軍機的發展歷程:螺旋槳式飛機時代的大機群編隊被證明並不適用於噴氣式戰鬥機,很快被多層配置的小機群編隊取代,二戰期間數百架飛機編隊出擊的恢宏場面不復重現。預想中的未來空戰動作「平直化」,在研戰鬥機的高空高速和重型化趨勢日益明顯。



早期噴氣式飛機的發展:美蘇瓜分德國後大搞航空競賽



正在火箭助推起飛的B-47


除了戰鬥機外,轟炸機也開始逐步應用先進的噴氣發動機。噴氣式轟炸機的出現時間較噴氣戰鬥機稍晚,以輕型戰術轟炸機居多。如蘇聯伊爾-28、英國「堪培拉」等。而戰略轟炸機仍然以活塞式發動機為主要動力,但裝備噴氣發動機的設計方案已經出現。包括在研的美國 B-36(混合動力)、B-47、英國「3V」系列轟炸機、蘇聯米亞-4 等。攻擊機則仍然在沿用活塞式發動機,並開始出現使用渦槳發動機、同軸反轉螺旋槳的型號(如英國的韋斯特蘭「飛龍」)。作者署名:方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美國航空工業騰飛啟示:中國如何後來居上實現反超?
畫飛機的那些事兒:航迷重現殲-6獵殺鬼怪經典一幕
徒有其名還是天降奇兵?二戰中各國使用的空降坦克
早期轟炸機只是精神兵器?英國掉以輕心飽嘗空襲之苦
隱身飛機的進氣道設計:6種不同方案哪種將成主流?

TAG:空軍之翼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德國黑科技: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德國生活】極端天氣席捲德國,火車脫軌,乒乓球大的冰雹,狂風暴雨…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二戰前中期的德國空軍非常強大,為何後期的空戰卻一直在輸呢
不斷變幻的戰火霓裳,二戰德國空軍的飛機塗裝
為何戰後美國潛艇技術發展如此迅猛?全托德國的福
二戰時期,美戰鬥機在德國進行「轟炸」,「炸」得老百姓樂開花
衛國戰爭中蘇聯最佳的戰鬥機,打擊德國空軍的利器,當頭一棒!
二戰期間為何蘇軍的空軍戰鬥力比不上德國和美國
美國陸軍航空隊轟炸德國:損失慘痛,轟炸機成德軍戰機靶子
顛覆大眾印象 二戰期間德國海軍「U艇」的迷彩塗裝
中國首次引進德國航空技術,技術太差勁,戰機慘遭墜毀
德國空軍戰機冒雪起飛 保護波羅的海國家領空
將無後坐力炮搬上戰機 二戰德國空軍的末日防空武器
二戰德國的變態炮——飛機坦克通吃!
越瘋狂越暴力 德國空軍在末日防空戰中使用的奇葩武器
異常威猛:首見德國空軍狂風戰轟機老鷹塗裝
惡魔的優雅:二戰時期的德國軍裝
帥炸了!中國新式軍車放棄美式風格改走德國路線 顏值爆表功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