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戊戌變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作為戊戌變法的發起人,康有為更是被人們所熟知,但你知道嗎?康有為還曾提出過「中日合邦」的政治構想。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康有為在戊戌年有一條極重要的「救亡之策」,那就是「中日合邦」。據康氏《自編年譜》記載:」時與日本使矢野文雄約兩國合邦大會議,定稿極詳,請矢野君行知總署答允,然後可以大會於各省。而俄人知之,矢野君未敢。」


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曾有過這樣的計劃,將這個世界的人種分為白、黃、棕、黑四色,其中白種人為最上等,黃種人次之。康有為認為,要實現大同,首先要實現人種大同,也就是所謂的黃種人與白種人通婚,使黃種人逐漸變為白種人,棕色人種生性愚昧,與黑人接近,需要先和黃種人通婚變黃種人,再變白人。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一開始慈禧是支持變法的,畢竟這是救亡圖存的需要,是為了保證清朝的統治,要不然戊戌變法沒有慈禧的幕後支持,根本不可能實施。


但康有為的做法太過激進了,讓許多原本支持變法的人最終都走到了反對立場上,按照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說:「伯兄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行太大。當地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盈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


而「中日合邦」這個政治構想,無疑讓更多人開始懷疑康有為的能力,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在康有為的構想中,其實是想實現中、日、美、英四國的合并的,而第一步就是實現中、日之間的合并。這個思想一提出,立刻在朝廷中招來非議,但卻受到了日本人和英國人的歡迎,最積極活動的外國人就是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李提摩太是英國人,伊藤博文是日本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如意算盤。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當時維新派官員思想上也並那麼完全轉換,對於國際法認識不夠,以為所謂的「合邦」就是中國與日本、英國結盟,但實際意義上,所謂的「合邦」,是要讓中國交出軍事、財政、外交權。


如果真的推進「合邦」,那麼列強就可以兵不血刃地瓜分中國!!!


清末有人想讓中國和日本合并,提出「中日合邦」計劃



雖然日本人鼓吹康有為「中日合邦」的政治構想,但朝廷中的官員大多都是人精,看到這個計劃就絕對不對,因此當時除了維新派之外沒有多少人接受。


慈禧看這件事越鬧越大,伊藤博文甚至親自來到北京與光緒商討「中日合邦」,才有了發動爭辯,阻止戊戌變法的念頭。

康有為有變法之心確實值得讚揚,但維新派對於國際常識的疏忽卻很致命,誤把「合邦」當成了外交上的結盟,險些釀成大禍。


相比之下,日本由於與其他國家接觸較多,就沒有犯下「合邦」的錯誤,而是和英國搞了一個「英日同盟」,擴大了自己的國際上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二戰各國軍人都有什麼優勢?德國武器好,中國兵源多


退役軍人建立國家,領土550平米,常住人口僅5人


最強攻擊核潛艇,一艘可消滅一個航母編隊,將建8艘


(文/講武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死活開不上五代機,印度開始拿假想圖幻想制霸天空了
戰爭中的商機,二戰時崛起的七大品牌,你認識幾個?
3年建成10萬噸航母,發電量與紐約總用電量相當!

TAG:講武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中國人提出:中日合并為一國,日本人做中國宰相 好險!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叫日本首相管理中國
一個中國人提出:中日要變成一個國家,日本人做中國人總統
中日開戰之時,一中國人提出大膽計劃,如若實施此計日本將危險
甲午中日戰爭時,一中國人提出大膽計劃,如若得以實施日本將危險
戊戌變法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還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在日本投降儀式之前的洽談中,美國提出的條件讓日本尷尬了
韓國想要中日韓朝合辦世界盃,國際足聯提出:信任與聽取中國意見
美國人向日本代表提出一條件
中國的這一設備出口美國時,在合同中提出的條件讓美國終生難忘
南京大屠殺時,中國人為什麼不向日本人提出日內瓦公約?
日本鬼子想與中國和談,蔣介石提出一個條件,氣死小日本
日本向美國投降,但美國提出的一個要求讓日本為難了
韓國總統在德提出「半島和平構想」 中方表示歡迎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邦論,倘若成功了,後果無法估計
此人被稱日本第一兵家,提出日本隆中對,多虧未實施否則中華危矣
此人在中日開戰之時提出大膽計劃,如若實施此計日本將危險
康有為生命中的最大的敗筆,曾提出「中日合邦」,多虧光緒沒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