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陽貨第一章至第三章

陽貨第一章至第三章

陽貨第一章至第三章



陽貨第一:陽貨欲見孔子章

【原文】: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解讀】:


陽貨,即陽虎,季氏的家臣,時已專國政。他想見孔子,也非惡意,無外是想孔子幫他,但陪臣執國命,大綱已亂,孔子顯然是不願意的。他乘孔子不在家,送一熟豬,按禮孔子就必須回見謝他。孔子無奈,也乘他不在家時去,結果偏偏在路上遇到了,不講話自然不可能,否則就表示斷絕了,這顯然不妥。於是便有此章這番對話。

不過,孔子的應對有理有節。隨問而答,談得都是道理;答而不辯,謙虛但不詘身。


做人之難,便難在這種不得已的時候。


陽貨第二:性相近章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解讀】:


孔子講的性,偏於後儒區分出的氣質之性;後儒講性,著意在賦予人的規定性上,即善。為示區別,特標明是性之體。講性體,人都一樣,如孟子講性善,就不存在相近相遠的問題。


如此看孔子講的性相近,習相遠,便容易在自己的日常經驗中印證。本來大家都差不多,但因為環境習染不同,便漸漸相差遠了。


整個《論語》都充溢著這樣的經驗氣息,但其中又涵有「性」這樣的抽象觀念。後儒不斷闡釋,儒學因此建構,這構成了儒學基本的理論樣式。


陽貨第三: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章

【原文】:


子曰:「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解讀】:


常認為此章接著上章講。性近習遠雖適用於大多數人,但也有極少數人,上知與下愚者,卻不適用這一原理。

天才與智障雖是極少,但肯定是有的。只是生而智障者明顯,天才卻不容易發現。有時天才與弱智甚至很難區分,故常被埋沒。當然年少就彰顯天分,終被捧殺的也有。


除了天生智障,前人更著意指出,下愚就是自暴與自棄者。聞善言而不信,遇善事而不為,前者是自暴,後者即自棄。人很容易隨時犯此自暴自棄,而一旦犯此病,即落下愚。


何俊


男,1963生。現任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副校長,兼國學院院長,兼任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哲學與思想史,曾出版《西學與晚明思想裂變》、《南宋儒學建構》、《事與心:浙學的精神維度》、《師英錄》、《不舍國學》等著作。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在古代不會說「普通話」怎麼當公務員?
一篇文章,帶你輕鬆看懂中國古代建築的演變!
厲害了這個東林黨領袖!既能與權貴作鬥爭 又能教育好兒女子孫
這個村子,兩千年來出了59個宰相,59個將軍!有何秘訣?
最偉大的教育 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陽貨第四章至第六章
陽貨第七章至第九章
陽貨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一章
陽貨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陽貨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
陽貨第二十二章至第二十四章
455《論語·陽貨第十七·禮雲禮雲》
463《論語·陽貨第十七·孺悲欲見孔子》
454《論語·陽貨第十七·女為周南召南矣乎》
穿越歷史看孔子之陽貨是個什麼貨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