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

羅馬人傷痕纍纍、筋疲力竭,混合的血水塵污已經模糊了他們的面孔。迦太基人的包圍圈不斷向內壓迫,大部分羅馬士兵完全喪失戰鬥空間,坐以待斃。夕陽要落下了,漢尼拔站在坎尼附近的一個山丘上,俯視著一切,享受著復仇帶來的極度快感。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戰役

戰術大師漢尼拔的選擇

坎尼戰役羅馬慘敗:步兵傷亡40,000人,騎兵3500人,20名執政官級別的領袖、30名元老院元老與300名從軍團到百人隊級別的指揮官被殺或被俘,迦太基軍隊僅損失8000人。此戰漢尼拔運用得出神入化的側後包抄戰術被後世無數名將推崇和實踐。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羅馬元老院

坎尼戰役也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漢尼拔第三次大勝羅馬。三戰之後,羅馬喪失了15萬人口,占其17歲以上男性公民的五分之一。北部的高盧人蠢蠢欲動,羅馬的同盟也開始搖擺,羅馬人信心崩潰,共和國岌岌可危。

坎尼大勝之後,漢尼拔仍然沒有進攻羅馬(特拉西梅諾湖戰役勝利之後,漢尼拔就放棄直接圍攻羅馬),他認為羅馬城防禦堅固,己方又缺乏攻城裝備。漢尼拔轉向義大利南部,挾勝利之威煽動拉丁同盟和義大利同盟叛變,企圖動搖羅馬的根基。

多數義大利盟邦確實叛變了,但羅馬周圍的拉丁盟邦仍然堅定地支持羅馬。更關鍵的是羅馬人用重新採用費邊的拖延消耗戰略,撐過了坎尼慘敗之後最危險的時期。費邊認識到漢尼拔戰術上的卓越超群,避免軍隊與之正面交鋒,但總是如影隨形地跟住漢尼拔主力,同時派出優勢兵力襲擊漢尼拔的糧草徵集部隊,漢尼拔無法建立起一個永久性的補給基地。此外,羅馬海軍基本控制了義大利海岸,迦太基的海上援助也很難送到漢尼拔手中。

費邊戰略堅韌頑強的消耗下,漢尼拔的兵員減少、士氣下滑,困守在義大利南部。如果僅憑這種戰略,羅馬人或許也有可能最終獲勝,但肯定要很長時間。幸好羅馬的天才西庇阿橫空出世,他率軍直搗漢尼拔的老巢西班牙,令漢尼拔如坐針氈。在西班牙獲勝後,西庇阿更進一步,進攻漢尼拔的母國迦太基。漢尼拔不能坐視不理,返回迦太基,結果在扎馬會戰敗給西庇阿,流亡異國最終自殺。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公元前202年的扎馬會戰

第二次布匿戰爭羅馬反敗為勝,在西地中海地區建立起霸權,迦太基淪為羅馬的附庸國。

西庇阿的戰術創造性或許不如漢尼拔,但他的戰略觀無疑更勝一籌,他在每個進攻階段,都選取了可以沉重打擊漢尼拔的關鍵目標。漢尼拔卻沒有抓住絕佳時機進攻羅馬城,他選擇了策反羅馬同盟的間接戰略,這個不確定性很大、極其耗時的策略沒有奏效,羅馬一方費邊的間接戰略卻獲得相當的成功。

以戰略(戰爭)與戰術(階段性戰役)的關係簡而言之,漢尼拔沒能將其階段性的優勢轉化為整場戰爭的勝利。

魯登道夫的最後一搏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到1918年,整體戰局對德國有利有弊。俄國發生革命,於1917年退出大戰,德國東西兩線作戰的壓力大減,可以集中兵力資源於西線。美國加入一戰,令協約國一方實力大增,但英法美聯軍也無法打破1914年底以來形成的戰壕陣地戰的僵局。由於武器、戰術的演進和戰場空間的限制,一戰在總體上有利於防守方。

不過,德國參謀總部在魯登道夫的領導下,精心研究和組織訓練演習,認為找到了突破塹壕防守的進攻戰術:進攻應該向敵方防線的縱深快速滲透突破,而不是斤斤計較於佔領每個前沿陣地;奪取陣地應盡量通過側後迂迴包圍,而非硬碰硬的強攻;攻擊前的炮火要短促猛烈,目的是壓制住敵方炮火,而非徹底摧毀敵方,要避免過長的火炮準備暴露主攻目標,令敵軍有充分準備。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魯登道夫(1865-1937年)

1918年3月,6000門火炮對英法聯軍結合部進行5小時精確猛烈轟炸後,德國人以兩倍於英軍的優勢發起了陣地攻擊,這是一戰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被稱為魯登道夫攻勢。戰役前半個月,德國的新進攻戰術確實頗為有效,他們在英軍陣地上打開了一個寬15公里、縱深60公里的缺口,這比此前任何一次陣地戰役奪取的土地面積都大得多。

英法聯軍及時採取了在一戰後期出現的彈性縱深防禦,正如進攻方想突破防守方縱深,防守方也就進一步強化陣地縱深,令敵人無法徹底突破。更關鍵的是,由於英國海軍的長期封鎖,1918年德國工業資源支撐戰爭已經力不從心,魯登道夫攻勢耗盡了德國在西線的全部精銳,沒有強有力的後援部隊在打開缺口的基礎上迅速發起更強烈的第二波攻擊,從而把階段性勝利轉化為戰略突破。戰術勝利帶來的巨大傷亡更令德國人無法擋住英法聯軍後來發起的大規模反擊。

統帥魯登道夫和普通德國士兵,在1918年後半年都信心盡失,軍隊驟然崩潰,同時國內革命爆發,德國政府投降,被迫簽訂了屈辱的《凡爾賽和約》,為二戰埋下了仇恨的種子。試想,如果魯登道夫沒有發起這個帶來戰術性突破的攻勢,德國尚存的實力(前線至少100萬軍人)可以憑藉防守優勢將戰爭延長,從而贏得談判時機和籌碼,有機會體面地輸掉一戰。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一戰德國士兵

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戰術性勝利之後面臨相似的問題,日本海陸軍在廣袤的西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上肆意擴張,大大加劇了後勤運輸補給的困難,捉襟見肘的兵力更加分散稀釋,並且給了美國足夠的喘息機會和戰爭動員準備。日本挑戰國力十倍於己的美國,失敗概率本來就很高,何況還是如此盲目地擴張。

戰術帶來的持續勝利是戰爭取勝的基礎,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戰略目標和方向,充足的後備部隊,國家力量的有力支撐,戰術成功最好也就是階段性的成功而已。

德國的地緣劣勢與戰略短板

很多軍事迷認為,德國(前身是普魯士)陸軍近代以後獨步歐洲。從七年戰爭、普法戰爭、一戰到二戰43天佔領法國,德國的戰爭成就幾成神話。筆者認為德國運轉起來的戰爭機器確實令人生畏,但與敵國相比,其軍事優勢並非壓倒性的,尤其在二戰之前。

七年戰爭(1756-63年)中,普魯士以一己之力與法國、奧地利和俄羅斯為核心的同盟作戰。普魯士的主要盟國是英國,但英國人負責出錢,派往歐陸的軍隊很少。法、俄、奧三國投入軍隊的人數是普魯士的兩倍還多,而且奧地利和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遠超預料。

普魯士在三條戰線上與三個強敵作戰,在戰略上是極不明智的選擇。儘管最高統帥腓特烈二世軍事天賦很高,普魯士軍官和普通軍人也發揮出頑強的戰鬥力,再加上各種好運,普魯士還是九死一生。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腓特烈二世(1712-86年)

如果不是戰爭晚期沙皇彼得三世臨陣倒戈,腓列特二世幾乎無法避免最終的失敗。普魯士僥倖地成為戰勝方,但損失的人口(軍人加平民接近70萬)可能超過這場戰爭損失總人口(90-140萬)的一半,普魯士得不償失。

1870-71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只有一個對手,普魯士的軍事優勢才能保障從戰術到戰略上都擊敗法國。但是此後統一的德國沒有吸取七年戰爭的教訓,也沒有像俾斯麥那樣靈活運用外交和聯盟策略,越來越窮兵黷武。

一戰和二戰中,德國迷信自己的軍事實力,重走七年戰爭老路,戰略上兩線作戰,而敵對聯盟的總體經濟和工業實力遠強於德國的聯盟。德國總相信其戰術(戰爭機器的)勝利會抵消戰略上(國家實力)的劣勢,但歷史證明德國只不過比日本更成功地打贏了戰爭前半段。

漢尼拔等名將為何功敗垂成?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國總面對多線作戰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地緣政治所致。德國位於歐洲中北部,北部波羅的海的出海通道很容易被敵國(一般是英國)海軍封鎖,東西兩個方向上又有陸上強敵。

極具地緣優勢的英國傾力投入海軍擴張,建起其全球霸權,德國海上無法與英國競爭,又被俄法兩強(法國在二戰很弱,但英國本島和海軍以及參戰的美國可以看作是西線)東西夾擊,註定命運多舛。可惜,德國人的野心屢屢過度膨脹,不見棺材不落淚,最終喪權辱國、國家分裂。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冷熱軍事史(ID: militaryhistory)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十位名將!英名蓋世!但是卻功敗垂成!留下千古遺憾!
「亞父」范增明明已勝券在握,為何卻功敗垂成?
曹操三請諸葛亮最後為何依然功敗垂成?
查理五世屢敗大海盜海雷丁,卻因為沒錢而功敗垂成
謝玄北伐,因遭人掣肘,功敗垂成,未完成統一大業
姜維要在諸葛亮死後九伐中原,卻為何最終功敗垂成
歷史上最憋屈的謀士:本已勝券在握,卻功敗垂成
曹操曾三請諸葛亮為什麼最後都功敗垂成呢?
吳三桂起兵反清,只因一個愚蠢行為,導致功敗垂成
這個女人不簡單,幫宋江卻斷送梁山,殺奸臣又功敗垂成
16個女子合謀勒死皇帝 卻因繩結沒打好功敗垂成
奮發圖強的光緒帝,本可建與明治維新齊名的殊功,結果卻功敗垂成
夢斷西南系列終結篇:此人雖功敗垂成,卻留下寶貴遺產
史上「功敗垂成」的五大草寇
曹操也曾三請諸葛亮 三大因素致最後功敗垂成
吳三桂率30萬大軍反叛清廷 只因一個愚蠢舉動 最終功敗垂成
最委屈的相才范增:原以為勝券在握,不曾想功敗垂成
單節7顆神仙球打崩勇士,但歐文今夜功敗垂成!他和韋德差哪了?
該成語講述一封疆大吏,諸葛亮功敗垂成,與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