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給孩子的第一堂天文課 |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微信群直播分享

給孩子的第一堂天文課 |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微信群直播分享


?朱進,科學隊長《天文學家講述宇宙奧秘》主講人 




編者按:


      朱進,北京天文館館長,長久以來,他是許多青少年天文愛好者眼裡愛說愛笑、和藹親切的大朋友,也是為他們傳遞知識、嚴謹認真的好老師。


      十餘年來,朱進利用周末時間,每月組織一次天文沙龍,與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聊星空、談未來。關於天文,關於好奇心,他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朱進:給孩子的天文課音樂資源載入中...





- 00:00 / 00:00







讓孩子無憂無慮地玩



對於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而言,我個人認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盡量有時間去玩,而不是說一定要學具體的東西,比如說帶著孩子學天文或者是學其他的知識。學習這些知識當然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讓孩子自己無憂無慮地玩。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雖然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往天文的方向走,但普遍說來,讓孩子純粹地去玩,而非為了某個特定目的去做事,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講,對於孩子的教育,不管是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還是更大一些的中小學生,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二是培養孩子誠信的態度。這是我所理解的「科學素質」,或者說是人的「基本素質」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




其實,很小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都是很強的,因為有很多事他們都不知道,小孩天生具有好奇心,對不知道的事都是感興趣的。但如果後來引導的不好——比如中小學教育做得不好,那麼可能會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讓孩子們的好奇心受到影響。



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種現象,就是所謂的「越學越傻」。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孩子們可能把越來越多的時間都花在校內課程上。特別是五年前、十年前,這種現象比較明顯。現在,大環境正在逐漸變好。當孩子把課外時間也花在學校課程上的時候,就沒有時間對其他的事情去感興趣了,這其實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因此,就天文而言,我也不贊成家長刻意去培養孩子在天文方面的興趣。家長可以適當引導,但更重要的還是看孩子自己喜歡什麼。如果孩子自己本來就喜歡天文,那麼家長就應該創造條件,鼓勵他喜歡天文。但是如果孩子有其他感興趣的事物,家長也應該支持。當然,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興趣也會變化,這都沒關係。最關鍵的事情,還是讓他在最感興趣的時候,做他喜歡做的事。不管對小孩子還是大孩子來說,這都特別重要。




那麼,為什麼我們今天要特別來說說天文呢?在我看來,天文學科在激發或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方面,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別讓孩子隨著學習得越來越多,好奇心卻越來越少。



天文學純粹由好奇心驅動



天文學關注的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事。簡單說,就是天文學基本不關心地球上的事,也不關心那些和人本身特別有關係的事。




地球上的事離我們很近,所以或多或少都跟人有關係。除了天文以外,其他所有的學科,不管是文科、工科還是理科,幾乎都是在關注我們地球上的事情。當然,它也或多或少地和我們人有特別密切的關係。所以,這一點就是天文學科和其他學科最大的不一樣。




天文學作為一個非常非常純粹的,或者說最純粹的自然學科的基礎學科,它的出發點是在地球之外的。當然,它也不可避免地和我們人類有點有關係,比如說有人會問「天文到底有什麼意義,到底有什麼用」,我覺得這是比較正常的疑問。很多時候,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都會想「這件事,我們做了之後有什麼結果;這件事有什麼目的、有什麼作用、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把這些事想清楚了以後,我們才去做事。




但是,作為純粹的基礎研究,比如天文學,我們做事的出發點往往不是這些實際的考慮。我們實際上沒有這麼複雜,我們就是被好奇心所驅使——有些事就是我們想知道,我們就去做了。




其實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有的時候,我們會抬頭仰望星空,我們會往天上看,我們想看一下天上有沒有東西;看到天上有物體,就想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或者是看到某種現象,想知道這種現象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做這些事的時候,就是被純粹的興趣或者是好奇心驅動的。





?朱進主講《天文學家講述宇宙奧秘》



天文學為什麼有意思



我們知道,宇宙的年齡是137億歲,可觀測宇宙的空間範圍是一千億光年左右。天文學關心的,是以百億年為單位的時間尺度,天文學中所使用的長度單位,是光年。




這就是天文學的特點,它和我們平時地球上所關心的尺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就是天文學所關注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在這麼大的一個範圍裡面,把地球「拿掉」以後,剩下的所有地方,就是天文學所關注和研究的。




在這麼大的範圍里,一定有很多非常特殊的環境,非常極端的物理條件,這是在地球實驗室里不可能造出來的。但我們通過天文觀測就可以知道,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環境下,有著各種各樣的天體,發生著各種各樣非常特殊的、出乎我們意料的天文事件。




而天文學的有意思之處,還在於它的不斷更新——每當我們的觀測手段、觀測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說望遠鏡的口徑更大了,我們探測的靈敏度更高了,我們就一定能看到很多以前完全沒想到的觀測對象。




然後,我們再去研究這些新發現是什麼,是怎麼回事。通過這種研究,我們就會知道很多以前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所以,天文學的一大特點,在於不斷有新的發現冒出來,這些發現很多都是出乎我們意料的。




此外,天文學還會關注那些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經歷的天文現象,比如流星雨、日月食、行星合月等。




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們,平時所關心的就是那些特別特別遙遠的東西。我希望跟大家強調,最重要的事不一定是與我們直接相關的事。很多時候,最重要的事,其實是那些看上去跟我們沒關係的事,我們就是被純粹的好奇心驅動,我們想去弄明白那是什麼東西,那是怎麼回事。



天文學可以培養質疑精神



天文學本身不強調權威觀點和完全正確。小孩一旦接觸天文,他不斷地進行天象觀測,不斷有新的發現。我們所關心的這些天象,有的可以預知,但有的卻根本就無法預料是怎麼回事。例如觀測流星雨,是可以提前知道什麼時候最大,但到時候有多少量,你得觀測了才能知道。




如此一來,天文學能夠培養孩子的質疑精神。這種質疑,包括了對書本的質疑、對老師的質疑、對專家的質疑。所以,小孩接觸天文以後,與「小孩應該聽話,應該守紀律」等傳統觀點,在理念上會有一點衝突,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協調好。不能一方面教孩子看天文,另外一方面又讓他聽話,這就會造成衝突。到底從幾歲開始,可以比較多地向孩子介紹天文呢?這個問題還需要仔細考慮。




就我個人的經驗和觀點而言,小孩子還是應該玩。玩一定比學天文重要,而學天文的前提,也一定是孩子自己感興趣。總之,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鼓勵孩子去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真的喜歡天文,歡迎大家到天文館來跟我聊天。



彩蛋
 



天文觀星小貼士




一、天氣最重要。從北京市區開車大概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車程,有很多地方的天文觀測條件都非常好。如果你想看銀河,那麼對我們北半球來講,夏季看銀河是最容易的,特別是在六月到九月,無月夜的時候。




二、除了專門看月亮,在其他天文觀測中,月亮其實是一個干擾源。所以,一般選擇農曆初一前後,天特別晴的時候,開車出城就能看到非常好的銀河。




三、關於季節,看銀河應該在夏季的無月夜,而流星則是冬天比較多。對我們北半球來說,冬季的星空,亮星會多一些。另外,冬天會有連續的晴天,每天晚上會有14個小時的可觀測時間,但夏天只有6個小時。當然,冬天的問題就是特別冷,有時還下雪,還有交通問題,這些是需要注意的。




總之,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是否適合觀測,另外也要注意月相和天氣。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最優激勵 | 學術領導人 | 飛鳥青蛙 | 抑鬱


屠呦呦 | 王曉東 | 白岩松 | 何江 | 張鋒 | 楊振寧


大隅良典 | 科學隊長 | 冬蟲夏草 | 艾滋 | 疫苗


吃貨 | 盧煜明 | 王小凡 | 核心期刊 | LIGO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點擊「閱讀原文」,牽手科學隊長!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為什麼說天文學是純粹的?| 科學隊長
天台博物館館藏「七寶」是……
絲路文博追夢人——訪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彬
貓博物館館長教你弄懂喵星人
陝西檔案館館藏珍品博覽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陶器
西域佛光(四)吐魯番博物館館藏的佛教遺產
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簡
讀圖:上海博物館館藏古玉欣賞
幾位著名書畫家真跡!——河北博物館館藏品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館藏文物鑒賞
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瓷器欣賞~
首都博物館館藏珍品,「皇城根兒」出土的頂級玉器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藏古代中國玉器-《世界博覽》
胡歌代言QQ閱讀,化身自由圖書館館長,廣告文案H5頁面都帥呆
用三年時間辦一場展覽,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黃紀凱:我仍有遺憾
東亞圖書館館長:收藏中國文獻,美國何以後來居上
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第十四航空隊照片
CCTV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項目啟動儀式圓滿舉行,9大博物館館長齊亮相