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當我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到底在整理什麼?

當我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到底在整理什麼?











芳草地音樂資源載入中...





- 00:00 / 00:00







文 | 李小墨



01



對,我想談的就是整理界的教科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這本書風靡全球,作者近藤麻理惠甚至入選「2015年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看過很多推介她整理技巧和理念的文章,但她帶給我最大的啟發並不是關於如何整理,而是關於專註。

她完美示範了一個人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即使只是像整理這樣不起眼的小事。

 

她原來只是一個愛整理的小女孩,因為對整理偏執狂一般的熱情,成長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作為最專業的整理諮詢師,找她上門指導的人多得排爆了她的日程。

認真想一想,用全部的精力專註做那件自己喜歡的事,不斷摸索嘗試,不斷調整,然後變成這個領域最專業的人,接著創造出一種新的職業、新的商業模式,把自己的特長變現,同時還用自己的理念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這是一件多麼酷的事啊!如果我們都懷著這樣的心情來對待未竟之事,會發生什麼呢?
 
02
 
可是我們為什麼非要整理不可?不整理難道就生活不下去了嗎?我又不是處女座!
 
我相信肯定有能夠在雜亂不堪的屋子裡安然居住的人,可惜我不是。
 

被衣服埋住的椅子,亂七八糟的抽屜,護膚品混著文具還有電子產品亂擺的書桌,公仔、床品、臟衣服丟放的床鋪、不知道藏了什麼而積滿灰塵的床底,這些我無法長期忍受。





 

我想要的居所是簡潔的,圍繞我周圍的都是精挑嚴選的東西。



沒有不必需的東西,比如夏天街邊隨手領來的多把廣告扇子;

沒有不合適的東西,比如一時興起買錯,完全不是我風格,雖然很新但不會再穿的衣服;

沒有無用的東西,比如聽演唱會時買的熒光頭飾和熒光棒;
沒有讓我心生不悅之物,比如前男友送的禮物。
 
不必需的、不合適的、不愉悅的東西,統統毫不猶豫地丟棄,這個過程在另一本書里被稱為「斷舍離」。稍有嫌棄之感的都要捨棄,留下來的都是讓我滿意的東西,也就是本書所說的「心動之物」。

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前所未有的輕鬆,內心也跟著澄凈通透。所以為了過上想要的生活,我非整理不可。
 
03

對整理來說,丟棄比收納更重要。

另一個日本作家寫的《斷舍離》,和近藤麻理惠的理念相似。

整理難以進行90%是因為東西太多,超出所需。刪繁就簡丟之後,接下來的整理就變得簡單,只要為他們指定收納位置,每次整理只要物歸原處就好,拿取後不容易變亂,再次整理也只需要花很少的時間。

但最難的就是丟東西。

 

我曾經在看完《斷舍離》之後,丟掉了三大袋東西和一隻行李箱以及一箱的衣服,奇怪的是,那些以前因為種種原因覺得不能丟的東西,丟掉之後我再也沒有想起過。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說,捨不得丟掉東西,要麼是對過去的執念,要麼是對未來的恐懼。

固執地留下承載回憶但只剩下紀念品價值的舊物,就是對過去的執念;因為某樣東西將來可能用得上而不肯丟掉,則是對未來的恐懼。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過去不戀,現在不亂,未來不懼」。


 

不必需的和不合適的東西丟掉很好理解,可是不愉快的東西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告訴你那隻行李箱的故事,它是一個我寄住的親戚給我買的,它能用也合用,丟掉似乎可惜,可是丟掉之後,我竟然如釋重負。

原來,它總是讓我隱隱回想起寄人籬下的不快,長期以來,不愉快的回憶被悄無聲息地喚起,我卻不自知。

《斷舍離》的作者認為,每天面對能喚起消極情感的物品生活下去,我們的身體總有一天會被搞垮,在這種環境中,我們的疲勞永遠不會消除,自身的能量卻遠遠不斷地被掠奪。
 
除了整理空間,丟棄的理念可以延伸到工作、到人際關係各種方面,比如全力以赴做最想做的那件事,比如不再迎合討厭的人。
 
所以,請不要小瞧整理的意義,有沒有想過這本書為什麼叫「人生整理魔法」卻不叫「房間整理魔法」?

因為整理是一種修行。
 
04
 
但房間還是會變亂。
 
書里有句話戳中了我的痛點:「弄亂,是人想要逃避現實時的本能」。
 
頹廢的時候,房間會被我弄得很亂。然後在髒亂、無序的房間里,我無法做任何事,我會覺得我的首要任務是整理房間,其他事要等房間整理好之後再說。但整理房間往往被無限期地拖延下去,那些我想要逃避的事,像是找到了一個掩體。







比弄亂房間更糟糕的是弄亂作息。熬夜、晚睡晚起、不按時吃飯,然後渾身疲憊、精神不濟,此時無法做好那些需要專註的工作,所以理所當然的,我的首要任務是休息、調整身體狀態,其他事之後再說吧。




當然像追劇、看網文、刷微博這些不用動腦子的事是可以做的,然後更熬夜,更疲憊,然後我再死循環里一事無成。

 
如果被拖延或逃避的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任務,比如學生時代的考前複習、比如論文,deadline之前還是照樣要做。

只不過由於拖延和逃避,你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你最多只能做完,不敢奢求做好,所以卓越和你無關,你只好平庸。

如果你拖延和逃避的是自己的焦慮、隱憂,比如需要思考的就業方向,比如需要認真規劃的人生目標,那日子就一直得過且過下去了。
 
現在我才想明白,緊急的事、常規的事、必要的事不等於重要的事。比如,上廁所是緊急的,整理房間是常規的,休息、吃飯是必要的,但它們不是人生的目的。快速、高效、自律地把它們做好,不讓它們消耗你的精力,你的時間應該留給你真正想做的事上。
 
你發現了嗎?真正的人生,在整理之後開始。整理好日常起居之後,你的不安、焦慮、隱憂就會浮現,你不得不去面對它們。接著,你真正重要的、真正在意的、真正心動的事就會清晰,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整理的意義。




-作者-


李小墨,前海南特區報記者。微信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每看完一本書就寫篇原創乾貨讀書筆記出來,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回復「晚安」,十點君送你一張晚安心語,祝好夢


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購買【2017最美日曆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當我們買包的時候,到底在買什麼?
當人們說「隨便」的時候,到底在想什麼?
當老師說你家娃這不好那不好的時候,咋整?
當我們吃酸辣粉的時候,我們到底是在吃什麼?
有的時候真的無法理解這些老外到底是怎麼想的
當我們看抽象畫的時候,我們到底要看什麼?
當我們為設計買單的時候,我們買了什麼?
當你沒錢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在想什麼
那些小時候不信,現在終於懂了的道理!
當我們在票圈曬美食的時候,我們在曬什麼?
當你在減肥的時候,脂肪都去哪兒了?
當他們跳下去的時候,我的整個心都懸起來了,不過繼續看下去,整個過程太美妙了!
當我倒下的時候,世界就是你們的了
當你胃痛的時候,其實是哪裡在痛?
整理打掃房間的時候發現了了不得的東西,打開一看,竟然是
扮酷的狗狗,你到底是二到什麼時候?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找理由不去上學,看到這些才知我們有多不珍惜
你們看春晚的時候,到底在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