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首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雙管齊下逐步熨平豬周期

首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雙管齊下逐步熨平豬周期


  首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將雙管齊下逐步熨平「豬周期」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日由農業部正式發布,明確了「十三五」我國生豬生產發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務。《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豬生產保持穩定略增,豬肉保持基本自給,規模比重穩步提高,規模場戶成為生豬養殖主體,生豬出欄率、母豬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產與環境協調發展。

  綜合考慮各地區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消費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規劃》確定了生豬生產的區域布局,將全國劃分為重點發展區、約束髮展區、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四個區域,要求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分類推進,協調發展。重點發展區養殖總量大、調出量大,是穩定豬肉供給的核心區域;約束髮展區主要是京津滬和南方水網地區,生產發展空間受限,未來養殖總量保持穩定,發展現代生豬產業;潛力增長區在環境承載力、飼料資源、地方品種資源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是豬肉產量增加的主要區域;適度發展區生豬養殖基礎薄弱,主要是發展優質高端特色生豬產業。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表示,長期以來,我國豬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但是,當前生豬養殖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制約條件增加,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一些地方和養殖場戶發展生豬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發布《規劃》,對破解制約當前生豬生產發展的難點問題、加快推進生豬養殖業轉型升級、逐步熨平「豬周期」、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針對性和長遠指導意義。


  馬有祥表示,針對反覆發作的「豬周期」,《規劃》主要從生產和市場兩方面入手,堅持政府調節和市場調控相結合,實現供求關係的基本平衡。一是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二是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加強監測預警。四是推動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降低生豬養殖風險,穩定養殖收益。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生豬生產發展規劃發布 農業部推多舉措熨平豬周期
為生命發展做好規劃
國家能源局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汽車自駕運動營地發展規劃》發布,咱們漳州雙魚島走在前面啦!
《汽車自駕運動營地發展規劃》發布
城市規劃新趨勢:停車場正在慢慢消失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四個步驟
十三五衛生計生髮展規劃發布 基層診療需達65%
「十三五」發展規劃將從六方面落實機器人
我國發布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
五個步驟,規劃你的IT人生!
上海率先出台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 行業發展勢不可擋
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五步法
服裝商品生命周期及陳列規劃策略
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發布 AI的春天來了嗎
團中央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
科達股份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發布點評:短期聚焦全行業營銷服務,中長期構建營銷雲搶佔長尾市場
日本「山巒」下的住宅設計,展現出一種自由的空間規劃形式
「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