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代王朝統一無不自北向南稱霸,唯獨這個朝代例外

中國歷代王朝統一無不自北向南稱霸,唯獨這個朝代例外

自古以來,大一統王朝完成統一,無不是自北向南完成。

而明朝則開創了自南向北完成統一的先例。

那麼是什麼保證了朱元璋的成功?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標誌著漢人在忍受了近一百年的民族壓迫後,終於完成復國。

此時朱元璋做的第一重要的事,就是向仍在中原北方肆虐的元朝徹底消滅。

於是由朱元璋坐鎮南京,徐達為主帥,常遇春為先鋒的25萬明軍精銳,展開了對元朝的北伐戰爭。

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打不進關中,最後連命也留在了五丈原。

北伐苦,大家都懂。

這倒不是將領能力不行,實在是地勢的天然傾斜所致。

展開中國地圖,橫亘在正北方的是蒙古高原,不僅地勢高,而且地形平坦,這給了北方游牧民族組成強大軍隊的地形條件。再向南,西有黃土高原,東有華北平原。

地勢雖有降低,但是比起南方延綿不絕的低山丘陵和衝擊平原,北方在海拔上對南方簡直是居高臨下式的。再加上南方地形破碎軍隊難以展開,而平坦的北方更能夠集結大規模的軍隊,所以南北對戰時北方基本是佔據主動的。

這種地形上的差異導致了南北不同的攻守策略。

在南方,拒城而守很簡單,當年毛主席在南方打游擊也是利用了地形的遲滯作用。

但是北方就不一樣了,茫茫平原,一馬平川,根本就無險可守。除非拿下那幾個關鍵部位,例如燕雲十六針、例如潼關黃河一線。否則,即使打下大片疆土,也是守不住的。

除了地形自北向南傾斜有利於北對南衝擊,另一個原因就是北方長期是游牧民族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習慣了北方的豪爽,自然就長得膘肥體壯。不僅是馬高大挺拔,日行千里,人也是身材魁梧,敦實強壯。

而南方因為氣候原因,常年陰雨不斷,日照時間短,所以南方人身高普遍不佔優勢,加上南方長期以糧食為主的飲食習慣,相比於北方吃牛羊肉的漢子,自然在體格上就差一點。

除了水性,北方人基本在碾壓南方。

拋去地形和體格因素,北方在氣候上更加寒冷,南方人進入北方作戰對耐力和後勤而言是極大挑戰。

如果交戰時北方來個堅壁清野,那情況就大大的不妙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說白了就是打後勤,如果無法在交戰區附近得到糧草,就要從遙遠的南方運來。

我們知道,南方地形不平,不好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隋煬帝傾全國之力開鑿大運河,結果導致了隋朝覆滅。

所以,在古代,想要從南方統一天下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具備了朱元璋的這些條件。

概括起來,能夠逆勢而攻取得北伐勝利,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1、經濟重心南移

歷史上,但凡中原地區發生動亂,肯定就會有一次湧向南方的大移民。

五胡亂華,安史之亂期、金滅北宋等都是移民的高發時期。北方移民的到來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技術,促進了南方社會的提速。

而隨著南方開發程度的加深,經濟實力實現巨大飛躍。再加上南方氣候濕潤等天然優勢,即使和平時期,南方也會吸引大量北方人南下。這種持續了幾千年的正循環量變終於在南宋後完成質變,經濟重心完全南移。

經濟和政治是吸引人口前來的關鍵因素,一如當下的北上廣深。

此時的南方已經是全國發達地區,自然吸引人們趨之若鶩。再加上南宋定都臨安和朱元璋定都南京,這種漢族的天然向心力形成了巨大的人口基數。

在那個農業為主的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

佔據了全國最先進的生產力資源,比起千年來的各種北伐,朱元璋一口氣打到大都,不費勁!

2、蒙古已經腐化嚴重,民心盡失,內鬥消耗嚴重,國力不支

自古以來,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在面對中原先進的文明時,往往無所適從。

學習吧,好的沒學到,歪風邪氣沾染了一大堆,就像金國一樣,不到一百年就從虐人轉化為被人虐。

拒絕吧,自身力量薄弱,難以駕馭龐大的漢人群體。蒙古人在遇到漢化問題時,忽必烈是尊重漢族人的,也就是說說。元朝在全國建立起四等人制度,漢人,尤其是南宋遺民,被列為第四等人。

地位低了,政治權利就不要指望了,殺一個人賠一頭驢很平常,這讓南宋故地的江南地區壓迫甚重,相應的也就反抗最激烈。朱元璋振臂一呼,大家一起來反元。

四等人制度讓蒙古人可以肆無忌憚地對百姓掠奪,這種矛盾導致的隔閡不斷加深並難以彌補,最終導致元朝整體的崩塌。

在這個蒙古人制訂遊戲規則的社會,他們不會想到用漢族的方式統治。

科舉不受待見了,知識分子走投無路,自然不會念你好。

這些人雖然蠻力不足,但是文筆有餘。

大筆一揮,一篇痛斥暴政的文章橫空出世,足以讓元朝統治者被人罵盡祖宗十八代。

為了防止漢人造反,元朝大量利用漢人武裝。

久而久之,這些既得利益者形成了軍閥並割據一方。在還沒有出現外來威脅時,元朝內部已經四分五裂。

最後就是元朝要命的繼承人制度。

成吉思汗建國開始,幼子守灶就一直盛行,反而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繼承製被放在一邊,這導致很多要命問題。每次皇帝駕崩,都意味著統治集團內部的一次重新洗牌。

元朝立國98年,共十一位皇帝,其中元世祖忽必烈在帝位23年,元順帝36年,剩下的39年由九位皇帝共享。

元朝中期,因帝位繼承引起的政變數不勝數,元英宗更是死於刺殺。

安內都費勁,更遑論攘外了。朱元璋一陣暴風,元朝就土崩瓦解。

3、鐵腕之下的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是優秀統治者的必備技能。劉邦重用張良、蕭何、韓信而有天下。而像朱元璋這樣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絕不僅僅是知人善任這麼簡單。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統帥!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朱元璋戰鬥力都爆表了,屬下自然個個人中龍鳳。

這比被韓信暗諷的劉邦還要高上幾個層次。有這樣的戰力,取得比劉邦更大的成就也就在意料之中。

《亮劍》中有一句名言:「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一種氣質,一種性格。這種氣質和性格往往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

一般而言,一個王朝的開創者,也會將自己的性格賦予這個王朝。朱元璋為明帝國賦予了鐵血的靈魂。網友盛傳的「大明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這一性格的具體表現。

具體說來,朱元璋在充分信任徐達、常遇春等愛將、親自製定北伐戰略的基礎上,還給這支精銳之師確定了這樣一個態度:「即永不妥協,直到徹底毀滅元朝!」

最後,他成功了!

4、敵人的「幫助」,苜蓿的加成

幹掉殘暴的敵人,光靠高昂的鬥志和正確的思路是不夠的。面對帝國主義的核威脅,我們也是自力更生,最後終於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彈。

朱元璋面對的,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賴以稱霸的資本,是騎兵,確切地說,是戰馬。

朱元璋來自南方,戰馬剛好是短板。

南方戰馬屬於亞洲馬,由於氣候、水土等原因,普遍個頭小、耐力差。

而蒙古騎兵以蒙古馬作為戰馬,蒙古馬耐力好,適合長距離奔襲,這種天然優勢是亞洲馬難以相比的。

好在十四世紀,一種作物的種植改變了這一劣勢,這就是苜蓿。

苜蓿被稱為「牧草之王」,這一作物原產於西域的伊朗高原,漢代開始引入中原,但是一直沒有推廣開來。苜蓿不僅產量高,而且營養價值高,這對於戰馬整體性能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古代西歐國家就曾大面積苜蓿飼養戰馬,然後依靠強大的軍力去爭奪周邊的糧食。

對於戰馬,朱元璋真的應該給蒙古說聲謝謝。

成吉思汗時代開始,蒙古不斷南下,將中原農田劃為牧場。這種牧場隨著蒙古的鐵蹄遍布大江南北,當然朱元璋的根據地江淮也有大量馬場,這就為大量戰馬的集中提供了無限可能。

所以當朱元璋揮師北伐時,他的麾下,不僅有數量可觀的戰馬,在苜蓿的幫助下,質量上也和蒙古騎兵不相上下。

5、火器的大規模應用,配合騎兵近似無敵

唐朝末期開始,火藥開始應用於戰爭。宋朝開始批量生產並形成戰鬥力。

但是由於宋朝騎兵極度缺乏,所以火器主要運用於步兵和水師,對火器的操控也沒有系統的研究,所以普及面也不是很大。

而明朝開始,中國正式組建火器部隊——神機營。這是戰爭史的巨大變革,標誌著熱兵器開始成為戰爭的主角。

在大規模裝備火器的同時,朱元璋還進行了多兵種協同的嘗試。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加上火器的破壞性和威懾力,對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進行致命一擊。

實踐證明,這一嘗試徹底改變了明蒙騎兵的力量對比,最終元朝被明朝趕回蒙古草原。

四十多年後,明成祖朱棣再次利用多兵種協同在漠北的忽蘭忽失溫大敗蒙古瓦剌騎兵,取得了北伐漠北的勝利。

後期,隨著軍隊素質的退化,為彌補短板,明軍在多兵種協同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改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為千古第一巨貪,被判活剮極刑,百姓將割下的肉煮了泄憤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最強大而滅亡
古代最會裝瘋賣傻的四個人,個個演技高超秒殺周潤發!
除趙匡胤外,宋朝還有人黃袍加身,結果被五馬分屍

TAG:知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曆朝歷代疆域 說說哪個朝代是你最喜歡的
歷朝歷代都因國力衰弱而滅亡, 唯獨這個王朝例外, 它是以強亡國
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因為弱而被滅,漢代卻是個例外?
歷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唯獨秦始皇坐西朝東
越南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幾乎都是漢人,只有一個朝代例外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什麼都不禁娼
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歷代國王畫像
越南最後一個歷史朝代——阮朝歷代皇帝畫像,末代皇帝是顏值擔當
揭秘越南阮朝歷代皇帝年號中的含義,每一個都是出自漢文典籍
為何歷代皇朝都不將國都設在南方?
歷代除武則天外最有實力稱帝的女子是誰?獨掌朝政,稱朕穿龍袍!
中國古代有兩大家族,地處一南一北,歷朝歷代都是大官,不服不行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什麼都不禁娼?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歷代帝王為何不將國都設在南方?
朝鮮有一種獨特的資源,專為我國歷代皇帝提供,如今韓國卻禁止談論
歷朝歷代都有復辟者,為何唯獨這兩朝沒有?
這個朝代是中國歷代最能打的王朝,開國後基本沒停,不是元和秦漢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不是華人後代,為何還要起中文名?
葡萄牙歷史最後一個朝代——布拉干薩王朝歷代國王,幾乎代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