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陽貨第四章至第六章

陽貨第四章至第六章

陽貨第四章至第六章



陽貨第四:子之武城章

【原文】: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解讀】:


禮樂化人,不在人的多少,也不在人的身份,皆有功效。人很容易因人少而省略一些過程,也很容易因人身份卑微而不屑認真相待。結果,做了如同沒做,與人無益,與己有害。

此章又記錄了孔子的失言。聖如孔子亦不免有失,但一旦知之,即予糾正,即便是面對學生,或別的什麼人。


或以為儒家講禮,身份意識很強,束縛人,但此章足見孔門之內並無思想交流的障礙。其實,當仁不讓於師,與西賢所謂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心同理同,異曲同工。


陽貨第五:公山弗擾章


【原文】: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解讀】:


公山弗擾是季氏的宰相,憑藉費邑叛亂,派人來請孔子。據《史記》,那年孔子五十歲,一直沒有行道機會,念及周文王、武王起初也只是從豐鎬稱王而興周,故頗為心動,欲前往借費邑而在齊魯復興周制。子路勸阻孔子,以為沒有機會就算了,費邑不值得去。孔子最終沒有成行,但原因並不清楚。


人總希望能夠做些事,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人又無法選擇時勢,正如諺云: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孔子的這段故事,正揭示了人的這一宿命。


陽貨第六:子張問仁章


【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解讀】:


仁者,不唯成己,且在成物。此章似側重於成物,只是成物的根本仍在自己的修為,成己與成物是不可分的。


恭、寬、信、敏、惠,功效在外,用力在內。比如對人恭,自己便不會去欺侮人,別人反過來也不會輕易欺侮自己。寬與得眾,信與任事,敏與成事,惠與用人,都是如此。

恭、寬、信、敏、惠,同時也似有遞進的內在邏輯。但凡成物,都需得人相助,而恭是起點。對人恭,人才會與自己交往,而後能寬、能信、能敏、能惠,才足以最終成事。


何俊


男,1963生。現任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副校長,兼國學院院長,兼任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哲學與思想史,曾出版《西學與晚明思想裂變》、《南宋儒學建構》、《事與心:浙學的精神維度》、《師英錄》、《不舍國學》等著作。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補冬不如補霜降,如何在秋冬養出健康?
問鼎中原 三令五申 甘拜下風都出自於這裡 你知道嗎?
陽貨第一章至第三章
在古代不會說「普通話」怎麼當公務員?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陽貨第七章至第九章
陽貨第一章至第三章
陽貨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
陽貨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陽貨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一章
陽貨第二十二章至第二十四章
455《論語·陽貨第十七·禮雲禮雲》
454《論語·陽貨第十七·女為周南召南矣乎》
463《論語·陽貨第十七·孺悲欲見孔子》
穿越歷史看孔子之陽貨是個什麼貨
陽貨為啥非和孔子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