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21君:在信息爆炸、社交頻繁的當下,我們很容易會忽略「獨處」。面對魚龍混雜的信息,我們的思路會被擾亂,時間會被浪費。而無處不在的社交則讓我們容易被負能量侵襲,無用的社交更是會令我們慢慢變得迂腐平庸。


所以,你再多事兒辦,也請記得擠出時間來屏蔽信息,暫停社交。靜下來與自己「聊聊天」。解決問題的靈感總能在獨處時迸發出來。「最真實的自己」,也往往是在獨處時才能遇見。


特別鳴謝本期主播:她買買提斯基

1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你合群嗎?

今天恰巧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的話。


他說:「自己有點像約會恐懼症重度患者,會在約好時間發一條簡訊:我不想去了,我不想見你。然後靜待拉黑。」


說實話,我還挺喜歡這樣的人的。所以我給他回了句:我經常。


他笑,我就補了一句:「沒有為什麼,就是不想去。」


然後他說,現在對方已十分生氣的發了十多條語音,但我一條沒聽。我說,我也是這樣,我現在特別害怕語音。後來我們都樂了,一如朋友認為的:

「電話是帶有侵入性的,而我也把屏蔽信息當成防衛。」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已開始學習自我防衛了。而所謂的防衛,就是避免信息干擾。


2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在這高感知的時代,我不知你是如何看待信息的。


我已經刪掉了一系列的資訊類平台,除了自己定期訂閱的特別冷門的號,例如關於量子力學、大數據、航空、VR的領域之外,我甚至已經不關心金融、娛樂、社交一類的,藝術類的信息偶爾關注,也僅限於自己喜歡的藝術家,那些沒有哲學系統的創作者,我也已經不關心了。


而當朋友圈出現熱點或者娛樂花邊時,我很輕易地看出,


「哪些是涮大眾智商的,哪些是利益博弈,哪些是新聞(只是新聞)。」

我覺得這個時代的部分新聞從業者太敷衍了,純粹的報道早已讓各大平台缺乏亮點,而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從良知、傳媒倫理等層面帶給大眾真正有用的東西。


「簡單說,在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機器人寫作都來了)我們的大腦還跟不上技術。」


所以,我們並不能分析出哪些內容是有價值的,而哪些內容是浪費時間。


在我看來,屏蔽絕大多數信息,是對自我靈魂的保護。我不渴望自己被噪音侵襲,也不希望自己被輿論綁架。


避免被噪音侵襲,其實是確保自己時間不被浪費的保障。


3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說到浪費時間,所謂合群的社交和聚會是我第一時間屏蔽的。我已完全放棄日常的社交和聚會了。


更多時候,一如你們所知道的,我會帶三兩本書去吃一碗茶泡飯,在我游泳之後。


在日常中,絕大多數的聚會都是無意義的。


「如果說獨立思考的個體是具有群體的智慧的(例如,將一萬個人隔離在不同房間,讓大家去猜大象的重點,平均值,或者,中位數,都是無比接近真實的大象重量)但事實上,現在的我們其實已經缺乏個人判斷了,甚至形成「系統性偏差」。


雖然說,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但毫無意義的聚會和社交只會讓我們更加平庸和愚昧,我們不僅個人的懶惰、無所是事、不思進取,我們更影響了別人的人生軌跡。


所以,但凡遇到聚會,我都很謹慎。


一是避免自己不成熟的觀點會影響到別人;二是避免別人的負能量影響自己的情緒;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或許只能做好自己。這點既是明哲保身,也是不想耽誤別人前途。


當然在這裡,不是說不聚會。我身邊也有一群在各個領域很厲害的朋友,我們會每月見一次,不湖吃海喝,不浪費時間,而是彼此交流不同領域的觀點和信息,我們分享彼此獨立探索後對未來的理解。


而在其他日子裡,我們選擇不打擾。


我們尊重每個人的獨處時間。


4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我曾經用漫長的時間去對話孤獨,我也曾經有很焦慮不安的日子。


直到後來,我開始享受獨處。


身邊很多朋友說我變了,變得不合群了,也變得很高傲了。


其實並沒有。


我只是不想說一些我想不明白的話題,我只是不是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去耗費腦力。前段時間有推薦米蘭昆德拉的《慶祝無意義》,很多人看不懂,大家以為作者要表達的是無意義的生活狀態。


但其實那本書的本質是,如何在無意義的生活狀態中,珍惜因為無意義而留給(歸還給)自己的時間,如何在無意義的時代學會獨立思考。


信息大爆炸時代對人類智能進步的最大傷害就是:


大量的、措手不及的信息,引發你本能(獲知欲)的恐慌;


一如越買書你越焦慮一樣,你本能地去擁抱信息,但發現自己其實不能掌握任何信息;


甚至,這些信息毫無價值。


而獨處會讓你和這個旋轉上升的時代暫時斷開關係,從而,找會原本自己,作為個體的,位置。


5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位置很重要,高質量的獨處,就是「找到位置」。


關於位置的第一點是:你現在在哪裡?


任何人看到的世界,其實都只是冰山一角。


但我們總認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


獨處第一個告訴你的就是,你到底在哪裡?你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嗎?


當你把手機關了,其實也不會有太多人找你,你以為自己和朋友圈的關係很近,但其實不是,只是你以為自己很近。所以,如果想要獨處,那就先關掉手機,試圖三小時不開機,然後尋找自己平常日子裡應該做的事。


關於位置的第二點是:你怎麼看關聯?


當你獨處時,你會發現事物的定價權變了。


定價權變了就是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變了。


因為這個時候,你和任何人都沒有關聯了,誰也不能影響你的判斷,也不能影響你的智商,你開始發現,這個商業社會給我們創造了很多不真實的消費需求,其實很多商品都是泡沫,都是吹起來的曇花一現的「蛋糕」(恩,蛋糕,資本市場很熱衷的一個詞),你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其實是很樸實無華的。


你可以去吃日料河豚宴,你也可以吃老火白粥就榨菜。


那麼問題來了,你到底要什麼?


關於位置的第三點是:你在宇宙哪裡?


這其實是你和生命、宇宙三者間的關係。


你是在生活看日常,在地球看宇宙,還是站在當下看漫長的人類歷史時空。當每個人排隊面臨最後一扇門(死亡)時,你有考慮過自己如何面對嗎?


你會悲傷、欣慰、恐懼、感慨還是選擇逃避?


你現在所認為的快樂,還是真的快樂嗎?


你目前所擁有的全部,還真的是存在嗎?


當我們站在獨立的一個點看浩瀚的宇宙時,星辰大海從來就不是什麼文藝裝逼的詞,而是悲涼凄愴,在那個瞬間,你會發現生命是淺薄的,你也會明白,芸芸眾生,那些短暫的快感是淺薄的,而當你站在這個緯度去看目前所有的事業和商業邏輯時,你會發現,本質如此簡單。


然後你開始懂得,去偽求真。


這就是獨處的力量。獨處之後,你看很多事,都更清楚明了了。


6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獨處背後的冥想,讓你回歸宇宙公民的角色。


用羅素的話來說:


「冥想是個好東西,它不僅擴大了我們思想的客體,同時也擴大了我們行為和感情的客體。它讓我們不只是屬於某個城市、某個國家,而是屬於整個宇宙,成為宇宙的公民。在宇宙公民的身份中,就蘊含著將人從奴役和絕望中解放出來的部分。」


這句話怎麼理解?


說白了,在你獨處時,你現實的一切都不能定義你目前的價值、地位、身份,你自有邏輯,而你的身份也就回歸到宇宙和人關係的本身。


而所謂高質量的獨處,就是:


「你開始不自我、不自私、不自負地去理解你和宇宙的關係,通過非我,能將自我的界限無限放大,通過宇宙的浩瀚,那個冥想宇宙的心靈也隨之分享了永恆。」


那個時候,你會獲得宇宙真正要傳遞給你的信息。你也會屏蔽日常生活很多的不公平、隱忍和榮辱。


做宇宙公民的老司機。


最終,你更廣博的理解這個世界。


最後想說的是:


宇宙從來都沒有要求我們要做一個合群的人。與其在平庸無能的日子等死,不如做一個孤傲獨立的思考者。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21君


你有「獨處」的習慣嗎?在社交發達又頻繁的現今,你是如何保證自己的「獨處時間」的呢?你認為「獨處」給你自己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麼?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

低質量的合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點擊播放 GIF/235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脫歐恐慌漸退 英國房地產市場迎來窗口期
中國買家20套美國別墅繼承之殤:遺產稅高達40%
人生的三個意義:有事做,有人愛,有苦受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低質量的陪伴,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與其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女人,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低質量社交,不如高質量獨處!
女人,其實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贊那度分享
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低質量的圓滑,不如高質量的實在
「低質量的愛情,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低質量的狂歡,不如高質量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