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學》講讀

《大學》講讀

《大學》講讀



1

講座問答


《大學》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大學》是儒家經典之一,居「四書」之首,「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的核心是三綱八目,是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藍本。《大學》的作者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大學》是曾子的述著。


曾子是誰?

曾子(前505—前432)名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武城(現山東境內)人,是孔子的學生,被後人尊為宗聖。曾氏家族認為,《大學》和《孝經》是曾子的述著。曾子有許多名言為後世所傳誦,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大學》有什麼版本?


主要版本有兩個,一個叫古本或叫原本,出自《禮記》第四十二篇,古本不分經傳。另一個叫改本,也叫朱熹本,分為《經》一章,《傳》十章,改本增添了「格物致知」的內容。


《大學》有什麼名言為人們所熟知?


《大學》有許多有名的詞語,例如「三綱八目」,其 中「三綱」是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綱八目」的內容不僅為人門所熟悉,而且成為 一些大學的校訓,如河南大學的校訓是「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香港大學的校訓是「明德格物」,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的校訓是「窮理致知」等。

學習《大學》可以用什麼方法?


《大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學習經典有很多方法,比如讀背法,註解法,應用法,過門法等。在這個課程里,我們主要用過門法。


什麼是過門法?學習《大學》為什麼要用過門法?


過門法又叫三重門法,三重門是指文字 門,行事門,心意門。其中文字門是解決理解問題,行事門是解決言行問題,心意門是解決意識問題,對應的方法是文法,行法,心法。過門法是一種綜合方法,它 包含了前面所說的讀背法,註解法,應用法。過門法既有利於解讀經典,又有利於修養身心。由於《大學》強調修身,所以用過門法。過門的目的是為了登堂入室, 步入中華經典文化的殿堂。


「《大學》精選解讀」要過哪一重門?

這個課程要過文字門,因此以文法為主。文法主要用讀背法和註解法,其中讀背法包括朗讀法和背誦法,註解法包括他注法和自注法。


這個課程有什麼特點?


這個課程會系統地講解《大學》全文,把註解法、讀背法等經典學習方法和盤托出,把記憶經典的息誦法公諸於眾,帶領學員領略讀書修身的妙境,掌握讀書「一門深入、一通百通」的鑰匙。


「《大學》精選解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主題 有:大學三綱、思得六步、近道三要、八目先序、八目後序、修身為本、君子慎獨、小人閑居、誠中形外、十目所視、心廣體胖、有斐君子、切磋琢磨、沒世不忘、 克明峻德、日新又新、人不如鳥、為人五止、聽訟無訟、修身五正、心不在焉、齊家五辟、知惡知美、教家成國、孝者事君、心誠求之、一言僨事、堯舜帥民、有己 求人、宜其家人、宜兄宜弟、其儀不忒、絜矩之道、所惡六合、民之父母、民具爾瞻、得眾得國、有德有人、財聚民散、善則得之、休休有容、人有己有、人有媢 疾、仁人愛惡、見賢不舉、拂人之性、生財有道、以財發身、不畜斂臣、以義為利。

《大學》講讀



2


大學三綱


一.朗讀


內容:首先朗讀《大學》總綱,然後朗讀「大學三綱」: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要領:中音,聲音響而不尖;勻速,語速從容不迫;專註,眼口耳心四到。


二.書寫


抄寫「大學三綱」,要求:形正,坐姿中正;心正,心無雜念;字正,筆畫端正。


三.註解


1.先註:不看他人的註解,直接寫出自己對「大學三綱」的理解。


2.他註:


大學:(1)博學。(2)相對於小學而言,古人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3)使人成聖的學問。


道:(1)路徑。(2)方法。(3)原理、原則。(4)高層次、高目標的修鍊,相對於「術」而言。


明明德:(1)彰明光明的德行。(2)明了意識本有的靈明狀態。


親民:(1)親近民眾。(2)親通新,使民眾棄舊圖新。


止於至善:止,到達,不遷移。至善,最完善的境界,一指中庸的境界,一指大公的境界。


3.後註:參考他注,重新註解「大學三綱」。


4.比較:對照先注和後注,找出兩者的差異,思考並寫下其中的原因。


5.心法:《大學》是修身成聖的學問,其綱要在於:先知內,後達外,再融通內外達於中。


四.背誦


方法:先聲誦,次默誦,再心誦,後息誦。


要求:端身正坐,放鬆形體,調整呼吸,專一心念。


五.功課


1.根據前後兩次註解的內容,寫一篇學習「大學三綱」感想。


2.嘗試把「大學三綱」的心法要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並寫下實踐體會。


「大學三綱」一節共有四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下面對這四句話做一個概括性的介紹。


1.大學之道


理解「大學之道」可以選擇兩個角度,一個是從文字的角度,另一個是從《大學》內容的角度。從文字的角度來看,「大學」是一門使 「小人」變為「大人」的學問,而「大學之道」的最終目標是使自身和社會到達完善的境地,即「止於至善」。從內容的角度來看:「大學之道」是一條先修內後達外的內聖外王之道,其中「明明德」是內聖,「親民」是外王。


2.明明德


理解「明明德」可以從《大學》八目切入,八目中的前五目對應著「明明德」,由於經文對格物、致知沒有給出明確的論述,因此我們就從誠意、正心、修身這三目的內容和方法來理解「明明德」。誠意是針對意識活動的真實性而言的,讓人做到真心實意;正心是針對意識活動的狀態而言的,讓人做到平心靜氣;修身是針對意識活動的參照標準而言的,讓人做到無固無我。由此推出「明德」是指人意識活動的自然狀態,「明明德」是指了解並保持意識活動的自然狀態。


3.親民


「親民」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為親愛民眾,另一種認為「親」通「新」,解釋為使民眾棄舊圖新。從《大學》修身的原理來看, 「親民」與「新民」 是相互依存的,「親民」是基礎,「新民」是目的。沒有「親民」,「新民」就會因脫離民眾而變為一廂情願甚至擾民;沒有「新民」,「親民」就會變為四方討好、媚俗趨時而成為「鄉愿」,不能化民易俗。就過程來看,應該是先「親民」後「新民」。


4.止於至善


綜合朱熹和王陽明的觀點,「止於至善」不僅是對「明明德」、「親民」的提升。也是實現「明明德」、「親民」的內在依據和方法。其中的「止」不是靜態的停住,而是動態的「隨住」。而「至善」的境界是內為中庸外為大同。簡而言之,「止於至善」可以理解為念念皆善,時時行善,內外融通,豁然大公。


綜上所述, 「大學三綱」的要義是:「大學之道」是修身成聖的學問,其綱要在於先知內,後達外,再融通內外達於中。

《大學》講讀



3


思得六步


一.何謂思得六步?


思得六步出自《大學》的一段文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它是先秦儒家通過思慮決疑的六個步驟,即知,定,靜,安,慮,得。


二.朱熹的解釋


朱熹在《大學章句》里說:「止,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這段話的意思是:知止是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這個目標就是至善。有了目標就會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心不妄動,心不妄動就是靜。心靜才能夠處之泰然,處之泰然就是安。而安後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三.南懷瑾的解說


南懷瑾在《原本大學微言》把它視為七證,書中寫道:


我所謂這是「大學之道」的「七證」(七個修證的層次),看來平平淡淡,其實,這不但是曾子特別提出孔門心法求證實驗的修養功夫,同時也代表周、秦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化學養的特色。


「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七證」說法,從秦、漢以後,就被道家修鍊神仙之道所引用。到東漢以後,佛學傳入中國,講究修習小乘禪定的羅漢果位和修證大乘道菩薩地位的止觀方法,也借用了「止、定、靜、慮」的說法。


直到現在兩千多年,仍然猶如擎天一柱,屹立萬古而不毀。曾子著《大學》時,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還剛出生。佛學開始傳入中國,約在西元開始六十五年以後。距離曾子時期,約有五百年的差距。


四.思得六步的含義


思得六步的含義:


知目標,定在身,靜在氣,安在神,慮在外,得在內。


思得六步的練習方式:


1.跪坐如鐘:靜坐式(跪坐式、盤坐式)。


2.站立如松:站立式(一立式、中立式)。


3.躺卧如弓:躺卧式(仰卧式、側卧式)。


五.王陽明龍場悟道


王陽明是宋明理學中「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他的龍場悟道就是一種泛化的思得六步。


王陽明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狀元,他通儒、釋、道三家,能統軍征戰,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隨後在京當官,三十三歲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仕途順利。然而到了三十五歲那一年,王陽明因上疏論治,觸怒宦官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貴州龍場在現在的貴州省修文縣的一個山區。驛丞是驛站的官員,不入品,驛站是古代為傳遞官府文書而設立的中轉站。王陽明到了龍場後,發現該處荊棘叢生,蟲獸出沒,惡疾流行,與當地人言語不通,能夠用語言溝通的都是一些流亡的內地人士。而且發現驛站沒有居所,只好自己動手搭建房子居住。


在王陽明貶謫的路上,宦官劉瑾曾派人跟蹤追殺,被王陽明假裝跳水自盡而擺脫。王陽明到達貴州後,劉瑾還是心存殺機。經此變故,王陽明自省得失榮辱可以超越,但生死一念尚未能化解,於是對著石墩(一說是石棺)發誓說:「我就聽天由命吧!」


從此以後,王陽明不論是白天還是夜裡,都舉止端莊,心澄貌恭,沉默寡言,以求心靜而專一。一段時間後,感覺胸襟開闊,心平氣和,而幾位從老家跟來的隨從卻因環境惡劣而病倒。


面對如此磨難,王陽明內心尋思:「如果聖人在這種環境里會怎麼樣呢?」一天夜裡,他忽然悟出儒家經典《大學》關於「格物致知」的道理,在半醒半睡之間好像有人在跟自己說話,王陽明不禁一躍而起,大聲呼叫,隨從都被他的舉動驚醒。


經此一悟,王陽明才知道聖人之道在自己內心,向外面的事物去求理是錯誤的。之後,王陽明提出了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論,成為繼南宋陸九淵之後的心學大師。

《大學》講讀



(2013-1-12廣州《大學》心法講座第一講合照)


4


近道三要


一.近道三要


《大學》在提出「大學三綱」和「思得六步」之後,接著寫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幾句話給出了接近「大學之道」的三個要素,就是要知道事物的本末、終始、先後。


二.朱子註解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里對此的註解是:「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此結上文兩節之意。」


朱子的意思是說這幾句話是對上面兩節話的總結,哪兩節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一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為另一節,也就是說是對「大學三綱」和「思得六步」的總結。


朱子認為,「物有本末」對應著「大學三綱」:第一綱明德為本,第二綱新民為末;「事有終始」對應著「思得六步」:第一步知止為始,第六步能得為終;「知所先後」則包含「大學三綱」和「思得六步」:本始所先,末終所後,具體來說就是明德、知止為先,新民、能得為後。


三.心法解釋


首先,「近道三要」上接「大學三綱」和「思得六步」。可以沿著朱子的註解進一步細化:


本------明明德:了解並達到意識活動的自然狀態。


末------新民:「新民」含「親民」,先親近民眾後化民易俗。


始------知止:知道目標,了解底線,明確範圍,立定志向。


終------能得:達成目標。


先------明明德,知止。


後------新民,能得。


其次,「近道三要」下啟八目三鼎。八目是指《大學》後面文字提到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鼎是指把八目分為治學、修身、用世三部分,其中格物、致知為治學部分,誠意、正心、修身為修身部分,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用世部分。這三部分又對應著《大學》三步:知步、修步、行步。「近道三要」與八目三鼎有如下關係:


本末:修身為本,用世為末。


終始:思終始------外知為始,內得為終。


事終始------局部為始,整體為終。


先後:知行------先知,後修,再行。


大小------先大,後小,再大。


內外------先外,後內,再外。


始終------先終,後始,再終。


四.結論


「近道三要」裡面說的本末、終始、先後是先秦古人的成事三要素,從現代整體觀的角度來看,本末表示事物的空間結構,終始表示事物的時間結構,先後表示構建事物的步驟。

《大學》講讀



(韓國在校學生學習儒學文化)


5


八目修身


一.對應經文


大學八目: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二.格物致知


重點說格物。明末大儒劉宗周曾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到了現在注說就更多了,這裡介紹其中四種解釋。


1.格,推究。格物,研究事物。如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說:「『四書』之一的《大學》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說,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個名詞描寫現代學術發展是再適當也沒有了。」


2.格,窮盡。格物,窮盡事物之理。如南宋大儒朱熹:「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3.格,糾正。格物,去除心中不正之念。如明代大儒王陽明:「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


4.格,感通。格物,使心與物感應融通。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謂我以至誠感通,彼即化而歸我。所謂至誠貫金石,感豚魚,格也。」


三.誠意正心


先說誠意。誠是對意識活動而言的,衡量一個人是否誠意有兩個方面:一是言之有物,二是言之有成。言之有物是從認識的角度來說的,看人是否能如實地反映事物;言之有成是從實踐的角度來說的,看人是否有效地促成事物。前者是接受信息,後者是發放信息;前者事物已經存在,後者事物將要存在。


按照《大學》的說法,「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其實質是指意識活動要真實,使意識活動與事實相對應,已有的事情要如實反映,想做的事情要變成現實。方法是慎獨,就是「不欺暗室」,「誠於中,形於外」。


再說正心。《大學》論述正心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一個方面是去除情緒,即「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另一方面是心身相合,即「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前者指向意識,後者合於形體。


四.修身為本


儒家修身有兩種基本含義,一種是修飾言行舉止,與人的形體有關;另一種是修養情緒心態,與人的精神有關。儒家修身的目的是內聖外王,裡面有修養,外面能幹事。道家一般不叫修身而叫修道,秦漢以後道家修鍊的目的是長生久視。佛家一般叫修佛,修佛的目的是明心見性。三者有聯繫也有區別。


儒家修身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板塊,1.六藝:禮,樂,射,御,書,數。2.倫理: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勇等。3.境界:一,中,和,誠,明等。儒家修身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內容有關,如內省,慎獨,精一,執中,存養,治氣等;另一部分與形態有關,如一立,中立,跪坐,靜坐,靜卧,安步等。


五.八目應用


1.三鼎圖應用。三鼎是把八目分為治學、修身、用世三部分,其中格物、致知為治學部分,誠意、正心、修身為修身部分,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用世部分。三鼎圖的頂角內容是可以互動的,從中可以得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五系升降應用。把八目分為五對關係:知與心,心與身,身與家,家與業,外與內。從低到高,為入手功夫;從高到低,為提升功夫。


3.整體觀應用。八目包含了中國古典整體觀知識,如能認真思考踐行,便能有所體悟收穫。其中格物、致知與行知整體有關;誠意、正心與心意整體有關;修身與心身整體有關;齊家、治國、平天下與人群整體有關等。

《大學》講讀



(王陽明格竹)


6


格物致知


前面的講座曾經對「格物」和「致知」兩詞做過解釋,這一講是要講「格物致知」這一章的內容,按照習慣,應該先列出對應的文字,但我們沒有找到明確對應的文字。縱觀《大學》全文,八目除了「格物致知」外,都能找到相應的內容,如「誠意」會對應「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又如「正心修身」,會對應「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等等。


一.「格致」章沒有經文


為何「格物致知」沒有對應經文?可能的原因是:


1.文字丟失了。2.文字散落在其他段落里,或者文字沒有散落,只是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3.作者沒有寫這段文字。


如果是文字丟失了,有兩種對應方法,一種是等待,等以後考古發現。另一種是補寫,南宋大儒朱熹就作了一段補充文字。如果是文字散落在其他段落里,就可以重編文字。如果是文字沒有散落只是沒有給出說明文字,那最有可能是把總綱部分視為「格物致知」的內容,近人伍庸伯就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作者沒有寫這段文字,那意味著什麼呢?可能它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毋庸贅言。


二.朱子的「格物致知」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寫道:「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然後又補充了一段「格物致知」的文字,對此後人有讚歎也有質疑。


朱子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三.王陽明的「格竹事件」


王陽明是明朝大儒,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對朱子的「格物」說不以為然,他在《大學問》里說:「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他認為「格物」不是往外求,而是去除內心不正之念。他的見解是有實踐依據的,即後人所說的「格竹事件」。王陽明在《傳習錄》里說:


「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格竹事件」表明:1.別人學朱子的「格物」是只說不做,王陽明是真去做了。2.格竹把兩人都格病了,但沒有說明他們是如何格竹的。3.王陽明被貶到貴州,經龍場悟道後才知道,「格物」之功應該內求而不是外求。


四.伍庸伯與「格致」說


伍觀淇(1886—1952),字庸伯,廣東番禺人。6歲入私塾,16歲考入兩廣高等學堂,繼而就讀於廣州將弁學堂,保定陸軍大學。北伐時任總司令部辦公廳主任,抗戰時任四縱隊司令,頗有軍功。


據《梁漱溟晚年口述》一書記載,梁漱溟平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伍庸伯。書中寫道:「假如有人問我,你一生所親自見到的、最佩服的人是誰?那我就回答就是他。」「伍先生這個人,就我看來,是一個純正的儒家,腳踏實地的儒家。」


伍庸伯喜歡講《大學》,學者把它整理成《禮記大學篇解說》一書,書中寫道:「我採用《大學》古本。古本《大學》由首至尾是一篇很通順的文章,段落次序很清楚,不必要改動章句。所以我不取朱子的版本。《十三經註疏》將《大學》全篇分為六大段:《格致》、《誠意》、《正修》、《修齊》、《齊治》、《治平》。」


伍庸伯認為:《格致》章由「大學之道」起,至「此謂知之至也」止,共分五節。以前儒者將《大學》分為三綱領、八條目。我今則在《格致》章亦分作三綱、八目。「明德」、「知止」、「本末」三節為三綱。第四節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八目。末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為第五節,我說為此章的總結。


伍庸伯的這種劃分是前無古人,值得後人玩味。


五.一位儒家前輩的觀點


格,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推究,另一層是感通。格物,先是推究事物,進而使心意與事物感應融通。融通之後,就可以獲知人與事物、人與人之間的內在聯繫。如何使自己的心意與事物相通呢?需要運用《大學》的思得六步心法:知、定、靜、安、慮、得。

《大學》講讀



(沒有監考的考場)


7


誠意慎獨


一.君子慎獨


【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大意】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那樣(厭惡自欺),要像喜好漂亮的美色那樣(喜好真誠),這就叫自我滿足。因此君子在獨處的時候要謹慎。小人獨處的時候幹壞事,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見了君子就躲躲藏藏,掩蓋壞的吹噓好的。


【關鍵】


1.「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前一個「惡」是厭惡,後一個「惡」是惡臭,而「臭」通「嗅」,是氣味的意思。它是用來描述「毋自欺」的程度,要發自內心,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形成條件反射。


2.「自謙」。「謙」通慊,是滿足的意思,因此「自謙」是自我滿足的意思。「自謙」是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修身的結果,可以產生一種自我愉悅、幸福的感覺。就如《孟子·盡心下》所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


3.「慎其獨」。後世簡稱「慎獨」,「慎獨」是儒家特有的修身方法,它要求表裡如一,不欺暗室。通過修「慎獨」使人的意識活動真實不虛。「慎獨」有三個層次:行為「慎獨」、言語「慎獨」、心意「慎獨」。


二.心廣體胖


【原文】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大意】其實人家看你,就像能看透你的肺肝一樣,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是說內在的東西必然會在外面有所反映。因此君子在獨處的時候要謹慎。曾子說:「大家都在看著你,大家都在指著你,多嚴厲啊!」財富可以修飾房屋,德行可以潤澤自身,心胸寬廣可以使身體安適舒泰,所以君子必須使自己的意念誠實。


【關鍵】


1.「誠於中,形於外」。「誠」是真實存在,「形」是顯露形跡。「中」對「外」,是內在的意思。《黃帝內經·靈樞》有相似的表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者,當以觀外乎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必形諸外。」《大學》的說法是立足於心理,《內經》的說法是立足於病理。


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體胖」不指肥胖,而是身體安適舒泰,「胖」讀盤音。這幾句話可以理解為修誠以後的效果,修誠不僅能潤身,而且能潤屋。即不僅心身和諧,而且事業有成。


三.楊震慎獨


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59一124),字伯起,弘農華陰(河南陝西一帶)人,東漢經學家。楊震教過書,教書的時候學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人稱為「關西夫子」。五十歲時被推薦當官,先後在地方和朝廷當官,官至太尉。他以「清白吏」為座右銘,為官清廉,辦事公正,贏得世人的稱讚。


楊震五十二歲的時候,從荊州赴東萊郡(今山東省掖縣)當太守,途中路過昌邑縣,縣令王密是楊震當荊州刺史時舉茂才提拔起來的官員。


王密為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夜裡懷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見。楊震見狀就對這位門生說:「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呢?」王密回答:「沒關係,夜裡沒人知道。」楊震認真地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說得王密拿著金子羞愧離去。


後來楊震轉任涿郡太守,就不再接受別人的私下拜會。楊震為官公正清廉,他的子孫也是粗茶淡飯,安步當車。老朋友中有的年長者提醒楊震應該為子孫置辦一些產業,楊震不以為然:「讓後代被人稱作清官的子孫,這個饋贈不是很優厚嗎?」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四知」典故,後人把「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改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當成是保守秘密的承諾或心理安慰,但它的歷史出處卻是警醒人們「舉頭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提醒君子要清廉自恃,誠意慎獨。


四.小結


《大學》修身首重誠意。誠意是針對意識活動的真實性而言的,讓人做到真心實意。誠意外可以致富,內可以養身。誠意的方法是慎獨。慎獨有原則和方法之分,原則有三個:變外向為內向,變散亂為專註,變眾多為單一。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另一個是「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大學》講讀





曾慶寧


字中一,號老平,儒家宗聖曾子75派裔孫。祖籍廣東梅州興寧,廣州出生長大,後移居澳大利亞。自小接受傳統家族文化熏習,為儒家《大學》心法傳人。


天命之年尊師命講儒,傳授曾氏三鼎家學和《大學》心法。曾先後講學於萬木草堂、粵秀書院、佑生書院、正源學堂,主持深圳梧桐山教育儒學為期3個月的師資培訓,為曾子書院的創始人。


目前講授的課程有:《曾氏三鼎家學》,《修身精義》,《三重門》,《儒門修身系列》,《古今整體觀》等。


關於曾子書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聲響起 的精彩文章:

TAG:寧聲響起 |
您可能感興趣

白鹿洞書院公益課第二講:《大學》講讀
《經絡醫學概論》講讀——經絡和腧穴的關係
「經絡醫學」講讀:過敏腫脹頃刻除
「經絡醫學」講讀:經絡氣化
「經絡醫學」講讀:什麼是經絡
「經絡醫學」講讀:同病異治的根據
李開元:《史記》名篇講讀之荊軻刺秦王為什麼失敗?
「經絡醫學」講讀:為何強調癥候結構
童聲講讀《三字經》第7課-三才者 天地人
《<靜夜思>·吟誦講讀》/丁樹文
查理芒格第三講讀書筆記
曠野古詩文講讀第二期 第一周微群實錄(二)
曾經為毛澤東講讀文史的蘆荻,後來投身於小動物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