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得定之後,如何修行

得定之後,如何修行

得定之後,如何修行



「鑽杳冥」一語,源自李涵虛的《收心法雜談》。所謂「鑽」者,比喻靜定層次之深遠也;所謂「杳冥」者,比喻靜定狀態之寂靜虛無也;何謂「鑽杳冥」?「虛空藏心,靜默息神」,進入「靜定」回到寂寄虛無的「先天狀態、無為真境」中去,即謂之「鑽杳冥」。

對於「鑽杳冥」,李涵虛在《收心法雜談》中曾反覆多次論說。他說,「凡做功夫,鑽杳冥是第一樁難事。但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必有真杳冥,乃有真虛無」;他還說,「大道者,先要清凈身心,調理神氣。其甚者,要能放下一切,鑽入杏冥。必有此等真功夫,然後有真效驗」。可見,對於丹道,「鑽杳冥」是登堂入室的必經之路。


讓我們回顧一下,從入門到登堂,一路行來的「丹道風光」。


一、「建立孤立條件反射弧」的階段


即修法階段、以假修真階段、入靜階段。

丹道入手,大多「一念代萬念」,比如修習隨息、守竅、觀光、聽息......等「有為法」。


修習這些「有為法」時,大腦皮層便會形成了一個中等強度的孤立興奮灶(亦即優勢興奮中樞);多次修習這些「有為法」後,大腦皮層又會建立與之相應的條件反射弧;再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習後,這個條件反射弧便會得到不斷強化。


以隨息法為例。修習日久,必然就會達到「一息一念」的程度。所謂「一息一念」,即每一次「呼氣」時「意念」都自然的「覺察」一下;並且,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它「念頭」。「呼氣」與「意念」如此的「一一對應」,這就稱之為「一息一念」。


其實,「一息一念」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孤立條件反射弧」的最終建立。


此階段的練功訣竅是「勿忘勿助」。

二、「拆除孤立條件反射弧」的階段


即忘法階段、降心為不為階段、得靜未定階段。


還是以隨息法為例。


達到「一息一念」後,如果師父要求後學「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輕越妙」的話,情況又會怎樣呢?


既然「孤立條件反射弧」已經建立, 既然除了「那一念」之外,我們再也無法(在功中)生出別的念頭,並已形成習慣。那麼,這時再要求「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輕越妙」,其實也就是逼迫我們——不光那些以前就已經掃除乾淨的「萬念」還要繼續清掃之外,現在,連「那一念」也要開始滅除了。

想像一下吧!修行之前,我們的後天意識「處處可以落腳」;「一息一念」後,我們的後天意識「只有一處可以落腳」;而在忘法階段,就連後天意識「唯一的落腳之處」也要拆除,後天意識還能到那裡去呢?真的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啊!!!


如此用功,則後天意識的「落腳之處」必定漸漸縮小,最終便到了「無立錐之地」的地步。不管後天意識有多麼頑固,到這地步,它也只能無可奈何的被迫放下(即撒手)了。


能如此,則此階段的功夫,完畢!


後天意識是非常頑固的,這一階段比較艱難,多說兩句。

在「為不為」階段,練功訣竅已不應再是「勿忘勿助」,而是要「空空忘忘」,主動遺忘了。


這時,必須要「心神默默,氣息綿綿,皆入於杳冥中」(《明道語錄》)。也就是說,氣息出入自然、輕柔、細緩,而且是神息相依,神息兩忘;最重要的是心態靜之又靜,清之又清,一切放下,全體皆忘。


在「為不為」階段,雖然重在泯滅後天意識,但又不能忽視先天元神的主宰作用——即在「為不為」的狀態下,既要盡量減弱意念的強度,降低覺醒水平,又要始終保持「一點警醒不滅」。道書中稱此為「一靈獨覺」,古人謂之為「將道心返入虛無也」,我謂之為「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輕越妙」。


在《道德經注釋》中,黃元吉說:「每靜坐一次,管他杳冥不杳冥,總將我元神發為真意以為之主,即至杳冥久久,我亦以元神主宰之而變化之,此外不參一見,不加一意,方是上上乘修鍊之道。」他還說,「靜為元神,動為真意。萬象皆空,一靈獨覺,此為真意。意發而心仍無物,始為真意。」


可見,在入靜定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真意的內在統攝,要麼心神散亂,要麼陷於昏聵枯坐,也就無法最後進入到「鑽杳冥」的境界了。


最後,雖然由「忘法為不為」進步到「鑽杳冥」比較困難,但也不過是賣油翁的手藝——「唯手熟耳」罷了。


李涵虛在《收心法雜談》中說得很好:「我勸人先在虛空中自煉,靜之又靜,定之又定,無人無我,無無亦無,自然入得杳冥。」


而史從龍在《道鄉集》也說:「以虛無為藏心之所,以靜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氣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


三、「鑽杳冥」階段


當後天意識因無立錐之地而被迫撒手後,必然會出現「萬念俱泯」、「五感封閉」、「一靈獨覺」等情況。這樣,後學就來到了「鑽杳冥」階段(即「得定階段」),而「炁穴」、「丹田」、「玄關」等現象也就自然的、不教自會的跟著依次發生。


對於丹道,「鑽杳冥」是登堂入室的必經之路。因為「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先天之炁原無形象,非虛極靜篤不生」(《道鄉集》)。所以,內功修鍊必須「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悟真篇》),必須「無中生有采先天」(《合宗明道集》)。


古人曾描述過達到「鑽杳冥」後的具體情況。


黃元吉在《道德經注釋》中說:「至虛至靜,不異痴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鴻蒙未判之氣象,所謂道也。忽焉一覺而動,杳冥沖醒,我於此一動之後,只覺萬象成空,一靈獨運,抱元守一,或雲真意,或雲正念,或雲如來正等正覺」。


李涵虛也在《三車秘旨》中說:「杳冥中有氣,一神獨覺,此乃真息也。真息發現,熏心酥醉,還要按入腔子里虛無竅內,積之累之,則命蒂生而陽氣自長,乃可以開關運氣矣」。


李涵虛還在《收心法雜談》中說,杳冥久久,神息自然進一步融合,於是陰陽「不交媾而自能交媾,以至陰中生出陽來」。


史從龍在《道鄉集》中也說:「坐到靜極,忽然一動,此動即先天氣也。先天氣既動,即欲拱關而出,我以目光靜照動處,後天息氣自然與心相依,亦回至動處也。」(這就叫後天見先天。二氣相接,便覺恍恍惚惚,似乎有物,杳杳冥冥,似乎有信。)


綜上所述,「鑽杳冥」確為得定之後,進一步修習的重要「方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修道者如何謀生?
痴人說夢
修鍊遠古的道與特異功能
年輕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TAG:內丹 |

您可能感興趣

立得定,方见脚根;脱得开,才是胸襟
立得定,方見腳根;脫得開,才是胸襟
女人不是不能失戀,而是不能被一個自己認為吃得定定的男人放棄
南懷瑾老師:不把心沉下去,純陽之氣無法上升,永遠不會得定
能忍的人容易得定
《值得定律》
搞得定老幹部撩得了小花,原來你竟是這樣的陸毅
美國最拿手領域,中國即將取得定價權!一旦發力唾手可得
當爹當媽都不易,腦洞得多大才能搞得定娃
民間故事:為女兒招親,卻招來了一個姑娘,女兒居然也同意,他只得定下婚期
肝病患者記得定期複查 識破肝病慢動作!
劉亞仁:演得了偶像劇,搞得定老戲骨
格林提出幫忙換防哈登被拒,卡哇伊:我搞得定
圓珠筆繪畫的魅力,這種畫法不是一般人能搞得定的
這 8 個時髦的設計感首飾品牌,千元以下搞得定!
經典義大利肉醬的做法,新手也能搞得定!
西門慶搞得定潘金蓮,為何潘金蓮卻搞不定武松?
達照法師:得定的過程
搞得定水腫,還能消脂瘦身,升級的荷葉茶有多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