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說起康有為,人們很容易想起他身上最重要的一個標籤,「維新派領袖」。當然我們很多人對康有為的認識僅限於中學歷史課本上,歷史上真實的康有為可用「欺世盜名」一詞。可能很多人認為筆者說這個誇張了,其實一點也不誇張。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就開始逃亡海外的生活。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在逃亡海外16年的時間裡,康有為利用「保皇會」獲得了大量金錢,並從此開始環球旅遊的生活。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康有為身上發生的另一個故事,看了這個故事之後大家就能進一步了解康有為是如何「欺世盜名」的。

1898年,這年是戊戌年,康有為在進行「戊戌變法」的同時,又想到了一種「維新改革方案」,這就是鮮為人知的「中日合邦」。這就比較噁心了,康有為一個中國人,難道不知道在當時日本和中國是死對頭,為何要提這種感到噁心的計策?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在康有為的《康南海自編年譜》中有這樣的記載,「(康有為)與日本使矢野文雄約兩國合邦大會議,定稿極詳,請矢野君行知總署答允,然後可以大會於各省。」康有為想到了「中日合邦」,要從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說起。

李提摩太來華多年,而且在甲午中日戰爭後編著有《新政策》,在這裡面他大力推薦「中日(英)合邦」。而且李提摩太表示,「宜延聘二位可信之西人,籌一良法,速與天下大國立約聯交;宜立新政部,以八人總管,半用華官,半用西人。」大家可以想像,如果這樣下去,那麼中國必將成為了第二個印度。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和李提摩太兩人「基情四射」。有一次,李提摩太向康有為建議,既然伊藤博文已經讓日本變成了一個強盛國家,那麼對於中國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伊藤博文來擔任皇帝的顧問。

1898年春,伊藤博文訪華。當他剛來到北京城之後,整個維新派群情振奮。在康有為等人的授意下,清廷大小官員上書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希望伊藤博文留在北京,「皇上如能縻以好爵,使近在耳目,博訪周咨,則新政立行,而中日之邦交益固。否則無論中國人才,萬難收效旦夕。……中國轉貧為富,轉弱為強,轉危為安之機,實系乎此……」

戊戌變法失敗前,康有為竟提出「中日合并」,讓伊藤博文來管理中國

不過這荒唐的想法,最終因慈禧太后的「訓政」流產。而康有為則是先逃到日本使館避難,輾轉來到日本,最後又來來到了加拿大,並在這裡開始了成立「保皇會」,進而開啟了奢華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敏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出現皇帝數量較多的姓氏:統計排名前五的,看看你的姓能排第幾名
鏡頭下:日本人拍攝的1983年的質樸中國,第九張的場景如今很難見到了
鏡頭下:生活在1987年農村裡的人們,雖然窮但是開心,第八張照片你可能經歷過
鏡頭下:熟悉而又陌生的1988年上海,安居樂業,第九張的場景讓人很尊敬

TAG:敏敏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伊藤博文來中國遊歷,與康有為交談一次,便預言戊戌變法最終必敗
「申不害變法」後,韓國為何還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中日合邦:戊戌變法中的一段瘋狂往事
假如沒有戊戌政變,按照康有為的變法思路,中國能走向強盛嗎?
戊戌變法失敗,光緒本身就有問題,袁世凱是這場變法中的大輸家
宋朝是歷史上最富的朝代,但王安石變法前,政府窮到發不出工資
日本變法成功,讓中國人覺醒也要變法救國,但他的計划算漏了慈禧
戊戌變法為什麼失敗?錯不在慈禧,而在康有為身上
中國之所以走向閉關鎖國,是因為王安石變法的失敗?
戊戌變法中的張蔭恆:推薦康有為,高官死於變法唯一一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怎麼看待戊戌變法的?重用康有為等人大清必亡
感謝慈禧:戊戌變法如果成功,康有為理想國實現,那將是人間浩劫
孫向中:維新變法中康有為的創教努力及其影響
戊戌變法後,康有為逃亡日本、美國,晚年如此瀟洒,自毀形象
與秦國「商鞅變法」相比,戰國的其他變法都有什麼不足?
戊戌變法時,康有為上書光緒皇帝:我想出任第一任孔教教皇
教育普及:「明治維新」比「戊戌變法」及之後的中國搞得好
中國歷史上的變法為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戊戌變法」之前,康有為還發動了一場深刻的「變法」運動
一外國人曾對李鴻章說:治弱國就像修壞房子,戊戌變法肯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