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針灸非遺傳承人賀普仁的對穴秘籍

針灸非遺傳承人賀普仁的對穴秘籍

針灸非遺傳承人賀普仁的對穴秘籍(本文來自中醫古籍APP,中醫古籍收錄了二千多本珍貴中醫書籍,其中很多都介紹了針灸的妙用,了解中醫學習中醫養生請認準中醫古籍app,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均可下載)

導讀:本文選取了賀普仁老先生常用的兩組對穴與大家分享,這兩組對穴搭配精妙,應用方法也不是第一次見到,是前人的寶貴經驗,有的我還親自用過,效果很好,分享給大家。針灸非遺傳承人賀普仁的對穴秘籍勞 宮、照 海

勞宮為手厥陰心包經滎穴,心包經起於胸中,最後進入掌中,出於中指端,並從勞宮分出支脈,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勞宮位於掌心,可治療掌部疾患。滎主身熱,善於瀉熱,《針灸甲乙經》言勞宮主:「掌中熱」,對手掌的痛癢、起疹等有很好療效。

照海為腎經穴,足少陰之脈入肺,循喉嚨夾舌本。若肺腎陰虛,虛火上炎,可致咽喉疼痛、乾咳、咳血。照海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腎經脈氣歸聚於此而生髮陰蹺,通陰蹺、陽蹺脈,合於膈喉嚨,可滋肺腎之陰,清降虛火,故可治療上述諸症。

《攔江賦》言其治療「噤口喉風」;《標幽賦》雲照海主治「喉中閉塞」。因其益陰清火,滋水涵木,還可用於治療癭瘤、癭病等疾患。

勞宮、照海配伍應用,可治療口腔潰瘍。口舌為心之苗,故勞宮可瀉心清火,止口舌疼痛,《針灸大成》云:勞宮主「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瘡」。有補腎滋陰之效,取照海益陰填精,引火下行而口瘡可消。心包經五行屬火,腎經五行屬水,水克火,兩穴相配既滋腎水,又清心火,這組穴有補有清,剛柔相濟,相輔相成,充分發揮了協同作用。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中醫又稱為口疳。其特徵是口腔黏膜上出現黃白色如豆大的潰瘍點,數目不等,有劇烈燒灼痛,具有周期性複發的規律。外感風熱之邪;或過食肥甘厚味,心脾積熱;或思慮過極,心脾兩虛;或腎精虧損,虛熱內生,虛火上炎,均可致本病發生。偏熱者,伴有發熱口渴、便結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偏虛者,伴有五心煩熱,失眠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一般來針灸科求治的患者大多已經治療過一段時間,但效果不太明顯。很多人治療本病大多採用清熱瀉火之法,殊不知本病看似癥狀單一,但如若不抓住根本也很難奏效。本病不僅僅是局部病變,與臟腑有密切聯繫,因此在治療時應注意調整全身,局部與全身並重。

《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明確指出「諸痛瘡瘍,皆屬於心」,明代《景岳全書?口瘡》曰:「口瘡……雖久用清涼,終不見效,此當察其所由,或補心脾,或滋腎水」,《壽世保元?口舌》言:「口瘡者,下焦陰火也」,這些著作中對於口瘡的虛實證治進行了詳明的闡述。

選用心包經勞宮穴、腎經照海穴治療本病針對了病因病機,故可奏速效,還可配湧泉等一起應用。患者應注意口腔衛生;並少食辛辣等刺激食品,戒煙戒酒,保持充足睡眠。

1驗案一

張某某,男,59歲。

主訴:雙手掌起疹16年,加重2個月。現病史:16年來,手掌經常起濕疹,奇癢難忍,時有潰爛流水,時好時發,近2月來加重。納食可,二便正常。

望診:雙手掌潮紅,掌面起滿小皰疹,流黃水。舌淡紅,苔薄白。

切診:脈沉。

診斷:濕疹。

辨證:濕毒浸淫肌膚。治法:化毒解肌。

取穴:勞宮。

刺法:以1寸毫針,刺入5分深,行瀉法。

經16次治療,濕疹消退,不癢,不流水,雙手掌皮膚基本正常。3年後追訪,一直未再發作。

2驗案二

馬某某,女,13歲。

主訴:扁桃體肥大已四五年。

現病史:患者四五年來扁桃體肥大,常常感冒,咽喉腫痛,發熱,每次均需注射青黴素方能奏效。近3日來自覺咽喉略有疼痛,口乾不欲飲。

望診:舌紅苔薄黃。切診:脈細。查體:咽兩側扁桃體肥大,略紅。

辨證:體內蘊熱日久,耗傷陰液,壅滯經絡。

治法:瀉熱護陰,通經利咽。

取穴:照海、阿是穴(腫大之乳蛾)。

刺法:以毫針刺照穴留針;以火針點刺腫大之乳蛾,有惡血流出時,將其咯出,後以凈水漱口。

患者每周治療兩次,共治療3次,腫大之乳蛾消失,咽痛緩解。

丘 墟、照 海

丘墟為足少陽之原穴,具有清宣少陽鬱熱,清瀉肝膽火熱,疏利肝膽之功,臨床應用範圍廣泛。賀老用本穴主要治療肝膽疾患和少陽經分布區域內的病變,如:膽囊炎、膽結石、帶狀皰疹、疝氣等病,同時治療因肝膽功能失調所致的胸脅脹滿疼痛、目痛、耳鳴耳聾等症。

本穴的臨床應用在古代醫籍中已有很多記載,《針灸甲乙經》:「目視不明……目翳……兩脅痛,腳廢轉筋,丘墟主之」;「寒熱頸腫,丘墟主之」;「大疝腹堅,丘墟主之」。《千金方》:「丘墟主腕不收,坐不得起,髀樞腳痛」。《醫宗金鑒》:「膽原主治胸脅滿,痛不得息,牽引腰腿……足脛難行等症。」該穴為原穴,《靈樞?九針十二原》云:「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原穴可以反映臟腑氣血的變化,臟腑出現病理變化後在原穴出現反應,根據這個特點我們不僅可以用該穴進行治療,還可以用於診察,賀老在針刺前經常觸壓患者的丘墟穴,以感知病情變化。

治療時,賀老多取透刺的方法。照海為足少陰腎經穴位,陰蹺脈所生,八脈交會穴之一,與丘墟分別位於內、外踝下。由丘墟向照海方向透刺,以在照海穴處觸摸到皮下針尖為宜。

採用先瀉後補的手法,具有疏肝解郁,調氣止痛的作用,達到少陽經氣疏通以利轉樞、陰經氣血充足的效果。一針刺兩穴,可減少患者疼痛,又可增強穴位作用,事半而功倍。

1驗案一

國際友人,女,70歲。

主訴:左脅痛數年,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曾檢查肝功、肝膽B超以及十二指腸引流均未見異常,西醫治療無效。

望診:舌苔白。切診:脈弦滑。辨證:肝鬱氣滯,經氣阻塞不暢。

治法:條達肝氣,通調經絡氣血。

取穴:丘墟透照海(患側)。

刺法:捻轉補瀉,先補後瀉。針後即刻疼痛減輕。

2驗案二

周某某,男,50歲。

主訴:左側肩胛縫隙處疼痛數日。

現病史:參加勞動時,突然感到左側肩胛縫隙處疼痛,5~6日後痛勢加劇,繼之波及左側脅部疼痛不已,呼吸加劇,咳則更甚,經服藥物後無效。

望診:舌質紫黯。切診:脈弦緊。

辨證:勞動時用力不當,致使經絡氣機不暢。

治法: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取穴:丘墟透照海、曲池(患側)。

刺法:行捻轉手法,先補後瀉。留針30分鐘。

起針後,氣舒而痛止,欣然而去。

友情提示:現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疾病都開始年輕化,學習中醫養生,保養身體健康,首選中醫古籍APP

神黃信息》》》》》》》》》》》》》神黃招聘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蘇州非遺傳承人展示蘇綉技藝 傳承非遺文化
尋訪非遺傳承人 一位五代中醫傳承人的憂愁
非遺傳承人羅子鳴講「中醫」的兩層古義
一生情系廊橋——非遺傳承人吳復勇
尋找津城非遺傳承人!
非遺人 非遺事 常州梳篦省級傳承人——邢糧
針尖上的傳承:洛陽李氏中醫針灸傳承人李國旗
非遺進校園 南昌「宣紙刺繡」傳承人傳「絕技」
柳惠武:國家非遺傳承人教你「遇見好孕」
郭德綱口中「德藝雙缺」的老藝人 卻是太平歌詞非遺傳承人
深切緬懷嵐縣國家級麵塑非遺傳承人李成秀老師
《江城非遺坊》專訪 根雕藝術傳承人鍾明
吉林省地方戲曲非遺傳承人對話動漫論壇舉行
政府拍教學片留存非遺「基因庫」 不少已無傳承人在世
遵心問藝,用心制茶——記蒙頂山茶非遺傳承人張躍華
《匠人故事》新疆葫蘆雕刻藝術非遺傳承人-李姬
中道禪舞傳承人 吉祥 靈仙
臨沂費縣四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針灸治耳聾,火針祛疼痛……看中醫非遺傳承人玩轉各類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