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甘肅衛生廳:按摩迎香穴可防H7N9禽流感

甘肅衛生廳:按摩迎香穴可防H7N9禽流感


  導語:人民網蘭州4月3日電 3日下午,甘肅省衛生廳緊急下發《發關於加強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甘肅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提高疫情的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原標題:甘肅省衛生廳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藥防治預案》


迎香穴。資料圖


  同時,為切實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甘肅省衛生廳組織專家參照國家《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1版)》和《人禽流感診療方案(2005版修訂版)》,結合實際,制定了甘肅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藥防治預案》,供廣大群眾和醫務工作者參考使用。

  一、預防預案


  (一)起居預防


  1.春季萬物復甦,應當早睡早起,以適應自然界的生髮之氣。


  2.「春捂」防病: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提高人體的防禦能力。

  3.運動鍛煉:春天,萬木吐翠,空氣清新,增加戶外運動鍛煉,既採納自然之氣養陽,又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提高正氣,強體防病。


  4.調暢情志:多曬太陽,多聽音樂,保持樂觀情緒。


  (二)飲食預防


  1.「春夏養陽」,勿食寒涼損傷陽氣。


  2.飲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應季時蔬的清溫平淡。如:菠菜、蒜苗、香蔥、小油菜等

  3.飲食宜多甘少酸:春季宜吃甘味食物,以健脾胃之氣,溫補陽氣;肝主升發,與春相應,酸入肝,少食酸性食物,既防陽氣生髮太過,又能養肝,提高抗病能力。


  (三)習慣預防


  1.保持手部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觸眼睛、鼻及口。


  3.打噴嚏或咳嗽時應遮掩口鼻。

  4.不隨地吐痰,如要吐痰應將分泌物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5.有呼吸道感染癥狀或發燒時,應戴上口罩,並儘早就醫。


  (四)方葯預防


  1.一般人群預防方

  藿香9g 貫眾10g 大青葉15g 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連用3天。


  2.老年或體虛人群預防方


  黃芪10g 防風10g 白朮6g 貫眾10g 大青葉15g 甘草3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連用3天。


  (五)非葯預防


  1.艾灸足三里、神闕、氣海等穴位,每日灸1次。


  2.按摩迎香穴。


  二、治療預案


  (一)湯劑治療


  1.疫毒犯肺


  主症:發熱,惡寒,咽痛,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脈浮滑數。


  病機:疫毒襲於肺衛,致肺衛蘊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柴胡10g 黃芩12g 炙麻黃6g 炒杏仁10g


  銀花10g 連翹15g 牛蒡子15g 羌活10g


  茅蘆根各15g 生甘草6g


  加減:咳嗽甚者加炙枇杷葉、浙貝母;


  噁心嘔吐者加竹茹、蘇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


  2.毒犯肺胃


  癥狀:發熱,或惡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舌苔白膩,脈浮滑。


  病機:毒邪犯及肺胃,濕濁內蘊,胃腸失於和降。


  治法:清熱解毒,祛濕和胃。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葛根20g 黃芩10g 黃連6g 魚腥草30g


  蒼朮10g 藿香10g 姜半夏10g 厚朴6g


  連翹15g 白芷10g 白茅根20g 白頭翁10g


  茵陳10g


  加減:腹痛甚者加炒白芍、炙甘草;


  腹瀉加蘇梗、仙鶴草;


  咳嗽重者加炒杏仁、蟬蛻。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


  3.疫毒壅肺


  主症:高熱,咳嗽少痰,胸悶憋氣,氣短喘促,或心悸,躁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口唇紫暗,舌暗紅,苔黃膩或灰膩,脈細數。


  病機:重症毒邪壅肺,肺失宣降,故高熱,咳嗽;痰瘀閉肺,故口唇紫暗,氣短喘促。


  治法:清熱瀉肺,解毒化瘀。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麻黃10g 生石膏30g先下 炒杏仁10g 黃芩10g


  知母10g 浙貝母10g 葶藶子15g 桑白皮15g


  蒲公英15g 敗醬草20g 水蛭10g 赤芍10g


  丹皮10g 蟬衣10g


  加減: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芒硝。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飼或保留灌腸。


  4.內閉外脫


  主症:高熱或低熱,咳嗽,憋氣喘促,手足不溫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紺,脈沉細或脈微欲絕。


  病機:邪毒內陷,氣脫,陽脫,陰竭。


  治法:扶正固脫。


  基本方及參考劑量:


  人蔘15g(另燉) 麥冬15g 五味子10g 乾薑10g


  炮附子10g(先下) 山萸肉30g 炙甘草6g 龍骨30g


  牡 蠣30g 磁石30g


  加減:痰多,喉中痰鳴,苔膩者,加天竺黃、膽南星、鮮竹瀝汁。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飼或保留灌腸。


  (二)中成藥治療


  注意辨證使用口服中成藥或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配合使用。


  1.解表清熱類:可選用連花清瘟膠囊、柴銀口服液、銀黃顆粒等。


  2.清熱解毒類:可選用蒲地藍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或顆粒)、魚腥草注射劑、雙黃連粉針劑等。


  3.清熱開竅化瘀類:可選用安宮牛黃丸(或膠囊)、清開靈口服液(或膠囊)、清開靈注射液、醒腦凈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細辛腦注射液等。


  4.清熱祛濕類:可選用藿香正氣丸(或膠囊)、葛根芩連微丸等。


  5.止咳化痰平喘類:麻杏石甘片、小青龍口服液、苦甘沖劑、痰熱清注射液等。


  6.益氣固脫類:可選用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等。


  (三)非藥物治療


  1.高熱不退者,可選大椎、曲池、十宣等穴位放血治療;


  2.根據病情,給予刮痧、拔火罐輔助治療。


  三、中醫藥防治注意事項


  (1)老人及兒童應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婦慎用;


  (3)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天;


  (4)服用期間或服用後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並及時諮詢醫師;


  (5)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6)不要輕信所謂的「秘方」、「偏方」。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教您按摩4穴位防感冒
感冒後鼻塞,按摩迎香穴、委中穴
蔡洪光:按摩小指=28味葯!每天50下防癌強腎治失眠
14種運動按摩方法可養生防癌
穴位按摩好處多 常按摩4穴位可預防感冒
夏季按摩三穴位可防汗皰疹
夏季養生:自我按摩穴位,護脾胃
【每日說明書 , 第729期】THREE 鼻部Y區按摩精華油 20ml
「SHINee」「分享」170422 鍾鉉分享新玩意 頭部按摩好酷炫
【每日說明書 , 第680期】FANCL芳珂按摩啫喱 60ml
【每日說明書 , 第591期】黛珂CYCLIC-KEY美肌按摩精華 40ml
常按摩會陰穴可防婦科病
THREE 鼻部Y區按摩精華油 20ml
醫生:每天給寶寶按摩15分鐘巧治病
【每日說明書 , 第534期】COSME DECORTE黛珂AQ舒顏凈透按摩油 40ml
【每日說明書 , 第584期】黛珂AQ晶悅彈力按摩霜 100g
中醫養生:耳朵按摩法:教您按摩耳朵防疾病
按摩三大部位養生防病
周日健康養生82 17 耳鳴、耳聾穴位及手腳反射區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