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

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

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



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

河北省趙縣,古稱趙州,有一座柏林禪寺。這座禪寺在唐代稱之「觀音院」,唐代高僧從諗和尚在此住錫,人稱「趙州禪師」或「趙州古佛」。


有一天,從別處來的兩位僧人拜訪趙州禪師。禪師問其中一位僧人:「你以前來過這裡嗎?」那僧回答:「沒有來過。」禪師便說:「吃茶去。」接著又問另一位僧人:「你以前來過嗎?」這位僧人回答:「曾經來過。」禪師還是回答:「吃茶去。」在一旁的觀音院院主(院監)對此非常不解,便問禪師:「沒來過的人你讓他吃茶倒算了,來過的你也讓他去吃茶,這是什麼道理呀?」禪師聽罷微微一笑,突然喊了一聲:「院主!」院監答應了一聲。禪師悠然地說:「吃茶去。」


不管是對新到的,或是曾到,甚至是已到的人,趙州禪師皆相同地奉上一杯茶,讓他們都「吃茶去」。這頗具深意的「吃茶去」,道出了趙州禪師待人接物的一片禪心,無論是誰,都以此三字示法。而寺院院監的種種疑問,無疑是茫茫苦海,是心念的墮落。趙州禪師也以一杯茶為慈舟,在電光火閃、一問一答的瞬間,將其迷失的心重新喚醒。


趙州禪師的「吃茶去」,就是教導學僧要消除妄想心,放下分別心。要全身心地投入佛法,「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要隨緣任運,當下體悟,這世界本就清凈無礙。

從趙州禪師的「吃茶去」公案來看,這位高僧特別嗜茶,在開示學僧時,順乎自然拈來的便是茶,吃茶對他來說已經變成同吃飯喝水一樣的一種本能。但這裡的「吃茶去」已非單純日常意義上的生活行為,而是藉此參禪了悟的精神意會形式,可見佛法禪機盡在吃茶之中。


趙州禪師的「吃茶去」蘊含著人生智慧,清淡而幽遠。它將深奧的道理,裹藏在喝茶這種日常生活的形式里,呈現了禪宗思想傳播的魅力,它被人們美譽為「趙州茶」。千百年來,讓無數學子得以解心靈之渴,悟禪心自在。趙州禪師也因「吃茶去」禪宗公案而名垂禪史,廣為人知。


當代著名高僧凈慧長老曾說了他對「吃茶去」的理解:


「吃茶去」公案,其含義有人這樣理解,有人那樣理解。我的理解是佛法說不出,說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親身的體驗。說得出來的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只有通過修行去體悟。就如喝茶一樣,只有自已去吃,才可品嘗茶味。所以趙州和尚對初來的、來過的、住下的都讓他們親自去體驗。我的另一種理解是叫你全身心投入。否則,說得再好也白搭。不用問這個、那個、西來意和佛,就是吃茶去。全部投入,自會明了。這就體現了茶與禪一體性的參禪學道的方法。


凈慧長老還說:吃茶去是永恆的主題,「兩千年也道不完,我們已經說了一千年,新千年又開始了,我們還得長期說下去。」

趙朴初先生為柏林禪寺從諗禪師影像碑題詩,也寫道:


平日用不盡,


拂子時時豎。


萬語與千言,


不外吃茶去。

吃茶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感恩苦難讓我值遇佛法
對治老年痴呆的靈丹妙藥
讓你輪迴受苦的源頭是什麼
禪修天地:巧辯不是禪
嘎瑪仁波切:最重要的財富是壽命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千言萬語,不如一句懂你
千言萬語也道不盡她的美 梅艷芳
千言萬語,不如一句我懂你
不訴一詞,卻千言萬語
懂你,無需千言萬語
千言萬語,不如一句「我懂你」
千言萬語,不如一句我懂你!
說千言萬語,不如為她做一件事。
只怨筆觸太笨拙,千言萬語道不盡
懂你,何須千言萬語
千言萬語不如一句話——高考加油!
萬語千言,盡在唇齒之間
懂你 何需千言萬語
懂你,何需千言萬語
懂你, 何需千言萬語
千言萬語,莫過於一句我懂你!
人生中有千言萬語 都不如這四句讓人受用
這二十年香港電影里的千言萬語欲說還休
懂你,無須千言萬語;不懂,半句都嫌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