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中國社科院權威分析:挾佛斂財危及佛教根基

中國社科院權威分析:挾佛斂財危及佛教根基

作者:周齊

中國社科院權威分析:挾佛斂財危及佛教根基


來源:鳳凰佛教


核心提示


Summary


2015年5月,全面綜述2013年全年中國宗教發展情況的《宗教藍皮書·中國宗教報告(2014)》出版。該書的「佛教分報告」,用大篇幅詳細介紹了2013年與佛教界遇到的三件大事——「戲謔法海事件」「興教寺事件」「瑞雲寺事件」。基於三大事件的深廣影響力,該佛教分報告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下文為《2013年中國佛教發展形勢及其熱點事件評析報告》中給予政府部門的政策建議。

相關政策建議


2013年中國佛教暴露的問題,雖然還是伴生性的老問題,還是需要長期治理的問題,但這類事件一再惡性發生,則表明已到了應高度重視宗教與社會文明發展相適應的時候了。


佛教信眾和社會民眾的口誅筆伐,既是對於社會醜陋現象的痛恨與鞭笞,也是社會民意和良心的體現,是不能漠視和小覷的。


多年來,佛教發展中影響自身和社會都比較大且突出的問題,大都跟佛教經濟問題有關。這是一個附佛頑疾,是需要痛下決心、大力治理才能有所收效的問題。


對於當今的佛教,挾佛斂財已經是一種經濟法難,由於是從基本生存的各個方面影響佛教發展,已經危及佛教的根基。

雖然這裡談論的只是涉及佛教經濟問題,但問題所暴露的實質,則是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那種一切都為了經濟發展的思維方式及行為,已經讓這個社會的「三觀」發生了變化。


的確,人們可以找很多理由來解釋這個問題是複雜的、是難以治理的,但是,面對惡劣事件的一再發生,已沒有理由不切實推進治理工作了。


至少,2013年這三個熱點問題,都暴露了相關法律欠缺的老問題,佛教事務的責權利落實的老問題,佛教主體有多大自主空間的老問題,以及社會尤其相關政府部門在宗教認知水平上仍然不盡如人意的老問題等。


首先,妥善解決佛教寺院法人地位的問題,應是有利於緩解近年來佛教寺院經濟亂象的一個實際且迫切的重要提議,也是一定程度上落實佛教事務責權利的一種手段,也能一定程度上保障佛教主體僧寺的自主空間,同時,這也是多年來僧俗各界關注佛教發展問題的人士普遍關心的一個老問題。


傳印長老在2013年「兩會」期間的關於妥善解決佛教寺院法人地位的政協提案,無疑傳達了佛教界長期以來的心聲。

據相關報道,全國佛教界有3.3萬個佛教的宗教活動場所,但大多數尚未能辦理產權登記。而佛教寺院庵堂若沒有明確的法人地位,便不能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不具備完整的民事主體資格。「被佔用」「被上市」的寺院就沒辦法維護自身的權益。


此外,由於不具備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公款私存、私車公用等現象大量存在,這事必引起管理上的混亂。而興教寺事件、瑞雲寺事件,使用的就是這樣的障眼法,即拆遷,將僧人遷走,將有文化資源可利用牟利的部分轉移到經營方手中。


雖然,確立寺院法人地位也不能完全杜絕挾佛斂財現象,但卻能一定程度地保護佛教自身權利且有益於佛教發展。


其次,一定程度地提高社會對於宗教的基本認知,正確宣導宗教政策,在當前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條件得宜,在有關方面可控的範圍內,對一些社會反響大影響壞的宗教現象進行公開的討論,在揭露和批駁亂象的同時,也可對社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宗教通識教育及藉以推進宗教認知的提高,從而整合一些理念。


無論是戲謔佛教歌曲事件,還是興教寺、瑞雲寺事件,無不再次說明,我們整個社會在宗教基礎知識以及對於政治、經濟與宗教的現代基本關係等的相關認識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


要讓人們在理念層面上認識宗教的社會意義之所在,才有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爭執。雖然這條路還比較漫長和艱難,但卻是有必要推進的工作。


雖然,以我們的國情條件,通過較大範圍和深度的討論來整合社會宗教認知還不大現實,但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探討,通過權威性的政策和政策解釋來發揮導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應該是有益的。


再次,關於政策宣導的問題,就近些年出現的諸多問題來看,目前最權威的指導性宗教方針政策,似有調整的必要。


眾所周知,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以來,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確定在「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上,與之前多年提倡的「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有了很大的變化。


然而,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被誤讀為「鼓勵拿宗教進行經濟經營」的現象,尤以在佛教領域最為突出,成為一些人拿佛教牟利的依據,這無疑是令人遺憾的。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具有權威的指導意義,但在如何避免被誤讀或被利用方面,或許還有調整的必要,畢竟「經濟社會」不是也不應是我們社會的全部。


(文章來源:中國宗教報告(2014),作者周齊教授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佛教哲學、中國佛教史及儒釋比較等研究。)


禪林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林的博客 的精彩文章:

虛雲老和尚:明師是法身父母,恩德超過生身父母
廬山海會寺的美,讓你感動
海會寺舊藏趙孟頫小楷《法華經》
圖集 紀念虛雲老和尚圓寂五十七周年
衍意法師:佛親切,我們才願意靠近

TAG:禪林的博客 |

您可能感興趣

專業個股分析:中科信息 浙大網新 金能科技 吉華集團
陸婉珍院士:中國石油分析領域奠基人
陆婉珍院士:中国石油分析领域奠基人
專業個股分析:科大訊飛 韶鋼松山 合縱科技 滄州大化
京貿科技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申荷永: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大師
亞洲主要城市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實力分析
清華大學經管院會計系主任 肖星教授《財務分析與價值投資》
英衛生大臣公開質疑霍金研究分析
美國大杏仁的營養分析和保健功效
專業個股分析:漢王科技 紫金礦業 華揚聯眾 火炬電子
外媒說華|俄羅斯智庫分析中國的北極戰略及中俄合作前景
專業個股分析:嘉澤新能 杭蕭鋼構 中礦資源 道氏技術
瑞士甲足球推薦分析:納沙泰爾 VS 瑞普斯威爾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分析儀器」團隊招聘博士後/科研助理
精神分析的國度:阿根廷人喜歡看心理醫生
清科數據:我國大消費領域市場投資分析報告
湖南省疾控中心召開新聞宣傳、健康教育形勢分析會
外國人分析中國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