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寫在前面

10月17日7時30分,一聲驚雷響徹戈壁,長征二號F型火箭運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掙脫大地的束縛,直衝天際。自此,神舟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員。從1999年11月神舟一號誕生到此次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該家族一共產生了11代成員,它們一脈相承,卻又代代出新,正是這個家族成員的不斷更替反映出我國航天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在新成員誕生之際,本版編輯帶領大家走進它們的世界,盤點一下這個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員。


階段一:無人飛船


代表成員: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


發射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


任務:環繞地球飛行14圈,神舟一號飛船考核了運載火箭性能和可靠性,並驗證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以及與測控通信、著陸回收等各大系統的協調性和匹配性,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編輯快評:神舟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國有了自己研製成功的飛船,從此九州蒼穹不再是美俄兩國的天下,中國人在人類最高科技成就殿堂里占上一席位置,用實力展示了新世紀中國的地位。


神舟二號


發射時間:2001年1月10日1時整


任務:神舟二號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後返回地面。在此次飛行試驗中,我國首次在自己研製並發射的飛船上開展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學等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


編輯快評:神舟二號飛船的發射是首次在三九嚴寒條件下實施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它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部分組成,除沒有載人外,整個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全副武裝」參加試驗,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是我國第一艘無人正樣飛船。

神舟三號


發射時間: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任務:神舟三號飛船是在模擬載人狀態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正式啟用了航天員逃逸救生系統,一切都按照載人的標準來實施,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關鍵性試驗。並且首次啟動船載小動量發動機,成功進行了高精度的軌道維持,為今後順利實施飛船返回計劃創造了有利條件。


編輯快評: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神秘乘客——模擬人。模擬人裝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以及形體假人,能夠模擬航天員呼吸和心跳、血壓、耗氧以及產生熱量等重要生理參數,為航天員進入太空探路。

神舟四號


發射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任務:神舟四號是在神舟一號、二號、三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飛船在飛行過程中,先後就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及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進行全面、充分的考核,為真正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輯快評:這是我國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前的最後一次無人飛行試驗,飛船的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飛行時完全一致。它的發射成功,讓中國人登臨太空的夢想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階段二:載人飛船


代表成員: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


神舟五號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所載航天員:楊利偉


任務:神舟五號是我國首次實現載人航天飛行,標誌著我國近地軌道飛行器長期運行技術日趨成熟,並為我國載人航天后續工作做了重要技術準備。


編輯快評:作為神舟家族的第五代成員,它是家族中第一個載人飛向太空的飛船,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從此,太空沒有中國人的歷史宣告結束。


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2005年10月12日9時整


所載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


任務:神舟六號飛船是一項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它執行2人多天的飛行任務,航天員要進入軌道艙工作、生活多天,多圈次進行科學實驗的操作,完成預定的科學實驗任務。


編輯快評:神舟六號飛船進行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試驗,完成預定的科學實驗任務。任務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圓滿實現了「三步走」中第一步的目標。


神舟七號


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


所載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任務:航天員翟志剛穿著我國自主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劉伯明的協助下,打開艙門,邁出了中國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出艙活動完成後,飛船釋放了一顆伴飛小衛星,這是一項填補國家空白技術的新技術試驗。


編輯快評:太空行走不是閑庭散步,而是為了完成那些自動化機械無法完成的諸多任務。從艙內到艙外,邁出的是一小步,卻承載著幾代人的夢想,凝聚著千萬人的努力。神舟七號飛船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階段三:驗證交會對接


代表成員: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


神舟八號


發射時間: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


是否載人:否


任務: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後,經過2天的追逐和5次變軌,與天宮一號成功實施空間交會對接。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持續發展必須突破和掌握的重要任務,神舟八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已經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為今後實現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奠定了重要基礎。


編輯快評:從神舟八號飛船開始,神舟家族不再「孤單」,作為神舟家族的第一個「戀愛」成員,它遠赴太空與天宮號「牽手」,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活動取得的重大跨越,中國人又向空間站時代邁進了一大步。


神舟九號


發射時間: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


所載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女)


任務: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九號飛船進行了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後,6月24日,飛船和目標飛行器分離,由航天員劉旺操作飛船完成兩個航天器的手控交會對接任務。神舟九號在太空中飛行了約13天。


編輯快評:這是我國首次完成兩個航天器的手控交會對接,使中國向建立長期軌道空間站的目標又邁近了一步。


神舟十號


發射時間: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


所載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女)


任務:神舟十號飛船進行了15天的太空飛行。在軌飛行期間,先後完成了自動交會對接、繞飛交會等技術試驗,並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宮」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編輯快評:神舟十號飛船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順利收官,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進入空間站工程建設的嶄新階段。


階段四:長期空間實驗室


代表成員:神舟十一號


神舟十一號


發射時間: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


所載航天員:陳冬、景海鵬


任務: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此次主要任務是為天宮二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特別是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技術;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後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意義: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一號飛船將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此外,神舟十一號飛船2名航天員計劃在天宮二號駐留30天,加上獨立飛行的3天,總飛行時間增加到33天,這將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編輯快評:空間實驗室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作為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的第一位載人成員,神舟十一號飛船擔負著重要使命。在這裡,我們預祝「神十一」圓滿完成任務,為祖國以及神舟家族再添光彩。


相關鏈接


太空行走:航天員離開飛船、太空梭和空間站,進入空曠的宇宙空間(包括在月球、火星和其它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它作為衡量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是否成熟的三大標誌之一,已經成為組裝空間站、航天器維修、空間科學實驗,乃至未來建造月球基地或登陸火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


艙外航天服:航天員太空行走所必須的裝備,也是世界上最複雜最昂貴的服裝,實際上是一個小型載人飛行器。不僅要有環境防護系統,具有足夠的強度,防止輻射、微流星和空間碎片對航天員的傷害;還要有生命保障系統,可為航天員出艙活動提供適當的大氣壓力、足夠的氧氣、適宜的溫濕度,以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需要;同時還要提供可靠工效保障及遙測通信保障等。


繞飛交會試驗:神舟十號飛船從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方繞飛至其後方,並完成近距離交會,這是我國首次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取得成功。這次繞飛交會試驗的主要目的是驗證航天器繞飛及多方位交會技術,這也是中國後續空間站工程建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本版稿件由王 星 秦 瞳 本報記者 張筱悅整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稱伊朗擬出售神秘無人機:已參與敘伊戰事
「招安」僱傭兵?俄擬修兵役法招募短期士兵
俄將造出壽命達100年核能電池 環保便宜無害
電磁利劍!揭秘解放軍首支電子對抗部隊
陸軍主辦無人車挑戰賽精彩落幕 體現中國最高水平

TAG:中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神舟十一號飛船抵達酒泉衛星中心
又一新突破,神舟十一號飛船10月中旬發射!
揭秘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
揭秘天舟一號:何以成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
中國運貨飛船天舟一號成功進入軌道 一次運六噸貨位列世界第一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返航利器:最後關頭高度判斷
長七火箭發射「天舟一號」飛船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將邁入新階段
「天舟一號」四月首飛,揭秘飛船里的秘密
天舟一號飛船笑傲全球:載重量是俄羅斯飛船的三倍
水手四號飛船發回第一批火星照片
笑傲蒼穹賀神州!祝賀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神舟號飛船設計師李頤黎:天宮二號其實是天宮一號「備胎」
神舟之後,中國的下一代飛船將續寫星辰大海的篇章
動態圖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全過程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4月將升空 三次加油六小時對接
不去導神星了 黎明號飛船拒絕第三次出發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全揭秘
長征七號首飛 搭載新一代飛船返回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