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王朝惡政都從這四個字開始

歷代王朝惡政都從這四個字開始

本人主講的電視系列節目最新書稿選六

歷代王朝惡政都從這四個字開始

大明經濟的最大問題,是官商有錢,百姓沒錢,中央國庫也沒錢。張居正接下來要做的改革,是讓中央有錢,藏富於國庫。

歷代王朝惡政都從這四個字開始

張居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他知道,中央沒錢,不僅很多大事執行不下去,而且「經費不足」這四個字是導致歷代王朝腐敗惡政的一大根源。

這方面,歷史是有很多前車之鑒的。

譬如東漢靈帝時期,就出過這樣的事。

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洛陽南宮殿失火,皇宮著火了。這場大火燒了半個月,燒掉了四座宮殿。一般皇帝對發生這樣事,肯定比較傷心,但漢靈帝不然,他樂了,因為機會來了,他可以把壞事變好事。

什麼機會?斂財。皇上要重建家園,但是國庫沒錢,那就人人有責啊。每個人都得掏錢,給皇帝捐份子。

這主意是太監張讓出的。張讓也就是《三國演義》開頭所描述的那個十常侍之首,是漢靈帝最信任的十個太監之首,漢靈帝信任張讓到了什麼程度?有史可查,漢靈帝在位時,經常在公開場合對大家一本正經地說:「張常侍乃我父」。 張常侍是我爹。皇帝管太監叫爹,也是千古奇事。漢靈帝信張太監,就信到這個程度。

皇宮失火後,這個太監爹給28歲的漢靈帝出了兩個主意——

一是讓皇上發出命令,要全國農民每畝要多交十錢稅。給他修皇宮。古代十錢相當於現在的十塊錢,單算並不多,但整個國家的農戶田地全攤派,數目就非常驚人。

第二個主意,是官員給皇帝捐錢。具體做法是對升遷官員下手:各級官員上任前,要先交一筆錢,用於皇帝重建家園。你不交錢,皇帝就不給你委任狀上蓋印。

顯然,這是兩個餿主意。但生性貪婪荒淫的漢靈帝視為妙計,欣然採納。於是,百姓要加稅了,官員上任之前,也一概要到一個叫西園的地方問價交錢。我那個官要交多少錢。但這些官員的錢從哪兒來呢?下屬。下屬的錢又是從哪裡來呢?百姓。就這樣盤剝百姓、賣官鬻爵公開化了。這就撕開了腐敗惡政的口子。

惡政的結果怎麼樣?好人活不下去。

諸如當時有個著名清官司馬直,要上任鉅鹿太守。上任前接到詔書,交錢。他這個官位的加碼是三百萬錢。對於貪官而言,這個要價確實不高。當時各郡的太守就是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地位近似現在省長。一個省長,300萬元就賣了,估計哪個朝代也會很搶手。但是話說回來,太守每月正式工資才多少?折成銅錢,不過一萬三千。皇上要的三百萬,相當於司馬直19年的工資。如果不打折,按原價交足兩千萬,更相當於太守128年的工資。若不搜刮百姓,這筆巨款從何而來?如何填補?

《後漢書》說,司馬直接到詔書,非常發愁,痛心地說:「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我們這些號稱父母官的人,沒上任,就開始剝削百姓,以滿足上面的需要,我不忍心呀。

於是上書請辭,不幹了。但皇帝不準,不幹不行,不交錢也不行,司馬直左右為難,最後寫了絕筆書,痛斥害人政策,服毒自殺。

司馬直自殺四年後,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東漢朝廷名存實亡。

這就是經費不足造就的惡政禍害。賦稅過重,導致的第二個後果,不僅好人好官活不下去,而且窮人也活不下去了。黃巾起義當年,全國大旱,農民顆粒不收政府卻賦稅不減反增,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於是在太平道教主張角號令下,揭竿而起——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後來歷史不停重演這一幕。

彪炳華夏的兩個雄武朝代,漢唐,都是亡自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的原因,都是農民負擔太重。唐朝末年,官僚機構膨脹,財政支出增多。因財政經費嚴重不足,唐王朝要求地方預征兩三年的租稅,使百姓不堪重負。其中,浙東是唐王朝財賦所出的主要地區之一,農民所受的剝削尤為嚴重,於是浙東人率先起義,之後是河南人起義,山東人黃巢率眾響應。成了氣候。

這黃巢原本是個秀才,屢試不第,在最後一次高考失敗後,寫了一首詩《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非常霸氣。表達了要主宰自己乃至國家命運的殺氣。果然最後他率領號稱60萬大軍,攻克長安。創造華夏鼎盛的大唐王朝就這樣走向衰亡。唐之後五代十國,並沒有吸取唐滅亡的教訓,都是短命政權,個個像走馬燈一樣,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對本國百姓橫徵暴斂。他們對外奴顏媚骨,賣國求榮,對內本國農民卻極盡盤剝之能事,他們在加重稅收方面創造了奇葩記錄,曾創造中國曆朝「稅目之最」:百姓上廁所,上街行乞,都要交稅,甚至連死人的靈柩,如不交錢,不準出城埋葬。百姓生活困苦,賣兒賣女仍不能度日。這樣的國家政權,豈能長久。

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張居正不想在他主政時重演悲劇。

但他所在的王朝,卻似乎正在走向歷史的連續劇。

此時的明王朝,全國的苛捐雜稅已不下千種。農民們長期處在賦稅徭役負擔沉重的境況里,不堪重負,逃亡奔命,民不聊生。

但是,中央財政收入卻不增反降。為什麼?

因為土地兼并。這是所有封建王朝的頑疾,也是所謂「歷史周期率」產生的根源——江山一旦坐上,功臣、宗室、官僚、富商,個個都有理由有能力去買房置地,很多原本屬於農民的土地逐步被集中地掌握在少數特權階層手裡。到明朝中期,全國約有一半的納稅土地被大地主們以各種方式「隱佔」了。他們既佔有著地,又能通過鑽制度的空子來逃稅,而朝廷對此居然沒有辦法。據有關資料顯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國尚有田土850多萬頃,6千餘萬口。而從洪熙元年(1425年)起,全國田土卻一直只有400多萬頃, 5000餘萬口。短短几十年時間,田土減少一半,人口減千餘萬。

收入逐年下降,支出卻無法減少,高達數百萬兩白銀的大額財政赤字,可謂嚴重入不敷出。古代帝王最怕這種財政赤字,因為那時使用的貨幣是硬通貨,真金白銀,不能印刷紙幣,不能通過發行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去消化赤字。沒錢怎麼過日子?答案很明確:窮人得去乞討,朝廷就得散攤。

張居正早在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就認識到這個問題,向隆慶皇帝呈過《陳六事疏》,提出了改革的設想,可惜當時尚不具備進行全面改革的條件。如今張居正升任內閣首輔,掌握了朝政大權,改革的條件成熟了。

名垂史冊的一條鞭法於是橫空出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歷代大一統王朝第二代繼位,幾乎沒有一個是安穩的
古代有個姓,歷朝歷代皇帝都怕,連強盛自信的唐朝也曾多次剿殺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歷代帝王卻大都看不透,十有八九都栽在這裡
漢武帝的這一招,徹底解決了歷代王朝後宮干政的絕症
古代有個姓,歷代皇帝都怕,連強盛的唐朝也多次剿殺
史上最牛四大家族,歷代皇帝都買賬,四個姓不同卻共用一個家譜
歷代各朝開國「五虎將」 個個是戰神!
歷代王朝之最(第一篇),從最開始說起
歷朝歷代的第一猛將,那些「百人斬」都是誰?
古錢幣是歷代每個皇帝的一個前史文明證明!
五件丟失的東西,三件都離不開秦始皇!歷代皇帝都在尋這件
中國歷代王朝統一無不自北向南稱霸,唯獨這個朝代例外
歷朝歷代中,哪個朝代最愛過節?
中國歷代王朝中最為恥辱的王朝是哪個?
盤點歷代包青天:那一代最正氣?
古代最牛四大家族,歷代帝王都前往祭拜,為何他們不同姓卻同譜?
古錢幣是歷代每個皇帝的一個歷史文化證明
令歷代皇帝都頭疼的一個省
歷代的皇帝都在這裡辦公,牆上掛著的鎮宅寶劍發現了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