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3D列印的「晶元上的器官」:有效助推人體健康研究

3D列印的「晶元上的器官」:有效助推人體健康研究


3D列印的「晶元上的器官」:有效助推人體健康研究



「晶元上的心臟」是一種完全通過3D列印技術,通過內置感測器測量身體組織的收縮力量,為科學家研究心臟肌肉組織開闢了新途徑。

(圖片來源於: 疾病的生物物理學研究小組 Johan Lind/劉易斯實驗室,Lori K. Sanders/哈佛大學)


引言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首個完全通過3D列印的「晶元上的心臟」,同時集成了感知功能。這種3D列印的「晶元上的心臟」,可通過完全自動化的數字製造工藝,快速地定製。研究人員可簡便地採集值得信賴的數據,用於長期和短期研究。該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


研究簡介

或許有一天,研究人員可使用這種新型製造方案,快速設計「晶元上的器官」,也稱為微生理學系統,以應對某些特殊疾病的需要,甚至模仿個別病人的細胞。


論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學約翰 · 保爾森學院工程和應用科學(SEAS)的博士後研究員、哈佛大學懷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 Johan Ulrik Lind 如此評價道:


「這種構建『晶元上的器官』的新型可編程方案,不僅讓我們通過集成感知功能,簡單地改變和定製系統設計,同時也大大地簡化數據獲取的複雜度。」


生物工程和應用物理學系的塔爾家族教授、論文的合著者、同時也是懷斯研究所的核心成員 Kit Parker 評論道:


「我們的微製造方案為體外組織工程、毒理學、藥物篩選研究開闢了新的道路。」

「晶元上的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晶元上的器官」 模仿自然組織的結構與功能,已經成為一個替代傳統動物測試的有效選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微生理學系統,可以模仿肺、心、舌和腸的微體系結構和功能。


「晶元上的器官」的主要挑戰


然而對於「晶元上的器官」來說,生產製造和數據採集的過程是相對昂貴和艱苦的。目前,這些內置在乾淨空間的設備使用複雜的多步驟平版印刷工藝,且需要採用顯微鏡和高速攝像頭採集數據。


新型解決方案

論文的合著者、劉易斯實驗室的畢業生 Travis Busbee 說,


「我們的方案通過數字製造方法,同時應對了這兩項挑戰。我們通過開發用於多種材料新型3D列印墨水,能夠自動化製造工藝,同時增加設備複雜度。」


研究人員開發了六種不同的墨水,以便在組織的微架構內,集成柔軟的應變感測器。團隊通過單個持續的流程,將這些材料3D列印進入心臟的微生理學設備中(晶元上的心臟),以集成這些感測器。


生物工程專業的漢斯約格維斯教授、論文的合著者 、懷斯研究所的核心成員 Jennifer Lewis 說:

「我們正在通過在列印設備內開發和集成多功能材料,推進3D列印技術。這項研究是一個強有力的展示。我們的平台可以用於製造全功能、儀錶化的晶元,用於藥物篩選和疾病建模。」



3D列印的「晶元上的器官」:有效助推人體健康研究



這種「晶元上的心臟」 完全由多材料3D列印技術自動化製造,在千分尺解析度下集成六個定製的列印墨水。


(圖片來源於: 疾病的生物物理學研究小組 Johan Lind/劉易斯實驗室,Lori K. Sanders/哈佛大學)


研究的實用價值和意義


晶元包含多個井,每個都有獨立的器官組織和集成的感測器,讓研究人員可以同時研究多個人工的心臟組織。為了展示設備的功效,團隊進行了一項藥物研究,以及人工心臟組織收縮力漸變的長期研究,研究可持續幾周時間。


Lind 認為:


「在心臟組織發育和成熟的過程中,它會發生漸變。而研究人員卻無法有效地開展研究,因為缺少一種簡單、非侵入的途徑衡量使用性能。而這些集成的感測器,讓研究人員在組織成熟時,持續採集數據,提高他們的收縮力。類似地,他們也可以開啟暴露於毒素中的緩變效果研究。」


Parker 認為:


「微生理學設備正向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的真正有價值的平台轉變,所以需要我們解決設備的數據獲取和生產製造的問題。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解決這些核心挑戰的有效方案。」


參考資料


【1】http://phys.org/news/2016-10-d-printed-organ-on-a-chip-sensors.html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lligentThings 的精彩文章:

「伊辛機」:突破傳統、結合光電處理的新型計算機
新型無線充電方案:使得無人機可在空中飛行時充電
新型全息顯示電子設備:可提供360度全息影像
用於癌症檢測的智能手機光譜儀:八通道、便攜、實時

TAG:IntelligentThings |

您可能感興趣

容器技術幫助推動科學研究的重現性
新型超穎材料:有效助推太赫茲技術發展
DT時代,康佰瑞如何用數據助推醫療實現個人健康雲管理?
微軟和聯合國達成5年里程碑式合作 研發新科技幫助推動人權項目
科達股份覃邦全:技術是營銷變革的助推劑
GMs超早期篩查技術—助推發展新建的兒童康復專業
人因工程:未來30年「中國智造」助推器
中醫體質學發展助推「治未病」健康工程落地
韓擴大研發預算 助推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發展
「引力助推」和「三體」問題
科沃斯錢東奇:人工智慧助推機器人未來發展
捧當鄉:聯合醫療救助推動健康
藍光攜手中美院士張興棟創新升級生物材料助推3D列印產業
8Manage:專註管理軟體領航,助推企業利潤新增長
專訪曾思:「慧眼機器人」助推智能製造
助推物流智能化轉型,AGV機器人成必備「武器」
隆力森:品質和服務助推企業升級
地基攔截彈是NMD的核心,由助推火箭和攔截器組成
VR、視頻遊戲以及音樂將會助推娛樂和媒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